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从收藏型市场到投资型市场:艺术市场价值判断的轴心转换

来源:艺术与投资 作者:姜长城 2009-03-06


  多元因素的博弈构建成为动态的艺术现实价值判断

  从理想的角度来讲,艺术的价值应该由其学术价值、美学品质等来判断,但是实际上从古至今这样纯粹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现实中的艺术价值评判从来都是在诸多因素错综博弈的过程中完成的,而且这样的判断也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动态的调整甚至扭转。

  就新中国的艺术市场来说,因为几次市场主导力量的变迁其现实价值判断系统都大致经历过三次变迁,与之对应也树立了三大灯塔搞得艺术市场和艺术评判这个海面上百舸争流、波翻浪涌。首先在中国艺术市场中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的是中国官方机构,这里面包括政府、博物馆和后来的国家文物回流基金,他们拼命三郎式的凶猛购买让全世界见识了中国官方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看重和回收魄力。

  在这样的购买力冲击下,尤其是后来的国家重点文物征集专项基金,每年5000万人民币的财政拨款让这个机构购买实力雄厚。这样的购买在国际市场上自然会引导和改变原有的对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价值判断,原有的东方猎奇和文化想象以及工艺美学价值等判断显然已经不够,具有强悍购买力的东方买家的趣味喜好则会成为价值判断风向标。

  就国内来讲,对于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的综合评价系统必然成为一时的主导,而其他的艺术品自然就会被边缘化,成为主流市场的陪衬。而大部分的资金流转、学术研究、展示传播都会围绕着主流标的来流转,这么多星星当然可以捧出中间的那个巨大的月亮。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的主流艺术品价值评判中其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基本重合的,看重的是其在民族历史文明中的重要价值、在美学创造上的艺术品质、在制造工艺上精湛技艺等,转换为商业价值的时候只不过再考虑点品相、存世量什么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在中国官方机构之后的第二梯队则是以中国民营企业为主的购藏力量。这些二哥们财力雄厚且对民族文化瑰宝也是尊重中充满了渴望。但是因为政策和法律的限制良民型的企业大都只能对文物敬而远之,身份特殊的保利公司海外竞购圆明园兽首的义举算是特例,大部分的企业还是退而求其次将目光转到了近现代方面,近现代书画等的市场抬升正是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形成的。这个时候的价值评判自然也是对上一梯队的系统有所继承,只是说这里面文物性的部分在降低,而艺术史价值、美学价值的比重上升,另一方面则是艺术家的声誉甚至地缘、个人情结等因素开始逐渐比重加重,偶然性的、个体性的因素开始出现。比如以江浙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在前些年近现代书画购藏方面的表现就导致了部分价值评判的变化,最著名的是2004年北京翰海春拍中南京天地集团的董事长杨休购买陆俨少《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的案例,6930万的价格让整个近现代书画市场人声鼎沸,陆俨少热也因之兴起。类似的比如大连万达集团对吴冠中作品的购藏等,这些都在现实层面加大了价值判断中对近现代名家书画的溢价预期。

【编辑:姚丹】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