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决定未来
Future Decide on confidence
不平凡的2008终于成为过去。
虽然金融危机以一个固定的词汇深入到了艺术行业的各个角落并且还在蔓延,虽然2008年的秋季拍卖中,不少拍卖公司的总成交额以超过50\%的幅度缩水,也虽然美国艺术市场中的产业公司股价全部跌破原价的1/5……但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中斑斓的烟花却让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制造的旋风刮遍世界,地震救助中各界艺术家强有力的支持也为艺术慈善带来更大的影响力,跨界的时尚和当代艺术的联姻在2008比比皆是,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三大国有馆相继向普通观众推出了更多更好更学术更普及的当代艺术展览。2008,虽然多灾但还是精彩。
再一次盘点“2008权力榜——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100人”,范围依然涉及艺术家、美术馆馆长、艺术批评家、艺术策展人、画廊、艺术博览会、拍卖行、收藏家、收藏机构等,依然涵盖当下艺术圈中的各种参与角色。跟2007年相比,艺术家的比重进一步得到张扬,从2007年的33\%上升至2008年的37\%,画廊业从2007年的19\%上升至20\%,收藏家和经纪人的比例也从5\%拉升至7\%。批评家和策展人、美术馆、艺博会和拍卖行的比重与2007年基本持平或者稍有下降。
2007年权力榜单中,我们在《谁是决定力》一文里说过,榜单排名虽然无法囊括现实的所有,然而这些结论无疑仍会有助于我们对现状乃至未来的把握。在这里,我们依旧强调这样的判断。
在最近英国《独立报》公布的 “2008全世界最好卖”的当代艺术家名单上,张晓刚、曾梵志分别排名第5和第6,另外入榜的还有王广义、岳敏君、刘小东,均跻身前十名。2008年,这些创造艺术市场神话的艺术家们纷纷和国际航母画廊高调签约,全球各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展览和个展仍然处于现在进行时中。事实上,这表明了在中国艺术家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控制力,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艺术市场的主角,他们越来越国际化也越来越具有了明星般的光环。而体制对诸如蔡国强、徐冰等人的重用,从另一个意义上为中国某段当代艺术的历史划上了休止符。
2008年,中国的收藏家或者收藏机构在艺术市场上的影响力也呈现出急剧拉升的态势。虽然新闻界拿着关于“天价做局”或 “中国是否有真正的收藏家”的说法来质疑这个市场,然而中国以占全球拍卖市场7.3\%的份额而跃居全球第三亦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新一代收藏家们的关注点已经从单纯的中国艺术品迈向东南亚甚至西方艺术品。
批评家和策展人在2008年相对活跃,围绕着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诸多活动而延伸的展览、以及更多新的艺术空间的运作使得他们有更多舞台得以表现。
对以资金流动为生存命脉的投资行业而言,“金融”业的任何细雨微风都有可能演变成投资领域的噩梦。中国艺术品市场受益于15年来稳定的经济大环境,使得投资者大多收益颇丰。而此次经济危机在重创全球经济的同时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的走向。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一直演变到莱曼兄弟等一批金融机构的倒闭,2008年或许是很多拍卖行业和画廊、经纪人以及艺术博览会的噩梦。经济危机打乱了原有的商品价值体系,这使得许多以前看似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各个拍卖行适时调整了战略结构,纷纷降低现当代艺术品的份额,而更多着眼于古代和经典艺术。这恐怕也是我们这个榜单中以拍卖行为代表的市场部分所占百分比下降的最直接原因。
艺术市场中,还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博览会。目前中国的艺术博览会以艺术北京、上海当代和CIGE三大博览会为胜出,究其原因,它们都各有偏重,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与品牌的开放式联合从根本上拉低了成本而进一步强调质量,这应该也是他们各自为阵的支撑点。但是在未来几年的经济萎缩中,是否还能像这两年那样顺畅联手并得以发展应该还要以观后效。
2008年中国画廊业不可避免的成为资本的博弈场,佩斯等国际画廊顺利落地并摘取胜利果实。 但是与此同时,下半年越来越多的画廊开始面临倒闭。在短暂的张扬过后,冬天已经来临。
进入金融危机的时代,如何最小化规避这个时期的影响、或是如何在此时寻找新的生存机会和商机,怎样在危机带来的大洗牌中坚守并崭露头角,都是目前最需要的新思路。
金融危机带来高端流通行业的萎缩,而艺术品恰恰属于高端商品。对于一些资金流顺畅、充裕的投资者而言,原有价值体系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难得一遇的商机,像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日前就以低于拍卖评估价的价格买进了Pino Pascali和Carl Andre的作品,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大家都在谈论当代艺术崩盘之说,但是放眼各个投资领域,还有独善其身的么?我们常常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无论何时何地,信心依然决定你的未来!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