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哈德·里希特长于东德,1961年逃亡到西德。他的作品风格多变,因为他极力避免任何固定的东西,无论是创作方向还是意识形态 。
60年代早期,里希特像珀尔克(Polke)一样,也创作现成品照片画。在《城镇风景》中他强调绘画过程,而在《肖像》(1966-1972)中,他强调写实的形象。
里希特对模仿造型的本质提出了质疑:照片和绘画有什么分别?抽象与具象该如何区分?1966年,里希特创作了一系列商业性彩色图画。乍看起来,这些网格状的图片似乎是地理抽象,但它们实际上是完完全全的模仿造型。1973年里希特创作的另一风格的灰色系列,则由不定形的单色块面组成,似乎是抽象形状或者摩天楼群。里希特认为,灰色是"无言"的典范,它不带来任何感情或联想,它适于表达"无",是同超然、无差别(indifference)相比拟的唯一等价物,它没有目的,没有形式,最适合于表达对宏大宣言的拒绝。
里希特后来同时画具象画和抽象画。一方面他画小的照相写实风格的静物和风景,它们从远处看像照片,但实际上画得很模糊,近看很抽象(图6);另一方面他也画大的照片般的抽象画(图7)。它们大多像黑白照片,风格奇异。有些评论家因此称他为"复制时代的画家"。
里希特的绘画抽象始于1977年。他对历史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以及他所摒弃的,通常被认为是德国浪漫主义传统的生存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质疑。他最早的抽象
画是把小型素描的照片放大到大块画布上,在画布表面上先用木板,后用大小不同的铲刀拖曳颜料而成。后来的画没有照片作为原型,但保留了照片的外形。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抽象画是表现主义的,但它们完全是按照非表现主义的、机械的、客观的方式制造出来的。里希特使表现主义成为自己画作的主题,以客观方式为充满激情的表现主义冷静地进行了一次模仿造型,就如同模仿一幅照片一样。他用表现主义的笔法来反对表现主义,清除掉"每一丝主观性与精神性的残渣",从而保持一种中立与匿名的态度。
里希特暗示他的目的是拯救绘画。他把自己视作当时业已散失的、宏大丰富的绘画和艺术文化的继承者。他不仅没有放弃绘画,反而为绘画开创了一个可能会生机勃勃的未来。他的那些抽象画看起来很美,而里希特自己则对美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他在日记中写道:"认为我们可以随意远离现实生活中非人的丑陋,不过是一种幻觉。人类的罪行充斥世界的事实是如此确凿,以致于让我感到绝望。"
1988年,里希特画了15幅照相写实主义风格的灰泥浮雕画(grisaille),主题是引起争议的巴德尔-迈因霍夫(Baader-Meinhof)团伙。这一团伙制造了一系列爆炸、暗杀和银行劫案,从而引发了警察与法庭的报复行动。团伙的头目安德烈亚斯·巴德尔(Andreas Baader)和乌尔丽克·迈因霍夫(Ulrike Meinhof)死于狱中,但死因不明。关于此事有多种说法,但无一能令人信服。犯罪团伙的暴行,政府的报复,团伙头目的死亡,这一切引起了持续的争论,并对西德人民的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造成了很大伤害。恐怖分子的葬礼于1977年10月18日举行。里希特以此作为作品的标题。画作以警察局和新闻媒体拍摄到的照片为蓝本,但只选取了那些惨不忍睹的肢体碎片或关乎生死的特别镜头加以表现。这些图象以黑、灰二色画成,以刷或抹的方法使之显得模糊,有时甚至难以分辨。画作笼罩着一种哀伤、压抑、悲悯的情绪,似乎在表现死亡本身。
里希特显然被巴德尔-迈因霍夫事件所困惑。他写道:"恐怖分子的死亡以及在这前后所有相连的事件,都显示出一种极端的丑陋和荒谬。它们给我以强烈的冲击。"他认为,他们不是特定的左派或右派意识形态的牺牲品,而是意识形态本身的牺牲品。任何一种极端的意识形态信仰都是不必要的,威胁生命的。尽管里希特对恐怖分子及其看守的态度尚不明朗,但他的作品所引起的争论无疑起到了使这一问题永远保持鲜活的作用。
【编辑:贾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