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50年代的中央美院雕塑系是以留法一代先生为教学骨干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新面貌,从学生到教员,人人都是精神焕发的国家主人翁。系统的雕塑教学体系就是从那时候起逐步建立起来的。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等一代大师各自牵头建立教学工作室。到后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始设计制作,一大批优秀的雕塑家从全国各地集中到北京,在刘开渠先生率领之下,设计和制作纪念碑雕塑的同时,到各地的古代寺庙和石窟考察传统雕塑,搜集和整理了不少古代雕塑的文献,开启了对于中国本土传统雕塑研究的风气。所有这些好的影响与风气也都直接地体现在当时雕塑系的教学中。
傅天仇、王丙召、刘小岑等一些后来成为雕塑系骨干的一代名师也都在当时成长起来,初步显示了自己的艺术面貌。随着 50年代末北京十大建筑的完成,雕塑系师生们参与相关的公共雕塑设计与建设,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知识。大型雕塑这一概念就是从那时候起进入教学范畴的。
虽然从反右之后,各种运动就没有间断过,但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朝气和向上的精神给了大家以勇气和心气儿,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保持教学的延续性,并且认真地将来自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影响,尽可能地在理解和讨论之后,适当地贯彻到教学当中。
二
50年代末 60年代初教学方向开始参考当时苏联的教育制度。后来又有留苏的一代教员钱绍武、董祖诒、曹春生、司徒兆光进入教学。这段时间的实践使得原有的教学制度更加细致完整,而且也与当时的社会实践结合得更加密切。文革开始之前,留法和留苏的两代人在雕塑系的教学中配合得很好,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成为雕塑系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教师阵容,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几代雕塑人才,锤炼出了一个相当完整又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现实主义雕塑教学体系,形成了中央美院在全国美术教育系统的龙头地位,并延续至今。
文革之前培养的毕业生,多数是在全国各地的院校中任教。因为国家的经济能力所限,虽然学校不断地培养出一代代新人,但由于没有很多专业任务可做,专业突出者,基本都留在了学校中。就算是解放后为保持人才集中而专门设置的雕塑创作研究所,虽然留住了一批人,但实际上在文革之前也没有多少真正的大型雕塑可做,只能把为配合国家的政治气候而发起的美术展览当作雕塑创作的目标。文革之中,这一类的美术展览成为雕塑创作唯一的机会。尽管如此,雕塑家们也还是尽量想法在作品中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造型语言的探索,渗透进一些内心的情感。
三
文革结束后从 1978年起恢复招生。雕塑系先是每两年招收一届,原因在于教师队伍需要逐步恢复。 1982年起开始逐年招生,每届十人左右。此后十年,大体确立了四年工作室加一年级的五年制教学体系。恢复招生所带来的时代变化,特别体现在刘开渠主持的研究生班的开办,这个班的毕业展成为中国雕塑界当时的一件大事。
到 80年代中期,雕塑系教师队伍逐步完成了第一次交接班,从以留法先生为主,过渡到以留苏先生为主。
这期间学生创作从不同程度上反映着 80年代社会启蒙的大思潮,雕塑的专业语言探讨风气逐步恢复。直到 1992年邓小平南巡,社会热点由政治与文化转向经济之前,中央美院一直处于中国美术话题的中心位置,雕塑系也不例外。
四
1995年美院搬出王府井,开始了长达五年的中转——二厂时代。
二厂时代雕塑系设立了四个导师工作室,分别是以孙家钵为首,于凡、王伟为辅的一工作室;曹春生为首,张大生、王中为辅的二工作室;董祖诒为首,孙伟、杨靖为辅的三工作室;司徒兆光为首,隋建国、段海康为辅的四工作室。以及陈科为首,周思旻、张伟为辅主管一年级基础课。吕品昌主持新建的陶艺工作室。这时的教师队伍,大概是留法教授之后最壮观的一支,打头的都是近六十岁的壮年一代教授,正是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时候。诸位先生一方面传艺授课,一方面也帮带青年教师。其时,正值雕塑系老少三代全体教员投入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全院各系都因学校地处偏远,教员无课不到校而显得清冷,雕塑系却是全体教员不但上课在校,课余时间也都在校内工作。这种情况下,学生要找老师容易,教员关心学生也方便。又建起了“通道画廊”,教员和学生有了学术交流平台,一片兴旺。
1996到2000届的毕业生,人体造型基础扎实,毕业创作的题材比以前开阔。 1998年毕业生中比较突出的是蔡志松,他的《两个等大人体》获得了毕业创作一等奖。后来是梁硕,获得了一等奖和院长奖,其作品《城市农民》出现在一系列大型学术展上,颇受好评。
1997年起,雕塑系聘文楼为客座教授,并成立了以金属焊接工艺为主要手段的文楼工作室,形成了金属与陶艺两个现代材料工作间。各导师工作室可根据需要安排学生上这方面的课程。与此同时,伴随着学校对外交流力度加大,逐渐有国外的教授来系内上课。
随之,学生毕业作品中开始出现陶瓷、金属等材料,比较典型的是 2000年毕业生中,李亮和仲松的作品。这届学生是雕塑系历年来素质最好的,当时附中考上来的学生中,最出色的都选择了雕塑系。
这一阶段学生所出成果实际源自 1978年中央美院恢复招生后,教学系统逐步调整,走上正规后的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每个工作室都是老教员率领年轻教员,课程也是基本以人体写生为主,这一长期稳定的课程安排,逐步显示出成果。当然,从 95年到 2000年学生的毕业创作向社会生活逐步开放的状态,也与全国美术界大的发展趋势有关。长期积累的老的系统所能开出的新花都绽放了出来。
五
2001年美院搬入望京新校园,从那至今,是雕塑系的发展期。
把握住时机,雕塑系在新的教学空间中,一次性地建立起六个现代材料工作室,并全面调整了教学布局,完成了由留苏一代向新一代教员的交接工作。同时,对应于造型学院大基础部教学,形成了以泥塑写生与现代材料课程并重的全面专业基础课的二、三年级专业基础部,并建立了三个方向的 6个导师工作室。
基础两年由八个中青年教员共同担任,学生在专业基础两年中,全面学习泥塑写生的六门课程和现代材料的六门课程。四年级进入导师工作室后,大人体由导师工作室的教授轮流担纲,并在导师指导下开始为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做准备。
2002年,由于雕塑系与雕研所合并,研究所的青年雕塑家充实进教学队伍,雕塑系再次调整教学结构,把专业基础减少至一年,即只是二年级。三年级就直接进导师工作室。这样可以在导师工作室呆得时间更长一些,便于导师与学生的相互适应。同时,将导师工作室调整为一个主任教员配两个普通教员的结构。
至此,雕塑系的教师队伍又一次整合,显示出全新的面貌,也许是历年来最年轻化、最有力的队伍。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雕塑毕业生的创作,开始呈现多元的趋势,用硬质材料做毕业创作的占到了一定的比例。而且,由于全院选修课的强制性设立,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导致毕业作品中甚至每年都会出现一至两件录相或动画作品,有的作品甚至还获奖。
这期间,随着学校扩大招生量,雕塑系每届学生的数量从 12人猛然增至 40人左右,这对新的教学制度是一个考验,每一位任课教员也不得不经受考验。所幸在生员素质上雕塑系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2001年,第一届从造型学院大基础部完成学业,要进入各专业系的学生中,最优秀的有一半进了雕塑系。直到现在,学院基础部按总学分排名选系的情况下,雕塑系总是第一个被选满。
2006年第一批扩招学生学满五年后毕业。他们的毕业创作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能力。接下来 07年的毕业生表现也相当好,与前几年相比,作品的尺度、材料制作、题材手法等几个方面,空前的多样,发生了质的变化。 08年的特点是,六个工作室面貌指向总体很明显,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可以看作是各工作室发展方向日趋成熟的表现。
1995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毕业创作其实也展现出一种愈来愈好的状态,近年来尤其有大的进展。
雕塑系本科学生的毕业创作也已经显示出良性的循环。对毕业生来说,毕业创作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确定创作主题或创作方法困难重重,指导教师在着急之余的近距离提示往往只能从反面起作用。学生们的自主性很强,充满着展示自己能力的欲望。
从根本上来说,方向明确的导师工作室加全面的专业基础教育所形成的教学体制,是今天学生创作欲望增强的基础。专业基础部全面接触雕塑基本语言,首先奠定了学生的开放心态,并为日后丰富的雕塑语汇作了铺垫。升入导师工作室后,导师明确创作方向把握和创作方法引导,特别是导师艺术学养和创作成就的榜样,对学生创作热情的酝酿和升腾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
回顾几十年的历程,雕塑系从留法的先生们开始建基,又有留苏的先生们接班,到90年代后期,才是目前这一代人开始发挥作用。经历了几次新老教师队伍的交替,几代人的接力棒传递,同时也有几次教学系统方面的调整,逐步实现了从早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今天的相对开放,并且专业性更强也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在这样前后几个阶段当中,雕塑系一直站在中国雕塑教学第一线的领军位置。从许多年以来到近几年的学生毕业作品的水准,也可以看出,中央美院雕塑系也是一直处于相对于其他兄弟院校同专业系科更加有利的位置。
【编辑:贾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