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没有创造力,他们只会仿造?不对。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央王国出现了新一代的年轻时装设计师、建筑师、广告设计师以及互联网和媒体企业家,他们的创新将对西方带来挑战。
被问及中国人是否具有创意时,贾伟哈哈大笑。“我们不像20年以前那样生活了。”这位北京洛可可设计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监说,“中国这些年经济和社会经历了巨大发展,创造力的自由空间也变得大多了。”他本人就是活生生的证明:靠手机和医疗设备设计,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贾伟属于中国迅速壮大的年轻创造家阶层的一员,这些主要生活在城市的群体凭借非常规理念和新颖经营模式,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中国今后的繁荣将不仅靠生产T恤、鞋子和手机,而且也靠创意和科技产业。 没错,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以盗版和假冒之国著称于世。“但如何你回头看看历史,就会发现中国人一直非常有创造力。”贾伟说。曾几何时,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和德国魏玛,单是“中国”这个词就能唤起无限遐想。欧洲探险者和传教士从那个陌生王国发回的游记,看起来仿佛奇幻小说。
1712年,身在中国“瓷器之都”江西景德镇的耶稣会神父昂特雷科莱(Père Franois Xavier d"Entrecolles,中文名殷弘绪),将瓷器的具体做法写成书信寄回家。很快,欧洲出现了第一家试图仿造中国手工艺的工厂。可以说,工业间谍和产品仿造从一开始就影响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商贸——只是欧洲人才是始作俑者。
那今天呢?当30年前邓小平开放中国封闭的经济时,辉煌早已过去。而现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少中国公司跻身世界顶尖行列,但创造力毫无呈现。中国过去几十年来没有一样发明征服世界。今天,尽管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和日本索尼公司的PlayStation游戏机、MP3播放器以及卫星导航仪是在中国生产的,但发明者却是在欧洲、美国或日本。
但这种状况很快要被改变。谁如果还认为,中国只会生产廉价货和复制西方的理念,那他就错过了全球经济的下一个大趋势:中国崛起为世界的创新中心。中国越融入世界经济,它与其他国家的商品、服务和理念的交流就越频繁,这个国家就对激发创新的新趋势以及非常规思想越开放。
在中国,研发中心数量的增长比世界任何国家都快,其中外国公司占很大比重。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字,截至去年底跨国公司已在华设立1160个研发中心。
尤其是在北京和上海,那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创意人才。建筑繁荣吸引了建筑师;设计师为了降低成本和接近生产基地也来到那里;摄影师乐于在那里发现新的题材;作家则喜欢那里激动人心的主题。 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创意阶层的潜力,支持新创意空间的出现。许多旧工厂区因而成为艺术家和创新者的聚居地。与此同时,中国也认识到其教育体系的弊端,并进行改革,学校被要求培养学生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中国对新技术更开放。在务实的中国,不像许多西方国家一样存在一些政治、伦理或宗教障碍,从而有利于核能、基因技术以及干细胞研究等科研领域。
谁想知道中国如何发展为一个创意之国,只需看看日本的历史就知道。中国大城市的许多年轻新贵把日本视为榜样,不仅因为日本在时尚、设计、建筑以及流行文化上引领全球——更不用说汽车和娱乐电子产品领域了,更是因为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没有丢弃其文化和传统。
其实,中国向世界创意和创新大国的崛起历程早已开始了。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