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将于9月6日举行,本届广州三年展拟定的主体概念是“与后殖民说再见”,这是策展工作的理论出发点,同时也是策展团所欲呈现的一个批评性视野。据悉,这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16日。
本届广州三年展的策展人为高士明(杭州)、萨拉·马哈拉吉(伦敦)、张颂仁(香港)。同时,三年展特别邀请了七位研究员加入策展团队:朵若希·阿尔布莱希特(柏林)、索帕婉·布尼米特拉(曼谷)、斯蒂娜·艾德布洛姆(约翰内斯堡-伦敦)、塔玛·吉马雷斯(纽约)、郭晓彦(北京)、林司律(纽约)、加里德·拉马丹(哥本哈根)。
一、主体概念:与后殖民说再见
本届广州三年展拟定的主体概念是“与后殖民说再见”,这是策展工作的理论出发点,同时也是策展团所欲呈现的一个批评性视野。
“与后殖民说再见”并不是对于后殖民主义的简单否定。一方面,作为一种现实处境,后殖民远未终结;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策展与批评领域的主导性话语,后殖民主义已经高度意识形态化与政治化,不但日渐丧失其批判性,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体制,阻碍了艺术创作新现实与新界面的呈现。所以,“与后殖民说再见”,不但是从后殖民“出走”,而且是“重新界定”和“再出发”。
半个世纪以来,多元文化理论和新社会运动已经把社会与日常现实解构为一幅不同观念相互冲突的镶嵌画,而国际当代艺术实践也大多聚焦于身份、种族、阶级、性别等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在今天,那些曾经作为革命力量的理念,已经在“政治正确”的口号保卫下转化成为一种主导性的权力话语。而这些理念和话语的核心,是始终纠结在当代艺术-文化领域中的种种形态的后殖民主义话语。三十多年来,后殖民主义不但构成了一个理论批评与策略的集合体,一个无所不包的话语场,而且已经构成了一种“意底牢结”。在后殖民主义话语场中,多元文化主义、身份政治与后殖民主义理论共同建造的“他者政权”及其权力游戏已经导致了一种“漫无边际的正确性”。这种话语政治所打造出的是一个形式上自由却无法实现的社会,一个赞颂差异却无从创造的社会,一个被代理机制、管理学技术驯化的社会,一个被围困的社会。在这个被围困的社会中,如何在一种差异的生产中确立起差异的伦理?如何在对他性的保持中预防“他者的暴政”?这是目前国际策展界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众多的国际艺术大展致力于构造所谓“众语喧哗的话语现场”以及“不同价值的协商空间”,强调文化身份与政治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创造力的探索以及艺术家对于可能世界的追求。“种族”、“性别”、“阶级”、“身份”、“多元”、“差异”这些意识形态化的概念共同编织出国际大展中的“伪代议制”,一种“多元文化主义的管理学”,共同打造了对于艺术-文化政治的漫无边际的表述,并且建立起一种泛政治-社会学的话语意识形态。国际当代艺术创作中更是遍布着种种“意识形态的现成品”、种种“未经消化的现实”。对于日渐尖锐的现实政治来说,对于我们侧身其中的生活世界来说,这是一种过于轻易的滥用和过于肤浅的消费,是对于艺术和政治的双重贬低。由此,2008广州三年展的策展工作首先就要提醒大家注意多元文化主义的限度,并且勇于“与后殖民说再见”。
这就要求三年展的策展实践主动刷新理论界面,从目前主导性的、泛政治-社会学的话语意识形态中出走,通过一系列学术动员与视觉组织工作,与艺术家共同思考、研究、合作,从当下的现实经验与想象中共同孵化出艺术创造的新的话题与气象。
二、议题:创造性焦虑与可能世界
在今天,后殖民主义语境、多元文化政治、历史的多线索叙事、个体内部的多元世界、网络生存的幻象疆域……凡此种种,构成了我们身处其中的生存境遇,同时,也构成了我们思考艺术“创造性”问题的新的语境。一方面,多元文化的价值协商、社会观念与理想的冲突,这一切都促使当代艺术深深地纠缠在种种社会、政治议题之中,艺术的介入性——艺术参与社会的压力与责任变得日益重要,而艺术创造性的问题被认为是昨日黄花,被长期搁置。另一方面,网络媒体、虚拟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激情与生存经验,超级现实、架空历史、第二人生……这一切逐渐组织起一个新的经验“主体”,一种替代性的生活世界。在今天,日常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想象力挑战着艺术创造的神话。多元化的生存处境不仅体现为形形色色的族群-文化差异,而且是指在每个个体生命中都存在着的多重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现场。在今天,“异质生存”不止于“生存在他者中间”,而且还是落实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差异化生存”,是个体内部的思想实验和生存实验,是朝向陌生领域的一次次进军。有感于此,本届三年展邀请学者、作家与艺术家共同思考——在当前错综复杂的文化-生存论语境中,我们何以可能讨论“创造”?在多重现实与网络生存的时代,当我们通过媒介、通过虚拟技术可以轻易获得替代性现实或者另类生活世界的时候,艺术家对于现实的超越意味着什么?创造性意味着什么?可能世界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厘定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三、流动论坛
本届三年展是一个学术研究和艺术创意的国际性平台,是艺术家与学者深入思考、创作的现场。为深化相关议题的研究,本届三年展以“流动论坛”的形式,发起了一系列学术论争与研讨。流动论坛将三年展的议题带到伦敦、广州、杭州、上海、北京、黄山、香港等地的重要艺术-学术机构,在一次又一次的现场论争中检验和拓展三年展的问题视域。目前,流动论坛已经在7个城市的10家重要文化机构成功举办,参与讨论的艺术家、学者、策展人超过300人。
三年展流动论坛就像一次长途行军,一场漫长的旅行,按照内容划分为以下七站:
第一站:2007年6月21日,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开放日暨招待会”在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召开。这是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经过历时一年半的筹备工作,首次正式对外公布讯息,抛出了主要话题“与后殖民说再见”。
第二站: 2007年11月19日至20日,针对2008年9月的亚洲群体性大展,三年展举办了题为“亚洲再出发:美术馆策略与策展实践”的国际学术论坛,探讨“多元文化主义的限度”。
第三站:2007年11月23日至28日,“通过视觉思考”三年展流动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和北京大学举办。
第四站:2007年11月25日至29日,三年展发起“艺术家提问演习”,邀请艺术家向三年展以及现行国际艺术体制发问,“提问演习”在比翼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举行。另外,“提问演习”的海外部分由三年展研究员Steven Lam与Tamar Guimaraes主持在纽约进行。
第五站:2008年4月13日至18日,“行进中的计划: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学术工作坊”在黄山举行,策展人与艺术家、研究员一起,就十余个“行进中的计划”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中发掘出三年展的一系列问题界面。
第六站:2008年7月6日至7日,三年展与香港艺术发展局共同组织“创造性焦虑与可能世界”国际学术论坛在香港艺术中心举行,探讨艺术创造在当前的生存境遇与可能性。
第七站:2008年11月15日至16日,值展览闭幕之际,三年展将与歌德学院共同举办题为“与后殖民说再见VS后西方社会”的国际论坛,这将是本届三年展的最后一站,届时,海内外学者与艺术家将对广州三年展以及同期在亚洲发生的多项国际大展进行深入、坦诚的批评与反思。
目前,三年展流动论坛已举办了六站,在这一漫长的旅程中,本届三年展渐次发展出一系列议题,这些议题的提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三个层次:
第一阶段:2007年6月-12月,在文化政治层面,提出“与后殖民说再见”、“多元文化主义的限度”、“他者的暴政”等议题。
第二阶段:2008年1月-6月,在艺术策展与创作层面,提出“话语的奇观”、“意识形态的现成品”、“未经消化的现实”等议题。
第三阶段:2008年7月开始,在创作与生存论层面,提出“围困的社会”、“世界中的世界”、“可能世界的当下方式”等议题。
三年展流动论坛采取了多样化的形式,从严肃的学术研讨会,到艺术家群体性自由辩论,从大学讲堂到艺术中心,从系列讲演到工作坊,地点和方式灵活不拘,既有策展人与哲学家、人类学家的理论争辩,也有对艺术计划的集体性“厚描”与精读,以及艺术家向策展人、展览体制的自由发问。“流动论坛”是贯穿本届三年展始终的一个重要平台,它不仅关系到本届三年展学术视野的形成和学术主题的建构,而且关乎艺术家的动员、展览的先期呈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通过三年展流动论坛,策展团希望与艺术家、学者们共同探讨当代艺术创作的文化处境,清理出一些纠缠在艺术界的伪问题,同时使艺术家关心的最新的问题界面浮现出来。
四、主体展览
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将于2008年9月6日至11月16日在广州举办,以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作为主展场。本届三年展将展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8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本届三年展将特别设立四个专题板块:
行进中的计划:三年展将特别邀请17个艺术计划,从不同方面回应和延伸策展团所提出的学术议题“与后殖民说再见”。作为本届三年展的研讨伙伴,这15个计划大都是艺术家近年来自发进行的长期计划,呈现出艺术家挖掘社会议题、介入社会的不同角度和方式。在此,艺术家既是创作者,同时也是研究者和社会参与者。行进中的计划是一个讨论和分析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策展人与艺术家共同发掘、检讨三年展的议题框架,共同探讨:调查和研究对于艺术创作意味着什么?艺术家所关心的社会政治问题在创作之中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他如何使用、消化其现实材料?“行进中的计划”是未完成的和开放的,也是复杂的和一言难尽的。
思想屋:三年展将特邀19位(组)国内外著名思想家、艺术家、作家展示他们的思想现场和创作模态。作为本届三年展内部的一个跨领域创作系统,“思想屋”旨在呈现当代艺术的创作情境,探讨艺术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方式的潜能与意义。在此,参与者打开他们的工具箱;在此,当代艺术成为一种思想方法,艺术创造显示出它的台前与幕后。
自由元素:本单元将展示55位(组)个体艺术家的最新创作,涵盖影像、装置、绘画、摄影、声音、写作与现场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将从不同角度回应三年展的学术议题,它们将共同呈现出当代艺术在后殖民语境中的创作现状,凸现出后殖民话语和多元文化主义等流行话语所无法抵达的领域以及难以呈现的现实。
特别计划:三年展设立7个特别计划,由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三年展研究员提出并执行,它们将呈现出不同语境中对于三年展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展示后殖民话语所开启、所遮蔽的复杂的现实。
特别计划包括:
1. 中东频道,由Khaled Ramadan策划。
2. 东南亚剧场,由Sopawan Boonnimitra策划。
3. 消失的现场,由郭晓彦、崔峤策划。
4. 会饮居计划,由Dorothee Albrecht策划。
5. 墨西哥的早晨,由Steven Lam与Tamar Guimaraes策划。
6. 广州三年展原始档案,由Stina Edblom与亚洲艺术文献库策划。
7. 组织变异,由Para/Site (Leung Chi Wo & Tobias Berger)策划。
五、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策展团队介绍
本届广州三年展的策展团队由高士明、萨拉·马哈拉吉、张颂仁三位策展人带领一个研究员团队组成。研究员为:朵若希·阿尔布莱希特、索帕婉·布尼米特拉、斯蒂娜·艾德布洛姆、塔玛·吉马雷斯、郭晓彦、史蒂夫·兰姆、加里德·拉马丹。
高士明,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艺术策展。自2002年起,他参与策划了许多大型学术活动和展览,包括2002年至2004年的“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系列研究计划、2004年的“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2005年的“现实深处: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06年的“显微学:中国当代艺术展”以及“黄盒子:中国空间里的当代艺术与建筑”学术邀请展、2007年的“影子的炼金术:第三届连州摄影年展” 以及2007圣保罗建筑双年展“中国特展”等。高士明还编辑出版了《视觉的思想》、《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与地缘政治视觉报告》等学术著作,并即将出版专著《镜子与面具:关于现实与实在的视觉研究》。他坚信行动的力量与主观知识在当代的意义,坚信策展是一种在历史暗房中直接进行的实践性写作,一种“行动之书”。他的策展工作中存在着一条特定的文化思考的轨迹,即:力图从目前主导性的“泛社会学-政治学”话语中出走,从中国当代深层现实经验出发,激发起当代艺术的批判性与视觉创造的活力,构筑一种当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的介入性表述体系。
萨拉·马哈拉吉,印度裔,生于南非。瑞典隆德大学教授,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学院客座教授,柏林洪堡大学的首位鲁道夫·阿恩海姆教授、荷兰扬·凡·艾克学院的高级研究员。马哈拉吉是文化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学者,他与斯图加特·霍尔共同创办的国际视觉艺术协会(INIVA)对于近年来的文化理论和视觉思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哈拉吉的策展活动包括:担任2002年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的联合策展人;2002年,在鹿特丹策划学术展览“视网膜、光学、视觉、概念……”;2005年策划柏林世界文化宫的“认知实验室”;2006年策划“柏林/慕尼黑”视觉研究计划。他还担任《第三文本》和《视觉文化》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的学术顾问,他的策展与写作对国际当代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出版的著作包括《质诘认同》(与Kellie Jones、Thomas W. Sokolowski合著)以及《现代性及其差异》(与Stuart Hall合著)。今年,马哈拉吉还将出版两部重要专著:《行进:思想-言说-写作的过程实验》以及《言语的争斗:汉密尔顿、杜尚和乔伊斯》。
张颂仁,策展人,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联合创办人,国际艺术批评家委员会(AICA)香港分会联合创办人,目前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策划与行政专业客座教授。张颂仁坚信当代艺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有不同的责任和命运,他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中国当代艺术以何种方式对世界做出回馈。1990年代以来,他的文化思考与策展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发展。张颂仁的策展项目包括:“后89:中国新艺术”系列展、1994圣保罗双年展中国特展、1996圣保罗双年展中国特展及香港馆、2001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文字的力量”系列展、“幻影天堂:中国新摄影”展、“开放的亚洲:2005威尼斯国际雕塑年展”、“黄盒子:当代艺术与中国空间”系列研究计划以及2007圣保罗建筑双年展“漆艺的精神空间”等重要艺术活动。
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参展艺术家名单
行进中的计划
陈界仁(中国台湾)
张韵雯(中国香港)
克劳迪娅•克利斯托瓦(安哥拉/葡萄牙/荷兰)
feld72建筑小组(奥地利)
冯梦波(中国)
克里斯蒂安·扬科夫斯基(德国)
刘大鸿(中国)
长征计划:卢杰(中国/美国)&肖雄(中国)&赵刚(中国/美国)
丹尼尔·马龙(新西兰)
卡洛斯·加莱高亚·曼索(古巴)
崔·明哈(越南)
邦迪斯·方松巴特勒(泰国)
邱志杰&总体艺术工作室(中国)
杨福东(中国)
叶伟立&吴语心(中国台湾)
郑波(中国香港)
郑国谷(中国)
思想屋
查琳娜·宾吉(英国)
艾克·邦克(德国)
陈侗(中国)&让-菲利普·图森(法国)
成瑞娴(美国)
特宾科西•戈尼维(南非)
胡项城&罗平(中国)
黄永砯(中国/法国)
库西贾(韩国/美国)
马茨•雷德斯丹(瑞典)
刘韡(中国)
白双全(中国香港)
邱黯雄(中国)
裘世明(中国)
英国新影像小组(英国)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冰岛)
汪建伟(中国)
吴山专(中国)
张慧(中国)
朱昱(中国)
自由元素
哈姆拉·阿巴斯(巴基斯坦)
乔治·阿迪波(贝宁)
玛丽亚·特雷沙·阿尔维斯(巴西/美国)
康拉德·波茨(南非)
马修·白金汉(美国)
林·卡特(加拿大)
程然(中国)
玛丽亚·玛格达林娜·康波斯-彭斯& 尼奥·雷纳德(古巴/美国)
约瑟夫•迪拉普(美国)
阿兰·德苏萨(肯尼亚/美国)&尤苏明(韩国/美国)
狄龙普里朱利(尼日利亚)
玛丽亚·艾克鸿(德国)
玛丽•伊文思(尼日利亚/英国)
塔玛·吉马雷斯(美国/丹麦/巴西)
阿卡纳·翰德(印度)
莎隆·海斯(美国)
吉峦及·科·亨达(安哥拉)
米歇尔·洪(加拿大)
尼古拉斯·罗勃(南非)
黄小鹏(中国/英国)
贾蔼力(中国)
吉提西·加拉(印度)
约翰•克利(澳大利亚)
鸿池朋子(日本)
Koosil-ja (韩国/美国)
克桑·朗达(瑞士/中国)
西蒙·梁(美国/中国香港)
林&兰姆(越南/美国/加拿大)
休·洛克(英国)
刘香城(中国香港)
菲利普·穆吉卡(智利/美国)
修玛·穆吉(巴基斯坦)
维克·穆尼兹(美国/巴西)
马里奥•纳瓦罗(智利)
阮初枝淳(日本/越南)
达克-奥克(蒙古)
尤利·奥罗(英国/瑞士)
史蒂夫·奥迪特(特立尼达)
阿米尔卡·帕克(巴西)
詹尼·佩林(美国)
加里德·拉马丹&拉里沙·桑索(黎巴嫩)
汉斯·汉密德·拉思穆森(挪威)
尼奥·罗斯(德国)
邵译农&慕辰(中国)
约瑟芬·斯塔&里昂·克米留斯基(澳大利亚)
陈凯欣(新加坡)
阿西亚·托博格(加拿大)
巴特勒米•托古奥(喀麦隆/法国)
加布里埃·阿克维多·维拉德(利马)
王家浩(中国)
吴俊勇(中国)
徐震(中国)
杨诘苍(德国/中国)
叶放(中国)
郑端祥(中国)
周依(意大利/中国香港)
特别计划
1. 中东频道
达利亚·阿尔-库利(约旦)
亚斯米纳·本·阿里(埃及)
米海耶·阿斯托(黎巴嫩)
利姆·巴德(约旦)
卡亚·贝卡拉姆(伊朗)
阿利亚·埃尔·拜利(埃及)
伊沙姆·毕兹利(黎巴嫩)
沙拉姆·恩特卡比(伊朗)
拉米亚·约雷吉(黎巴嫩)
加里德·卡非兹(埃及)
古桑·卡拉穆斯塔法(土耳其)
纳丁·坎(埃及)
舒拉·利浦斯基(黎巴嫩)
瓦伊达·马鲁拉(巴林)
威尔·奴勒丁(黎巴嫩)
阿麦·奥古(土耳其)
阿曼·拉马丹纳(埃及)
哈密德·萨伊(伊朗)
劳丽莎·山索尔 (巴勒斯坦/ 美国)
斯尔柯·斯基米科(德国)
拉尼亚·史蒂芬(黎巴嫩)
“乌鲁创意”(丹麦)
娜娜·古达莫·乌拉(丹麦)
阿克拉姆·扎塔利(黎巴嫩)
2.消失的现场
马克·贝伦(德国)
杨斯·布兰德(德国)
段建宇(中国)
高世强(中国)
刘小东(中国)
秦琦(中国)
王音(中国)
维尔纳·荷尔措格(德国)
诗人小组(肖开愚&姜涛&马雁,中国)
声音小组(张安定&钟敏杰&林志英,中国)
3.东南亚剧场
阿密尔·穆哈马德(马来西亚)
利利里沙(印度尼西亚)
施忠明(新加坡)
蔡明亮(马来西亚/中国台湾)
阿皮查鹏·韦拉斯库(泰国)
4.墨西哥的早晨
克里斯蒂娜·阿斯卡(丹麦)
丹尼尔·安德森(芬兰)
阿维·阿尔伯特(美国)
艾瑞克·安赫勒(法国/美国)
利卡多·库瓦斯(墨西哥)
阿沙·艾尔森(瑞典)
塔玛·吉马雷斯(美国/丹麦/巴西)
卡拉·赫勒拉-普拉特(美国/墨西哥)
杰沙尔·卡帕迪亚(美国/印度)
佐诺·吉姆(韩国/瑞典)
鲁诺·拉果马西诺(瑞典/阿根廷)
林司律(美国)
艾琳·李(美国)
沙拉·鲁科夫斯基(丹麦/美国)
卡斯帕·阿柯贺(丹麦)
斯瑞塔·利特·普勒纳(美国/印度)
瑞贝卡·托(瑞典)
爱德华·舍克斯纳德(美国)
5. 组织变异
托拜厄斯·伯格 (德国/中国香港)
阿德•达马温(马来西亚)
高朋特(新加坡)
李鸿辉(新加坡/中国香港)
李杰(中国香港)
李永财(新加坡)
李绮敏(中国香港)
梁志和(中国香港)
橹蛇亜•莳土成努 (日本)
阿伦•隆江(泰国)
徐银儿(韩国/香港)
和田昌宏(日本)
黄慧妍(中国香港)
梁慧圭(德国/韩国)
6.会饮居计划
杰西利·阿比查达尼(印度/美国)
朵若兮·阿尔布莱希特(德国)
克拉宗·阿玛雅-卡内特(菲律宾)与莫拉·佐特(奥地利)
索帕婉·布尼米特拉(泰国)
达尼埃拉·柯玛尼(意大利)
不同的声音(尼泊尔/丹麦/瑞典)
艺术空间之梦(跨国艺术组合)
斯蒂娜·艾德布洛姆(瑞典)
托马斯·洛克(德国)
艾柯·马侯非(德国)
吉安卡洛·帕扎尼斯(智利)
奥达·普罗杰斯(土耳其)
Para/Site艺术空间(中国香港)
雷诺·雷诺兹(美国)
阿沙·松亚多特(瑞典)
麦林·图(英国)
(跨国艺术组合)UNWETTER
维他命艺术空间(中国)
帕布罗·文德尔(德国)
7. 广州三年展原始档案
斯蒂娜·艾德布洛姆
亚洲艺术文献库
[编辑:亢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