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柯为展览设计制作的效果图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在近5年这一轮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期中,随着各种类型的艺术展览的大量涌现,中国艺术展览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动了内地艺术博览会在展览呈现方式上出现的新面貌。
堪与外国美术馆的大型展览比肩的艺术展览时或可见,还出现了被誉为“亚洲最高规格的艺术博览会”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当代”,ShContemporary),带动了内地艺术博览会在展览呈现方式上出现了新面貌。而近两年在举办的上海电子艺术节,更是成为新媒体艺术集中展示的平台。全新的展览呈现方式,对展览设计与搭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孕育了新的商机。本刊的“专题”就展览呈现方式的巨变所引发的商机,推出艺术“生产链”大调查之三。
展览空间经过精心设计
美术馆与画廊重视展览呈现方式,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正如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所指出的,这与美术馆的转型有关。公立美术馆开始突破展览馆的体制约束,在高密度的展览中有意识地做一些展览空间经过精心设计的重点展览。上海美术馆就做了许多尝试,除了上海双年展外,还举办了一些著名的艺术家个展或联展,如2007年末举办的王怀庆个展,不仅展览场地的展墙重新做过,展墙的色彩也作了调整,地上还铺上了草编地毯,使整个展览空间与作品的空间造型特点与色调相协调。这就是展览空间进行专业设计的结果,由来自法国的专家美柯女士设计。
与此同时,随着新一代画廊如上海沪申画廊、北京U空间等的出现,画廊的艺术展览也呈现了新面貌。每次展览都会因作品的不同而改动展墙,改变灯光设置,控制观众参观展览时的节奏,让观众进了展场以后全神贯注于展览所呈现的艺术作品。这些都给中国的画廊业带来了全新的课题:画廊必须有自己的展览设计与布展能力。
“上海当代”引领艺博会潮流
以上海艺博会为首,内地的艺术博览会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近年来也迅速转型。与美术馆、画廊的那些千差万别的艺术展览不同,艺术博览会的展览空间要求比较简单,其展览空间的整体设计主要表现为确定展位,主办方的任务是提供展板、分配展览空间,组织人员统一完成展览空间的搭建。以”上海当代“为例,其所在的上海展览中心,展厅是两翼展开的长长的回廊式建筑,决定了其独特的展位和参观线路的设计。
尽管如此,“上海当代”的首次亮相还是与众不同,全部采用了3.5米高的展板,在大厅里的展板更是高达4米。这一方面是因为上海展览中心的建筑空间比较高,同时也因为主办方试图达到外国美术馆、画廊的展览选准。据业内人士介绍,这是全新的高度,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在展览空间方面确立了新标准。今年的上海艺博会,随之在展览空间上也作了大幅改革,其中的一楼展馆采用新的展览布局,展览空间呈现新面貌。
博览会展览搭建孕育商机
由于博览会展览空间统一搭建,还往往要根据参展画廊的要求做适当的调整,如加展墙、加灯、设立暗室(便于播放影像作品)甚至储存空间等,其工程量大,时间要求高,展览的搭建必须选择专业公司。此外,与上海艺博会由参展画廊自己送展品进场布展不同,”上海当代“经由海关进口的艺术品数量很大,装置、雕塑与影像作品的比重较大,展览场地对物流有特殊的要求,要求参展作品由其指定的物流公司统一送进展场。
在这两年新出现的特殊展览——上海电子艺术节上,新媒体艺术声色俱厉,需要大量专用播放设备与现场的技术控制,对类似的展览空间(视觉)效果的设计和搭建,专业要求就更高。在记者的采访中,从画廊美术馆,到艺博会、电子艺术节,虽然具体的形式不同,但显示了艺术展览在多元创新观念的引领下不断探索新媒介、新技术,孕育了全新的商机。更有趣的是,艺术展览形成的展览呈现方式,日益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日常的社会活动、商业活动相结合,为提供相关的专业设计、搭建与集成服务的专业公司,开辟了广阔的产业前景。
【编辑:叶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