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横滨三年展——《时间的裂缝》”日前落幕,这是日本目前最大规模的国际当代艺术展。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展总是热衷于对当代社会或政治形态的言说或批评,本届展览基于“时间”的视点,将历史传承与当代艺术景观融为一体,“回顾与反思”成为潜在的主题,从日本参展艺术家的组成到展示思路均再现了战后现代美术的进程,体现出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影响。
众所周知,日本是最早也最全面地接受西方文明的亚洲国家。但是,日本从明治维新至今的现代化过程也充满争议,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潮水般涌入的美国文化,日本美术界对“全盘西化”的反思从来就没有停止过。1954年成立的“具体美术协会”是战后最早出现的前卫美术团体,在接受欧美思潮的同时,大胆探索具有日本文化特征及反映民族性格的表现形式,在日本现代美术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面临战后复兴的转型期,现代美术的特点表现为众多前卫艺术团体的组成,以及各种激进的行为、偶发和概念艺术的探索和尝试,在日本现代美术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日本现代美术的主要倾向是对西方现代艺术样式、尤其是不断翻新的所谓“前卫美术”提出质疑,表现为探究物质、物体和知觉、视觉的关系,以对物质的纯粹状态与身体的关系的探究,印证东方式的以及日本式的艺术观和存在论。当时出现的“物派”作为最具日本文化特征的现代美术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现代美术在经历了60年代的政治性和70年代的观念性之后,对个人状态和身体感觉的探究开始引发艺术家的关注,体现出日本人特有的生命意识和自然观;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国民心态普遍产生幻灭的危机感。但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日本社会表层依然维持着消费型文化的现象。重新认识和评介在新的社会关系中美术的存在方式,成为日本新生代艺术家的课题。
日本当代艺术更多地体现出对东方文明基点问题的关心以及对日本民族深层心理因素的发掘,具体而言就是对物质和生命形态的关注。既不是欧美潮流的简单重复,也不是传统风格的消极回归,而是以自己的哲学立场为基础、赋予舶来品以新的意义。对于日本艺术家来说,所谓的标准或中心永远是相对的,照搬西方概念没有出路。当人们以更高的标准和态度对待艺术时,本民族的历史连续性和文脉继承性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只有民族性才是最终影响自身和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正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浮世绘版画为代表的日本民族美术样式对西方美术的现代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美术史学上被称为“日本主义”。
进入21世纪以来,纯艺术和大众文化、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界定日趋模糊,通俗文化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美术观念,商业流行文化和时尚消费文化越来越从“亚文化”形态变为主流文化形态。日本的新生代艺术家已从背负单一的民族责任而变得更具有世界性,从活跃在国际舞台的“可爱文化”艺术家身上可以看到,消费文化的潮流导致具有日本风格的新波普艺术在国际上得以流通。作为日本经典文化象征的浮世绘和歌舞伎等传统符号已经被卡通形象所取代,以漫画、动画和电子游戏等为代表的卡通文化不仅成为影响全球消费市场的重要亚文化产品,更反映在以其为蓝本的大量当代艺术作品中,进而彰显出明确的日本身份。欧洲的评论家也从中看到了日本式的“可爱文化”在商业化的推动下向全世界进一步扩张的势头,而将其称之为“新日本主义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届三年展上,“可爱文化”的艺术家无一入选。展览期间,笔者在横滨采访了总策展人水泽勉先生,他认为“历史的问题必须不断地引起重视,这并不意味着复古或是倒退。艺术不是单纯的娱乐产业,我们要防止艺术泡沫,在面对当代艺术表面热闹的景象时需要安静与思考,民族文化的本质才是推进当代艺术的真正动力”。
【编辑:范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