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机不期而至,使得2008年艺术品拍卖充满了变数。以往人们在盘点一年艺术品拍卖时,总是从成交价高的拍品入手,希望从这些成交中寻找投资机会。但是从2008年的情况来看,这种分析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三大动向值得关注。
天价拍品:只赚眼球不赚钱
在每年的艺术品拍卖会之后,人们总喜欢将拍品价格进行排序,排在前面的就认为是有价值的,但忽视了与以往同类拍品的比较。从2008年的情况来看,许多天价拍品只赚眼球不赚钱。
在2008年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1号》以2306万港元成交,在众多当代艺术拍品纷纷流拍的时候,这个价格无疑可以称为天价了,但是与春拍同样级别,以4736.45万港元成交的《血缘:大家庭1号》相比,就可以显示出市场的投资风险在加大。
在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一对Piguet&Meylan制作的石榴形怀表,由英国皇室赠送中国乾隆皇帝之御品,估价120万到200万港元,成交价达到了290万港元。但是如果查询一下拍卖记录,就可以看到在2005年的春季拍卖会中,佳士得以303.2万港元的成交价卖出此怀表,时隔3年半,不仅没有赚钱,反而亏钱甩卖,如果算上佣金,投资损失就更大了。因此,在市场狂热时,高价收藏品投资的风险较大。
古代书画:不适合普通藏家
在2008年春拍中,中国嘉德古代书画专场佳绩频出,两件精品成交价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其中恽寿平的《载鹤图》以3696万元人民币的成绩拔得全场头筹,朱耷的《瓶菊图》经过场内外买家反复争夺最终以3136万元人民币成交。这无疑使一些投资者觉得古代书画无疑可以成为金融危机的"避风港",但是在秋拍中,我们却可以看到这种判断并不准确。
今年秋拍,香港佳士得推出的一些高价位拍品,如仇英的《采莲图》等,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交。一位参与拍卖的藏家表示,其在佳士得购得7件古代书画精品,差不多都比自己的心理价位要低1/3。在中国嘉德秋拍中,最高价的两件拍品--王鉴的《仿古山水》册及董其昌的《行书龙神感应记》手卷也无人问津。
有关专家表示,古代书画的收藏和投资需要一定的底蕴,虽然拍卖市场上不乏千万元高价成交的作品,但流拍也非常多,特别是2007年仇英的《赤壁图》拍出了7952万元之后,并不像许多投资者理解的那样,拉动仇英作品的拍卖价格,反而使得其一些普通作品流拍,《采莲图》就是最好的例证,这对普通藏家有警示作用。
专场拍卖:并非件件都是宝
在2008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许多专场拍卖火爆的程度,让投资者一度遗忘了目前的金融危机。像上海工美秋拍中推出的唐云"大石斋藏品"专场,329件拍品成交328件,总成交金额1422.2656万元,是近几个月来上海艺术品拍卖最为成功的一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许多专场拍卖也出现了罕见的流拍。
香港佳士得今年秋拍特别推出了"大雅珍宝"专场拍卖,汇聚了众多慈禧时期的艺术珍品,但最终结果难以令人满意,特别是此前拍卖行力推的清朝慈禧发簪无人问津。北京华辰拍卖行推出的"积翠园"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上,几件起拍价超过千万元的重要作品全部流拍。这提醒广大投资者,专场拍卖会上并非件件都是宝,还是需要仔细甄别。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