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勃勃的艺术品市场危机四伏,窘况可谓前所未有:有人持币观望,等待奇迹出现;有人悲观失望,发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即将崩盘”之悲叹;有人抱着“现金为王”的心态,忍痛把挚爱的藏品廉价抛向市场……这些现象都很正常,因为在奢侈品与生存之间,人们的选择向来都是明智的。
面对发展中的压力,2009年的艺术市场究竟路在何方?是否真的要崩盘?中正平和、理性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会让懵懵懂懂的收藏爱好者清醒,增强分辨力,更有利于艺术品市场从容踏实地度过严冬,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此,本报博雅栏目联手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西沐研究员,并参考该中心2008年以来由他主持的多个艺术市场课题研究成果,对牛年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进行了一次鸟瞰,预测出六大态势。
态势1 礼品市场份额持续壮大
自身调整与金融风暴的冲击,使原本脆弱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击鼓传花”式的恐慌。收藏家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市场规模下行较大,投机的非理性泡沫被不断挤出,礼品市场的份额及主导地位得到强化,理性的投资市场在艰难中固守,艺术市场也由此产生了明显的二元结构。
首先,从市场结构上讲,出现了礼品市场与投资市场的二元构成。在市场规模受压的情况下,不断崛起的投资市场虽在悄然改变着艺术市场份额的构成,但礼品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不仅没能被打破,而且还会持续壮大;从价值主导来讲,一方独霸市场的市场价值已受到学术价值的挑战:面对价值判断,人们已越来越多地关注市场及其学术两个方面的考量,价值判断的二元结构已在形成;就艺术家队伍的分化而言,出现了“市场皇帝”(作品的学术含量不高但颇受市场欢迎的艺术家)与“学术精英”(作品既有学术价值又受市场青睐的艺术家,如尚涛、黄一瀚、田黎明、陈金章等)同台献唱的新格局,艺术人群两极分化现象骤然呈现。而“市场皇帝”与“学术精英”两极分化的市场现象,则是当今艺术品市场二元结构下的一种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秀。
其次,全国性大市场与区域性市场切割、融合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区域化壁垒在强化,令全国市场与区域市场对峙的二元化结构显现。
再次,以苏富比、佳士得为风向标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处在左右逢源的无奈跟从境地,这在油画雕塑板块、陶瓷杂项板块、中国当代艺术板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艺术市场二元结构的形成中,市场调整与金融风暴冲击的双重压力导致的礼品市场份额持续壮大,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推动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现象并非福音,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礼品市场一股独大以及投资市场成长规模受阻,使市场结构无法优化。同时,艺术品市场的主体发育遇到了新困境,画廊(店)增速下降、数量减少、经营状况向恶的局面,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状况。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