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经受凄风苦雨的遭遇,时常表现为该国文化的象征遭到历史性的摧毁。近日听闻,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关闭近6年后重新开放。某媒体在报道时,使用的标题为“巨浪之后巴格达依然平静”,令闻者一下子嗅出,这个文化问题中涵盖的别样味道。
报道描述说,带着新鲜油漆味的博物馆,开辟了一个展厅,专门展出在美伊战争中被掠去后又被归还的艺术品。紧接着又写道,经过战争洗礼,数以千计的、远古文明的艺术品,目前仍然不知所终。
这是一种文化深受内忧外患困扰的“平静”。有统计显示,美伊战争爆发后,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惨遭洗劫,被劫文物约15000件,被毁文物约25000件。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声明,全力追索流失文物,但大部分被劫文物,仍在国际专业文物盗窃集团或临时起意的抢劫者手中。如此情景,中国人十分熟悉。最近受到热烈关注的圆明园被劫文物,场面有几分相似,而数字更加惊人:圆明园流失文物146万件,目前归还的仅有3000件。
事实上,2003年至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伊拉克文物流向的讨论,从未停止。然而,从伊拉克流失的苏美尔楔形文字,现在只要登陆eBay就可以买到。或许,某些来自尼尼微遗址的文物,将来会现身欧美的拍卖会,像本周付拍的圆明园兽首一样,以高价被拍卖,被不合理地合法化。
面对追索流失文物的问题,理论不过只剩下自我教育的份儿。有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国内学者指出,文物从原生地流失海外,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战争,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华时期,受过相关“教育”的日本士兵,将中国文物集中起来,用轮船运往日本,其中一些文物后来陆续出现在国际文物市场上;二是欧美探险家所谓的“探险活动”,比如英法探险家发掘了两河流域大量遗址,并将大批发掘的文物运回欧洲,现存于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德国柏林古代博物馆等地。又如英俄探险家,深入中国敦煌,掘走大量文物。
如今,站在文化道德的废墟上的,不只是中国和伊拉克,埃及、希腊等国也在为战争遗留的文化问题感到困扰。其实,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学界普遍共识:一件文物,单独拿在手里,可能很值钱,但丧失了基本研究价值。因为它必须在原生地,配合特定环境和其他文物一起,才能反映出某一时代、某一地域的文化特征。况且,凌驾于文物之上的,还有全人类的文化道德。
假如,一个战争遗留的文化问题,能够不像“巨浪之后巴格达依然平静”那样,附带泛政治色彩,也不被盲目地标榜为民族主义。或许可以期待,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相关国际性法律机构,倡导重建文化道德的公约。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