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让文博站在世博舞台的中央”(图)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顾维华 2009-02-04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

  城市文化论坛之一

  当人们把目光投向2010年,世博会给中国、给上海带来的什么样的惊喜与变化呢?2009年被世博会组织者称为“冲刺之年”,世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城市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从今天起,早报将在文化版定期推出上海文化部门、艺术机构负责人以及专家访谈,就世博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与关联展开研讨,也欢迎读者就此参与讨论。

  

  世博会园区内保留下来的江南造船厂老建筑

  

  上海博物馆外景

  

  保留下来的世博园区老建筑

  

  上博藏青铜器

  

  记录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

  “完全可以相信,2010年世博会开幕时,上海的各类博物馆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将与国际大城市的地位更为相称,上海文博将被历史性地推到世博的舞台中央,而‘去看博物馆’将成为上海世博会之旅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市文广局党委书记、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日前就世博与文博的话题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

  同时兼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和总策划师的陈燮君还具体负责世博会两大展馆——世博会博物馆与城市文明馆的筹建工作,他认为,文博于世博,不仅仅是关联,而且是直接的推动力。

  

  

  世博会博物馆 | 一个展示研究世博的平台

  东方早报:从历史上看,世博会与博物馆的联系密不可分,这次我们上海博物馆在世博会的活动中有什么具体工作与设想?

  陈燮君:上海的博物馆已有106座。博物馆和世博的关系十分密切。从世博会申办成功之日起,上海的博物馆其实就在世博舞台的中央。

  世博会中由上海博物馆负责牵头两个馆的筹建,一个是世博会博物馆,一个是城市文明馆。世博会博物馆是首次推出,国际展览局(BIE)指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设世博历史上首家世博会博物馆,以承载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以及成为世博会的研究中心,BIE希望把这一功能加以体现。我们已经准备了三年,2008年12月19日我刚从欧洲回来,我们访问了法国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奥塞博物馆、罗丹博物馆,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索菲亚艺术中心,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V&A博物馆、伦敦国家画廊、泰特美术馆等,借展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我们在法国时,国际博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对我们的筹展方案评价较高。

  世博会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文化活动。就世博会的文化内涵而言,包括两个层面: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它们以不同方式体现在衣食住行等城市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展示于历届世博会上。世博会博物馆的历史可以从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说起,此后,世博与文博一直有天然的联系。比如V&A博物馆之于伦敦世博会,法国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之于巴黎世博会……V&A博物馆本身就是第一届世博会的产物之一。

  东方早报:这些与世博会相关的博物馆向世博会博物馆借展情况怎么样?

  陈燮君:他们都表达了向世博会博物馆商借文物的文化热情:V&A博物馆将会借出对世博会最初50年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此外,美国、日本、法国等与世博会相关的博物馆也会借出一些文物。世博会博物馆除了序厅外,有三大展厅,一是全面反映世博会历史的展厅,这一块将作为研究世博会的一个平台;二是历届世博会喜闻乐见、可以打动人的一些展品;第三就是运筹厅,包括申办与申办成功后如何推进世博会的进展。

  城市文明馆 | 老建筑撑起城市文明史

  东方早报:上博对城市文明馆的构想怎样?

  陈燮君:城市文明馆是五大主题馆之一。五大主题馆分别主要演绎五大副主题:城市生命、城市人、城市星空(生态环境)、城市足迹、城市梦想。城市文明馆即城市足迹馆,除了序厅外,第一厅是城市起源厅,反映人类城市从无到有,从最初的小广场概念、神权、王权和宗教生活的发生,通过城市场景的营造,反映大城市崛起的主要元素;第二厅是从神权王权走到以人为本,也就是城市具有人文追求,城市有了微笑,这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第三厅是工业文明出现后的城市,如大工业系统的出现,既促进城市走向现代,又遏制了多元的文化。

  长江文明、运河文明都是我们在其中展示的对象——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很多应水而生、应水而长的城市,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都与水密切相关,在展厅中将进行全景式的展示。我们也反复提醒自己,这毕竟是主题馆,不一定要求其博大精深,关键要支撑得起城市文明的发展史,始终抓住城市发展的历史和足迹,要积极反映城市成长中的智慧。

  东方早报:两大展馆是重新建筑还是利用老的建筑?

  陈燮君:根据规划,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约有2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将得以保留、保护,超过40万平方米的原有工业建筑,将被保护性改造、置换。上海世博会有望创下世博会有史以来的“历史建筑保护面积之最”。其中5000平方米的世博会博物馆与2万平方米的城市文明馆都在原江南造船厂内,其规划建设都是利用这些老建筑。

  国际博协大会 | 助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

  东方早报:世博会之后上海将迎来国际博协(ICOM)第22届代表大会,这对上海文博事业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陈燮君:上海文博业要抓住2010年世博会的机遇,将在2010年11月举办的国际博协第22届代表大会是我国首次举办这一国际博物馆界的盛会。这是中国博物馆业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对于提升中国文博业的影响、与国际博协“零距离”地接触和深层次地交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的理念、新的实践以及对发展中问题的新的思考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这一盛典将助推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博物馆协会共有30个专业委员会,包括美术、建筑等,为了推进对接,中国已经建立了16个专业委员会,最直接的意义,将使中国博物馆事业与国际对接的时间大大提前——中国文化文博事业必须要走出去。

  东方早报:世博会与国际博协大会一前一后,在资源有效整合和配置使用上有什么考虑?

  陈燮君:国际博协第22届代表大会是要举全国文博之力来办的。世博会与国际博协大会的有机衔接和互动,必将形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使用,取得互相促进的良好效应。依据世界各举办国的有益经验,历届世博会的场馆在会后很多都被改建成各类博物馆等。目前对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已有很好的思考和规划,在筹备国际博协大会期间,将邀请大批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代表参会,对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后续利用可提供具有建设性的专家咨询。世博会期间,除了各种展示外,高层次的国际经济、文化论坛也是重要内容。

  文博世博互动 | 形成文化合力

  东方早报:具体到上海文博界,您怎么看待整个上海文博业与世博的互动与相融?

  陈燮君:文博于世博,不仅仅是关联,而且是直接的推动力,上海文化文博事业将对上海世博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上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举凡历史文化、教育文化、艺术文化、革命文化等等,种类繁多。除了距今约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以及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3700年前的马桥文化,还有广富林文化、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等;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上海除了水、电、煤等老工业遗址,还有江南造船厂等丰富的工业文明遗产资源。此外,上海还有大量的革命文化遗存、名人故居,如中共一大会址、宋庆龄故居等,另外,还有大量历史风貌区和老建筑等,对于这些文化遗产,上海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方式。上海这几年又把工业文明遗产保护作为重要关注点。

  我们文博工作者通过全面整合文化遗产,进行“世博”与“文博”的互动思考,对承办成功、难忘、精彩的世博会将形成文化合力。奥运与世博是两大盛典,奥运已经成功之先,世博的筹备活动有动力也有压力。我们的想法就是鼓实劲、办实事,把各筹备工作考虑得更全面,在“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意义上扎实推进世博,可以说,2009年对世博的筹备来说就是冲刺之年。

【编辑:姚丹】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