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避险与避险艺术

来源:艺术与投资 作者:汪皞阳 2008-11-15

  当任何市场判断走入疯狂时,崩盘将会在达到高位后的任何随机时段内发生,历史虽然不断重演,但缺乏成熟投资前提的价格接受者,总会受市场诸多杂音的迷惑和困扰,最终走入蓄意的、随意的或两种性质具备的谜局中。随着金融投资、投机智慧在商品领域的不断深入,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价值被不断挖掘,最终成为金融手段的载体,并受其波动和博傻规则的影响。

  自2002年美股进入高速上升通道开始,一切金融领域的相关商品都进入了各自的上升通道,其中也包括艺术品,特别是当代艺术品,中国当代艺术的行情也由2002年启动。到2007年这5年时间内,中国当代艺术总成交额扩容近20倍,创造了世界拍卖史上的奇迹。然而一个奇迹的延续,取决于其本身根基的扎实度,而不是一个纠合财务、金融与“学术”的“理财”概念。   

  同样与艺术市场行情的启动吻合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高峰期的全面到来。从2007和2003年拍卖成交额比较来看,2007年度的拍卖总额是2003年总额的4.5倍,其中2007年油画拍卖总额(不包括当代油画)是2003年的6倍,近、古代油画的是2003年的3倍,现代国画是2003年的3倍,从成交总额增幅来看,当代艺术的成交额增量远大于其他艺术品种,而当代艺术的成交作品量增幅仅为其他艺术门类的1/2。   

  然而当代艺术在其市场价格上的飞速增长是否有其基本面的厚实含义为其的市盈率做解释,令人遗憾的是结果鲜有支撑。虽然艺术品收藏被常年定义为具有明确个人喜好经验的趋向性决断,但其市场价值的确立,却始终建立在一个稀缺性的前提上,只是对这种稀缺性的认识,因为艺术品本身接受者或者社会舆论对艺术品外在的虚荣式认同方式的光环无限放大,而极端弱化了艺术品价格的量化估算可能,于是艺术品的炒作,变成了一场即使最精明者也会落网的博傻游戏。   

  在经济强盛时,投资与投机的概念兴许混淆,但是当危机到来时,投资的避险概念将会凸现其曾经被忽略的价值,艺术品的定价本来因为受团体喜好和时代喜好具有不确定性,而当这种传统价值体系运用到当代艺术的定价上更成为一个双重维度的“皇帝新装”谜局。   

  其实单件艺术品的基本面量化基础面并不复杂,取决学术性和艺术性两大因素的影响。学术性针对整体文化的历史进程建立,同时以对历史走向的正面影响为其衡量天平。艺术家特殊的贡献在于艺术家拥有突破常规体系的独特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将成为整个文化创新的拓荒者。因此,如果这种拓荒被历史所接受,并认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稀缺性的特征也被不断放大,但这种认同必须在文化整体涵盖范围的横向和历史的纵向为其价值判断的坐标体系。   

  在艺术性层面,艺术家的表达及批判的力度的前提在于对文化历史过去的掌控能力,和未来所开辟的道路历史评价,否则他就必须返回到审美本身,为审美的需求服务,而不是仅仅沦为哲学批判的附属品,在这个前提下,艺术的功能在于生产出符合不同接受者需求的艺术品,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法,色彩,构图,根据不同艺术家的艺术积淀和审美偏好,对这些元素在不同的基础上排列组合,形成多样性的审美供给。虽然艺术性定价的单位产品可能由于个别收藏家的癖好而改变。

  艺术品的地域接受性也显而易见,除了部分能够左右世界文化史进程的作品外,其他在本地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国外的需求。原因很简单,相同的文化背景会带来更多的认同度。事实证明哪怕在类文化的欧洲,西班牙和法国彼此艺术接受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斥力。而所谓“艺术无国界”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猎奇式的新鲜感,换句话说就是强势文化的征服欲望,这种融合价值的风险性在于,一旦这种融合失败或者说是出现其他的融合方式,目前的跨界尝试将会作为一种失败的实验品被历史遗忘,虽然部分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会被市场价值所接受。   有了这些价值纬度,便可以在当前经济衰退的前提下,判断不同艺术品的风险强度,按照当前主流的拍卖板块区分方法,看古代艺术板块,近代艺术板块,当代艺术板块的代表人物石涛,徐悲鸿,张晓刚同样是3个艺术转折点的代表人物。举例做简单比较分析,做风险比较。   

  石涛和徐悲鸿在学术,艺术和地域性上均有明确的历史定性。石涛是明末僧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其艺术性在历史上也鲜有出其右者。徐悲鸿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艺术最高代表,虽然画技有待斟酌,但其彻底改变中国艺术走向的历史影响力毋庸置疑,并且其强烈的国家复兴欲望和积极行为在强大的历史背景支撑下,使其历史定位远高于一个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境界。而张晓刚与其二者相比,虽有改革开放和文革的历史背景支撑,但其文化认同的深度,文化批判的高度和文化的创新程度尚无定论,其对未来的影响,依旧仅存于期待视野之中。而其艺术性和地域性仍是个难以回答的学问。超高的涨幅和价格必须担当起历史和艺术的重任,否则,只会带领艺术投机者走一段踏空的文化历史。   

  正如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在美国艺术泡沫鼎盛时期说的:“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因为艺术世界就像一扇旋转门,艺术家转进去获得承认之后,转出来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眼花缭乱的效果在市场兴旺的时候带来视觉上的蓬勃冲击,但一旦危机显现,泡沫消退的时候,非行业内稳定自己的流出,会给泡沫的指代对象产生摧毁性的打击。张晓刚价格高于石涛5.2倍的均价涨幅,以及近2倍于石涛的均价,泡沫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定价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面状况,从学术性、地域性、艺术性的定价层次来判断其价格的基本面,形式会变得明朗。从学术性来说,中国当代艺术为中国文化界引入一个西方早已存在50年之久的文化思维模式和批判方式,其学术创造性尚存质疑。这种放弃创造性的借鉴为后来的文化界走入思维抄袭漩涡奠定了基础。从艺术性来说,中国当代艺术在本土叙事审美上被接受的余地尚且未知。而来源于地域性的市场流通信息也值得反思,在2007年前90\%的中国当代艺术高端市场的成交量均来自大陆本土之外,并没有得到本土文化的认同,之后当代艺术的普遍接受只是一个在“投资”概念下的经济价值认同而非文化价值认同,是一种纯粹的放弃本土客观文化进程的纯逐利过程。   

  当代艺术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性始终值得探讨,特别是面对审美和哲学是否是并立系统这个命题的时候,艺术性解释的质疑度被偷换成另一个文化“精英”的自我架构方案,即艺术性能被其批判的角度或者深度所涵盖。然而与之相对的一个事实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价几何,是对未来的文化艺术判断,而不是当前的价格接受。同股市一样,在不完全的市场,在基本面良好的情况下,放大资金量的投入能缩短获利周期,获得短时期的高额利润。   

  2008年春拍,虽然当代艺术的作品单价仍在飙升,但是接近腰斩的成交拍品件数,已经释放出了成交量的萎缩讯号。从目前结束的秋拍拍场来看,当代艺术在经济危机前沿的影响下,迅速反应出了前所未有的流拍率,而与之相比,古画市场的流拍率并没有多大变化,这至少说明后者有更强的避险能力。   

  并没有明确的数据,或者资料表明收藏(或者“投资”)当代艺术的收藏者中有多少比率来自新兴的收藏者以及纯粹的盈利个人或者是机构。至少有一点可以比较确认的是,从接受者格局,特别是国内的接受者格局来看,当代艺术中的成熟收藏者,远远少于古董收藏者,而这时一些成熟收藏者和市场参与者(不论来自什么市场)的声音显得尤为重要。


【编辑:姚丹】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