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LouisVuitton),这个诞生于19世纪法国的全球著名奢侈品牌,近几年在中国内地由少人知晓一跃为家喻户晓。在富裕阶层成为其坚实的消费群体后,一般白领也会在精打细算、节衣缩食之后加入购买大军,视之为时尚标志、身份象征。
LV之所以在中国大行其道,首推中国人消费能力的提升,而国人崇尚超能力消费的心理也在其中推波助澜。继美国和日本之外,中国号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市场。这一头衔的到来,不知应该是喜还是忧。显然就人均收入而言,中国这个第三的头衔还是沉重了些。同时,奢侈品消费中的误区也明显存在,例如关于LV保值的神话。而据媒体报道,LV中国公关部的人士也否认了这一说法。据其介绍,LV产品在中国每年的提价,主要是考虑到了关税、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变动而采取的价格措施。另一奢侈品的人士也承认,不定期调价是所有奢侈品品牌的共同做法。另外,LV的产品分为永久性以及限量版两种,即使所谓的“保值”也只限于后者。
虽然媒体经常刊文指,高端奢侈品可以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但相信这只是本轮经济繁荣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大家淡忘了萧条时候的情形。从较长的周期考察,奢侈品一般只能在经济进入非常繁荣的时期才会获得较多的购买力支撑,而一旦经济不景气,其消费将大打折扣,即非必需消费品会首当其冲受拖累。在经济严重不景气的情况下,即使高端奢侈品也不能例外。2008年全球富豪身家急剧缩水,其在高端奢侈品的消费也迅速减少,连英国女王也卖掉直升飞机,今后有必要时再考虑租用。因此,如果还有人对奢侈品以及奢侈品公司抱幻想,破灭是迟早的。股价走势上,即使在2008年中期之前(即全球股市暴跌之前),世界上最大的13家奢侈品牌的股价就已经下跌了29\%。
中国人在法国商店疯狂购物,一举打破巴黎机场消费额纪录的消息,相信已经传遍了全世界。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令人刮目相看,据悉,巴黎的奢侈品店也专门配了华人店员,但国人的暴发户形象始终未能去掉。特别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了警戒线水平,并连年爬升,贫富悬殊越来越大。畸形消费的背后,是拉得越来越开的财富差距。故中国人在外的大手笔购物,并不是“为国争光”的表现,反倒令人对社会的公平性有更多的担忧。
看着不少国人非常辛苦地购买这类奢侈品,同时打着“保值+形象”的算盘,如果在危机深化后的某一天,陡然发现原来LV也会降价的话,不知会作何感想。同时,价格比较也发现,LV手袋在法国购买最便宜,若要加上退税等因素,和上海价差在2000元左右。相对消费能力低的国内市场其销售价更高,这种情况确实有点畸形。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