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何为动漫美学(Animamix)?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08-12-19

  2004年陆蓉之在台北当代艺术馆策划的《虚拟的爱》大展,当时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系统,一直到2006年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虚拟的爱》画册里,才正式提出动漫美学(Animamix)的概念,企图形成一个诠释当代艺术的理论系统。

  动漫美学的英文翻译是陆蓉之的自创新字,Animamix (Animation+Comics)用以描述21世纪新美学,相对抽象美学之于20世纪。

  动漫美学指的是受到动漫文化影响后所产生的审美倾向、品味,而不是指动画、漫画的本身。

  动漫美学像上一世纪的抽象美学一样,会被应用在各种设计、建筑、工艺品、艺术创作等各方面,包括服饰与妆容,整体影响到生活美学的方方面面。

  动漫美学在中国的发展,21世纪初期才形成气候。然而,黄一瀚在1992年便已经提出“卡通一代”的观点,并且将之定义为:比中国新生代(50年代末-60年代末出生)要晚出生一代的创作者,他们是和中国电视时代、卡通大众流行文化与商品经济同时成长的一代。这一些由黄一瀚所引导的“卡通一代”,成员多半出生于1970年代,他们是成长于卡通文化的影响下,主要关注都市青年的生活,被称为“卡通一代”的年轻艺术家、作家、诗人、音乐家,当时经常聚会在广州美术学院。

  在动谩美学渭为风潮的今天,黄一瀚不但已经成为了动漫美学的先知先觉者,而且他在水墨媒材领域中,发展出他独有的卡通化风格,应该已是一代宗师的地位,却因为长年居住在南方广州地区,未能获得充分的关注,日后随着动谩美学发展的势头,必然会受到各方的推崇。这次展出能够有幸邀请到两件黄一瀚的大作,揭开林大画廊在北京798重新开幕的大展《动谩美学百相》的序幕,极具历史性的意义。

  动漫美学被陆蓉之在2006年归纳出动谩美学的四种主要特征:首先是大众流行文化存在的大量多样化的动漫美学形式的形像,都围绕着对青春的崇拜。追求理想化的青春美,不仅是动画、卡通、漫画里虚拟角色塑造的问题,这种对青春的崇拜,成为当今人们追求实现人工理想美的主要心理因素。

  动漫美学的第二点特征就是那些充满了奇异和多变化的叙事文本,赋予图像一种强烈的叙述性,使得图像本身成为了表达的视觉语言,发展成超越文字语言的图式语言系统,在21世纪数字化的环境里,语言叙述的进行和转换,变得更为多元、有趣。

  动漫美学所反映的第三点特征,是由电子媒体带来充满空间的彩光,形成一种极为新颖的彩光艺术的视觉经验。动漫美学的第四点特征,是一种动用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跨领域互动协作所形成「异类合成(heterogeneity)」的新美学,而且,由衍生出的产品种类之丰富,数量之庞大,涵盖到民生用品、衣食住行,几乎无所不包。所以,动漫美学艺术产业的产值,不仅在于艺术作品的本身,而是一个时代文化力量相加或相乘的总体。

  这次由我们四位策展人陆蓉之,柳淳风,黄芸和李乐共同邀请超过一百位艺术家,二百余件的作品。这些看似极为年轻化的视觉表现,其实和创作者的年龄未必一定攸关。漫画和动画,经历百年风起云涌的发展,已经内化为新世纪人类认知与沟通的图式语言系统,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语言,看图便能识意,适用于所有年龄层,形成深刻的美学课题,绝对无法单纯地以出生年份来划分世代。动漫美学的审美情趣,来自于多元化的信息社会,艺术呈现出千姿百态,各种图式化的景象,所以不太容易在这一类的艺术作品里面,看到明确的政治指向或统一的风格。

  动漫美学的艺术家,创作像是在大海中冲浪,随著时代的波涛起起伏伏,无法掌握固定的位置和方向,体会不同既往以陆地为经验的生存感觉。这种超现实的虚拟真实和陌生感,具有令人惊异的文本想象力和图式创造力,而艺术家正是在这种惊涛骇浪之刺激当中,找到了表达和飘离自我的出口。虽然动谩美学一系的创作者,受到流行文化和网络通信的巨大影响,但是他们彼此之间相对独立的创作题材,各有各的关注层面,动漫美学的艺术家们很难形成某种一致的艺术风格或流派。

  这种异类合成的时代风尚,像万花筒一般,令人满眼缤纷,视觉感受到极度饱满的精神状态,却更有利于新世纪发展出比较符合个性化的生活美学。此次展出,故意突破传统白盒子的展览空间,以万花筒的意象作为布展的主视觉效果,特地邀请超过一百位的动漫美学艺术家,以高密度的布局,展开超越艺术的艺术,超越时间的时间,在空间之外的空间,来描述超越人生的生命,是一种记录我们在虚拟实境中,所创造第三人生的艺术,也是在电子媒体和数字世界里冲浪所感应到的第四维空间。

【编辑:姚丹】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