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书法而与拍卖结缘
董国强喜欢书法,这是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经济时种下的因缘。当时他满怀强烈的兴趣参加了同学们组织的书法社,但却没想到,由此就走上了一个拍卖行老总的人生道路。
董国强
拍卖现场
董国强的书法爱好,在他1986年离开大学校园后并未放弃,考进北京海关后还依然坚持。他不仅参与了“小刀会”印社的活动,还结交了许多书法界的朋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1991的全国书法展上获得了一等奖,并很快成了“得奖专业户”,以致作为中国书法家的代表,参加了中日邦交20周年时举办的中日代表书法家展。不仅如此,董国强还因此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恢复后的第一批买家。不少朋友在拍卖场上买东西时也请他做顾问,因此他成了活跃人物。有人将其与当时在北京、上海、香港大拍卖场大出风头的“罗伯张”(香港著名藏家张宗宪)相提并论,戏称其为“小拍的罗伯张”。
直接参与第一波拍卖热潮
他还因此结识了北京文物总店的总经理、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的创始人秦公:他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他们成了几天不见互相想念、有好东西首先让对方看的莫逆之交。董国强回忆说:“北京翰海开始拍卖后,我和马未都、易苏昊人等都是翰海不拿工资的义工,大家都是凭着对古代艺术品的热爱。秦公为文物公司从海外买回的一些国宝级的拍品,不少是委托我在现场买的。”董国强认为,这段经历使他熟悉了拍卖环节,也锻炼了他看东西的眼力。
1996年起,北京、上海有了拍卖会,董国强发现其他地区不乏喜爱收藏书画的群体,就抓住商机搞了一个文化公司,在那些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地方如河南、山东、东北等地组织拍卖会,牵线北京翰海等北京的拍卖公司与当地拍卖行合作拍卖,他先后组织了沈阳、鞍山、大连、山东、河南等地的几次拍卖会。由于书法界的朋友和当地领导的支持,拍卖会都很成功,还结识了许多拍卖场上的重要买家。他记得,在沈阳的首次拍卖会上,吸引了4个副省长来剪彩。
匡时开业正赶上拍卖退潮
2002年,因为太太生小孩的原因,他暂离市场做了两年居家男人。直到“非典”后,艺术市场突然火爆,不止一家拍卖公司邀他出山,才触动他认真考虑做拍卖行的可能性。他自认对已有的拍卖公司甚至其核心机密都十分清楚;对国内一些买家的情况也了如指掌;多年来与许多大买家建立了平等的朋友关系。如此,因缘际会,使他在2005年成为新的北京匡时拍卖公司总经理,在2006年春成功举行了首拍。
匡时的开业,正逢一波新拍卖公司开业热,与匡时同一时期开张的还有北京保利、北京诚轩和西泠拍卖等。同时,也正赶上2005年中国拍卖场的新一轮调整。董国强认为,这一轮调整令中国拍卖市场的格局、拍卖公司的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打破了内地拍卖业上海与北京平分秋色的局面,上海地区拍卖业务严重萎缩;拍卖公司开始向服务业转型,更注重公司的形象与品牌的塑造,投入的力度更大。匡时这3年来经受了最初的考验,已经形成了综合性的业务框架:古董和古代书画在国内处在一流水平;近现代书画则一次一个台阶地在进步;当代艺术在专业性上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在2006和2007两年,成交额都位列大陆拍卖行业前五位。
金融危机带来行业洗牌
董国强认为,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越大、持续越久,行业的洗牌就越深入。其结果是市场信息更透明,市场参与者更冷静,市场所面临的问题也更清楚。目前,匡时做事的态度已得到客户的认可,拥有了一批在困难时可以站出来支持的客户。因此,他觉得困难比想象的多,机会也比想象的多。他觉得:“匡时的起步阶段比较顺利,主要原因在于过去很多年内拍卖行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事,大多数拍卖行却还没有做,给了我们乘虚而入的机会。当前的问题,是如何把行业对匡时的认可变成社会的认可;同时,把我董国强个人的品牌逐渐转化为公司品牌。”
“我和人交往的方式,与我的性格、经历有关。我对传统文化有感情,甚至有些痴迷,但又很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喜欢与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朋友打交道,从他们身上吸取我需要的东西。”董国强还强调:“我对网络有依赖:资讯主要来自网络,朋友的沟通也基本上来自网络,许多客户的联系也依靠网络。”确实,拍卖行老总有不少还不会使用电脑,而董国强早在2000年就已经熟练利用电脑。从他的博客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喜欢京剧,曾以票友身份登台,颇有专业水准,又是狂热的体育迷,对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十分敏感。行业里很多人谈到董国强,都不约而同地会说到他的读书之多、读书之杂。“只有读大量的书,才不会成为无趣的人。”董国强如是说。
和董国强交谈,可以明显感受到他的轻松、有趣,也许这正是他能够拥有广泛人脉的原因所在。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