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江都一名叫杭从明的收藏家花120万元购得一件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真迹”《前出师表》四条屏,一时在扬州收藏界引起不小的震动。因岳飞作品真迹是否存世还有争议,就连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也一时难辨真伪,但令杭从明“底气”大增的是,经中国历史博物馆专家权威鉴定,该藏品纸张产自宋代。
老汉房梁上发现“岳飞手迹”
今年47岁的杭从明,已有近20年的收藏经历,家中藏有明清及现代名人字画数百幅,经专家鉴定为真品的古代官窑瓷器也有十多件。而此次收藏的“岳飞手迹”,在其所有藏品中最具传奇经历。
史料记载,宋代名将岳飞擅长行草,从留下来的《满江红》、《还我河山》等作品看,其书法雄浑峻拔,气势磅礴,武将气概体现得淋漓尽致。昨天杭先生从保险柜中将4幅卷着的纸条屏拿出,小心翼翼地舒展打开。据其介绍,全套藏品分四屏,每屏规格135×37厘米,条屏棉麻纸质地,很是斑驳,显暗灰色。内容为诸葛亮《前出师表》的内容:“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记者注意到,在藏品首屏“臣本布衣”草书右侧,两枚方印依稀可见,一枚“明昌御览”,一枚“内府之宝”,均为篆体;在四屏文尾,留有“岳飞”署名及“绍兴戊午秋月望前”等字样,并盖“岳飞”印章,但已模糊不清。
杭从明告诉记者,获得这幅藏品主要得益于他的“中国大收藏家”网站。贵州黔南地区贵定县一位张姓的73岁老教师去年在网上和自己结识后,想把祖传的一幅岳飞字画让自己辨别真伪。去年5月,杭从明两赴贵州,拜会了张老先生。对方告诉他,2006年年底,他在打扫祖屋时,在房梁上发现一个落满灰尘的皮囊,取下来打开一看,竟是一套四屏发黄的岳飞《前出师表》!
谈判了半年花百万买下
去年两赴贵州后,杭从明与张老成了挚友,电话每周必通,每次又必然要对“岳飞”探讨一番。去年6月份,他们相约一起带上字画,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请专家鉴定。
在北京前后呆了十多天,他们请教了故宫博物院六位字画专家,对方以岳飞是否有真迹留存于世还存在争议为由没有贸然作出判断,但他们建议杭从明带字画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先进行纸张甄别。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专家对字画的棉麻纸张进行了碳化测定,初步确认该纸张产自宋代。至于是否为岳飞真迹,专家也无法确定。昨日江都市博物馆夏根林馆长表示,通常情况下,只要纸张确认为宋代,那么是岳飞真迹的可能性就相当大了,现在鉴定界也有从纸张的风化程度来确认是否真迹的先例。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眼下市场上即使是五尺的清代空白纸张,价值也达数千元,更何况宋代的纸张了。
回到扬州后,杭从明又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得知全国各地武侯祠和岳飞纪念馆都有《出师表》石刻,南阳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杭州岳飞纪念馆,都嵌有岳飞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他通过长时间考察揣摩,基本确认张老的岳飞《前出师表》字体与石刻草书大致相同。从此以后,收藏这幅字成了老杭的一大心事。而即使在没有确认真迹的情况下,张老先生也始终不肯出手,经过半年的艰苦谈判,杭从明的诚心最终打动了张老,今年春节前,老杭筹资120万元,终于如愿以偿。
如属真迹将是国宝级文物
《前出师表》是诸葛亮于公元227年率军北伐前,给蜀国皇帝刘禅的一份奏章。文中表示受先主刘备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一定要为 “兴复汉室”竭忠尽智,至死不渝。岳飞《前出师表》作于何时?有资料表明了岳飞书写《出师表》的原由,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八月,攻打金兵的岳飞路过南阳,谒武侯祠。岳飞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记者在杭从明的藏品中也看到“绍兴戊午秋月望前”等字样。
采访中也有学者表示,岳飞书写《出师表》原由,源于后人的传说,史籍也无岳飞来南阳武侯祠题词的记载。所以说,这幅岳飞手迹是否是真迹值得推敲,单凭纸张也无从确认,也不排除仿品嫌疑。
杭先生花重金收购的《前出师表》条屏到底是真是假,扬州收藏界和市民讨论热烈。有人认为,根据天津古籍出版社编著的《岳飞书前后出师表》一书,里面是刻石《出师表》文字。杭先生的藏品与刻石文字字体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少地方存在不同点。有了这些差别,恰恰可能是真的。因为如果根据刻石文字仿制的话,仿制出来应该完全一样,不会出现许多不同之处。刻石是根据手迹凿刻的,有不同点反而比较“靠谱”。但也有人觉得,宋代到现在,印章应该很深很清晰,但藏品上印章看起来比较模糊,有造假的可能。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