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2008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查律、张雯发言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08-12-06

  查 律(艺术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主题:画之为象——中国画的基本属性及内在规定
 
   画之为象的“象”是我们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词,跟我们现代汉语中的象是不一样的,现代汉语当中的象少了古人的很多意思。首先引用的第一个画论是刘道醇的《胜朝名画评》,

  其中最重要的句子是“资于假,迫于真”,这是说画面上的东西不是原来的东西,而是我们画出来的,但是它最终的目的要“迫于真”,即我们笔下的形象要看上去很真。按照他的思维是“象生意端”,前提是“意”,心中有要表达的欲望,意愿,这个意愿变成了我们脑海当中要形成的意念,最终以“象”的形式体现出来。纸面上的“形”通过笔表现出来,“象”形成的过程是依据人看事物的经验。“形”首先是世界万物的形,然后是画
面上的“形”。用刘道醇的话“极乎神而尽乎微”就是中国画的奥妙。

  第二点,要讲的是“取象”,现在来讲是艺术形象的形成。“一阂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都是动态的。中国画的“取象形器”这个“器”都是动态的,然后才是“见乃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赜”是指深幽难见,“物宜”是物的本质的东西。

  第三点,我就比较简单地以傅抱石作为例子说明中国画的写生问题。傅抱石认为的画画过程应该是游→物→记→写的一个过程。“游”是一个可以全方位观察事物的过程,再把物的东西“写”出来。在这里我们强调中国画的写生必须从画本身的原理——“象”出发,而不是把看到的静止的东西描画下来。

   第四点,我要讲的是中国画既非“再现”亦非“表现”。这两个词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因为西方绘画引入中国之后,在我们观念中认为绘画不是表现就是再现,但是我认为中国画不存在再现或表现的说法,这两种说法是不适合中国画的。

  第五,我要把“应物象形”解释一下,人对待事物是有“感”的,“感”是由我出发到“物”,“应”是物我之间的相映,它不是由我出发的,而是刹那之间进行的。由“感”到“应”才产生“象”。

  张 雯(建筑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言主题:现场、建宅与造园——杭州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设计实践


  在这里强调几个关键词:“宅”、“园”以及“现场性”。我们可以把对宅和园的提炼寄寓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理解。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宅和园是一个整体,它不能割裂开来。这就好比我们不能将紫禁城中的乾清宫单列出来与西方的某个教堂相提并论,它是一个群体建筑,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的一种亲近,他把自然纳入到建筑的整体中来,体现了一种与西方不一样的自然观与建筑观。同时,我们可以认识到宅与园的这种模式可以适应任何一种功能,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这一点从中国传统的民居、寺庙、皇宫等建筑中可窥一斑。这与西方经典的建筑学教育中强调功能与空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基于这样的认识重新架构了我们建筑学的体系。

  对于另外一个关键词“现场性”的强调也有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首先,在中国这样一个大拆大建式的城乡建设状态即将过去的时代背景下,现场包含的内容除了场地的自然条件之外还有大量的人文历史。另外,对现场性的强调也是对传统营造方式的回应,即依势而建、因地制宜等。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这一设计实践与近年来从事的建筑系基础教学实践在总体思路上是一脉相承的。近现代中国建筑学教育以西方经典建筑学教学方法为模板,其作为核心的空间原型与功能参照原型均来自西方。针对这种状况,中国美术学院本土建筑学从类型学角度出发将中国传统营造原理分为两类,即“宅间”与“造园”。宅间与建构相关联,宅与院两者构成的类型原型几乎可以适应任何功能,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造园与人文地理相关联,人造物与自然物的构型体系形成了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智性基础。以上两者共同构成本土实验建筑教学的基本框架。

相关链接:
薛墨、胡俊发言
蔡涛、闻松发言
童雁汝南、韩绪发言

【编辑:姚丹】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