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一位在美国颇有影响力的华人画家。1958年生于大连。10岁习画。1986年,赴美国加州萨克拉曼多城市学院跟随Fred Dalkey等学习绘画,隔年在美国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89年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分别师从Wayne Thiebaud、David Hollowell、Manuel Neri、Roland Petersen等当代艺术大师。1994年,获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旅美油画家王健,被圈内朋友调侃为“在美国家喻户晓,在国内无人知晓”的画家。这位旅美20多年,成功举办过50多次个展、卖了1000多张画,被美国加州参议院、萨克拉曼多郡政府和萨克拉曼多市政府分别以通过议案的形式,表彰为“杰出贡献艺术家”的画家,刚刚在祖国的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后,便开始了达摩面壁般的“修炼”过程,闭门在北京的工作室里潜心画艺,寻找故乡文化所赋予的新题材与灵感,在绘画语言上做更深刻的探索,期待在下一季全国乃至全世界巡展中,以全新的创作奉献给热爱艺术的人们。
以王健为代表的中国“海归”油画艺术家们,当初走出国门去学习这一西方艺术,而最终通过纯熟、充满创造力的技法,将中西方文化在画作中相融合、相碰撞,从而产生出了更富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品。他们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带着油画这一原本纯西方的艺术回到祖国来寻找民族文化的滋养,通过上下求索走出了别具特色的艺术道路,也为油画艺术语言本身注入了更具生命力的因子,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磨砺
异国他乡成就艺术梦想
20年前,在学校外教马乔里·弗朗西斯科的鼓励下,理工科出身的王健怀揣着200美元,义无反顾地只身赴美学习绘画。那时,他已28岁。
到了美国,现实生存环境才让他真正理解了马乔里当初问他“你有勇气去吗”那句话的真正含义。虽然他在国内已经有了大学学位,但所有学分在美国都得不到承认。于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那个时候大部分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都在面对着艰苦的生活。在文化情境的转换、学习新知识的压力之外,为了谋生他还要花掉很多时间去打工赚钱。
但是,对艺术执著的爱,支撑着他永不动摇的信念。从小习画,并且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留给了艺术探索的他,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同时,他幸运地获得了多位名师的指点。他在萨克拉曼多城市学院跟随艺术系教师弗雷德·道尔克(Fred Dalkey)教授学习,两年后,便转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跟随美国当代艺术大师温尼·提伯(Wayne Thiebaud)、曼纽尔·纳利(Manuel Neri)、罗兰·皮特森(Roland Petersen)以及大卫·哈勒维尔(David Hollowell)学习。后来又在导师奥立沃·杰克逊(Oliver Jackson)的指导下,获得了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曼多分校的艺术硕士学位。而他的这些老师,都是美国当今艺术界的大师级人物。
在名师的指点下,王健的艺术创作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飞升着。跟随弗雷德·道尔克学了仅一年半,他就在美国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并且卖掉了画展中的每一幅画。从此,他的艺术生涯一发不可收拾,踏上了艺术家的道路。
美国的学校每年大约授予1万个艺术硕士学位,但这些人中只有1%能以艺术家的身份生存,更何况像王健这样的移民艺术家。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的他,以非凡的精力作画,不久便被邀请在全美举办画展。正如他朋友所说:“当西方艺术家们在苦恼和彷徨,在成功和不成功之间徘徊时,来自中国的艺术家王健的成功让人们感到吃惊……他以一种冒险精神和无比坚韧的勇气挑战绘画和展览中的问题,使更多的门为他敞开。”
20多年来,王健曾在众多城市成功举办过50多次个人作品展,仅萨克拉曼多市就有350个左右家庭收藏着他的作品。无论是在萨克拉曼多市政府大楼内,还是在联邦农业大楼、联合银行大楼、州府展示中心以及戴维斯大学医疗中心,人们都能见到王健的油画作品。
2001年-2007年,他连续被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萨克拉曼多城市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并在加州多所大学、美术馆和画廊做演讲及教学;2006年、200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萨克拉曼多郡政府和萨克拉曼多市政府分别以通过议案的形式,两度表彰他为“杰出贡献艺术家”。
潇洒
独创绘画语言感动世界
“哇,画还可以画得这么潇洒!”见过王健画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一声感叹。在他的画布上,厚厚的颜料可以自由驰骋,即兴堆积、组合,画笔每一次抹过去,都会创造出新的境像,画面仿佛有了跳动的生命。“看王健作画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他的朋友评价说,他不做事先的草稿也没有事先的调色,调色板上一管一管油彩通过他的画笔以疾风骤雨般的速度一簇簇被转移到画布上。没有犹豫退却,迅速而肯定地几笔就勾勒出他要表达的主题。
“我画面上大部分的颜色是边画边调的,而且每一笔颜色都没有百分之百调到底的,所以每一笔颜色都是活的。”王健自信地说。在他的调色盘上,颜色用得很少,几乎只有三原色和白色。“这是让我不要依赖现有的颜色。因为如果调色板上有太多的颜色,自己思想上就会懒惰。如果没有现有的颜色,就会在画面中来创造。”
“我希望我的每一个笔触,都相当于文学里的一句语言,每一个笔触都有自己的生命力。这也就是我所追求的绘画语言的生命力。”王健拿着画笔,说话时真诚而平和。但是在他平静的背后,却蕴藏着动人的激情。
王健用了10年来成熟自己的技法。随着经验的积累,勇气的增加,技巧的娴熟,他的画面就越来越厚。“这样的笔法,要和10年泥巴就能练会。”他打趣说。虽然也有朋友效仿他的画法,但是,材料越多越难控制,很难把每一个笔触的感觉都模仿到位。所以,他从不担心别人来学自己。“我自己也还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连自己都模仿不了自己。我的画,有10%的经验,有90%的即兴,是世界独创的。”他微微一笑。
作为一个画家,王健多年来一直在追求表现力。“表现本身并不难,画得潇洒也不难,但是画得潇洒又很具有表现力就很不容易,而做到两者双重完美更不容易。”他感慨道:“希望朋友们在看我的画时,近看能感受到画的情趣和材料的美,远看能体会到具象的完整。”
追寻
在故乡集纳新的创作元素
一年多前,王健回到祖国办起了工作室。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段短短的时间里,他经历了一场由坚定到摇摆再到坚定的过程。
刚开始的半年多时间里,他都延续着在美国时画画的惯性,坚定地在创作。而半年后,熟悉了国内艺术环境后,他忽然产生了一种彷徨,这主要体现在“为什么画”上。因为原来他觉得自己在这一点上很清楚,认为只是为了画好画而画。但现在发现,仅仅出于这样的目的已经不够了。
今年8月份北京奥运会期间,王健作为代表中国当代艺术最高水准的艺术家之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此后,他就取消了全国巡回展的计划,开始闭门潜心画艺,寻找故乡文化所赋予的新的题材与灵感,在绘画语言上做更深刻的探索。
他说,在故乡的文化底蕴与时代风潮的撞击下,他在不断吐故纳新、慢慢消化这些新鲜而丰富的元素,希望能渐渐融汇出内容更加丰富、语言表现更加有力的新作。他把这个称为像达摩一样的“修炼”过程。他要用达摩的精神来鼓励自己,在喧嚣的世界中坚守一片自己的阵地。“前些日子的彷徨,也算是一个警钟。告诉我如何在喧闹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理念。”
又经过半年多的“修炼”,他现在对自己未来的创作更加清晰、明朗起来。再一次坚定的过程中,他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环境不平静,但内心却平静下来了。”他深有感触地说。这意味着,王健又将给大家带来一次心灵飞跃的痛快淋漓的体验。
面壁
用更丰富的笔触描摹世界
这一次,他选择了自画像的题材,并且为明年这一组将在全国乃至世界巡展的作品取名为“面壁”。这是因为,他要给自己一个机会,使自己在绘画语言上做更深刻的探索。“之所以选择画自己,是因为题材来得方便,也给了自己更多自由的空间,可以把笔触用得更潇洒。如果画别人,免不了要顾及别人的想法,在语言上就会打折扣。”他一边说,一边环视了一下画室中已经成形的新作。自画像对他来说只是个载体。“艺术家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么画。有了这个载体,我就更有机会能肆无忌惮地在语言上有所追求。”
“但这个自画像不是单纯的自画像,里面会包含自己对社会、世界认识的融合。比如,我会在题材里加入对地球变暖之类问题的关注。内容一定是自己有亲身体会的,觉得有意义、值得自己关怀的事。”他说。
“还有,更多地是在画自己对周边事物的感受。”他举例说,这次的自画像系列,为什么不到美国去画,而选择在国内画,就是因为这种感受和自己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在美国画自画像,追求更多的是单纯的语言和自己的过瘾。回国以后,可能更多地会去画带有中国文化感觉的自画像,在艺术语言上将更加丰富。“所以,这个创作的过程最重要。”
王健一直在寻找新的创作元素。在新作中,他将坚持中西文化的结合。这其中,在选题上、内容上将更多融入中国的元素,而在绘画语言上,将继续遵循油画自身的规律。同时,他将站在世界的视角来看待、表现这些元素。
实际上,一直以来王健在创作实践中都是在将中西文化进行着完美的融合,这也是他的标志。他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创作细节:大家都认为他的画看不出中国文化的痕迹,但实际上,他的笔触绝对像中国书法一样,在寻求每一笔之间的韵律。如果把他画的每一笔分开来看,都有中国书法的影子。这是他不由自主间的独创,但这个细节他自己以前都没注意到。因为,他曾经练了很多年的书法。这对他在绘画中追求笔触间相互的韵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眼下,王健的画室里钉好了很多画布,但是他一直不敢动笔。因为,他正处在一种“临战”的状态,等待着最佳的创作时机,将喷薄的激情铺满画布。
采访手记
独一无二的调色盒
原琳
王老师有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调色盒。那个深五六厘米、长三四十厘米的木盒上,挤着整管整管的颜料。一股一股的纯色,渐渐在“中游”融合,在“下游”便汇成了斑斓的色彩的河流。颜色是跳跃的、奔腾的、灵动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完全调和的色块。40多分钟的创作中,他已经用了十几管颜料。
在王老师的调色盒上,还有一面别致的镜子,那是他画自画像的时候用的。想象着他灵感触发的瞬间,自己与镜中以及笔下的自己那种心灵的交流,将是何等地酣畅淋漓。
我喜欢叫他做王老师,是因为他的善良与可亲。自画像中的王老师,被他自己发觉了更加凌厉、坚毅、果敢的一面。他说,那不太像他自己,而我觉得,那更贴近他内心真实的一面。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老师一直在以我为模特画画。因为正好与他面对面,所以能够真切地观察到他表情、眼神的变化。虽然他一面交谈一面作画,但思路清晰、言语顺畅,手中的刷子,也好像被心灵“指使”着,自由、到位地展示着他各个瞬间不断迸发的新想法。在这样的每一个瞬间,我都看到了他轻易表露不出的那个自己。这个时侯,他的眼神会放光,他的嘴角会紧紧地抿起、微微向下,面部的线条会显得更加硬朗;他的表情充满着自信与创造的快乐,容光焕发得更显年轻。这就像他无意中发现,并表现出的自画像中的自己。
愉快的对话结束了,而原来的画布上,也多了一个王老师新创造的我。他很抱歉,说画面中的我并不漂亮。但是,我仍然在画面中读出了他认真刻画的每一笔创作的激情。那是真诚的、灵动的再造。也许,我们本就应该欢迎一个全新的人物的诞生。
【编辑:贾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