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瓦那双年展
哈瓦那双年展是过去唯一在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大型国际展览,它是专门为促进第三世界艺术家对话而设计的。所以又称为第三世界的双年展。
在双年展举办以前,哈瓦那已经开始重视对第三世界艺术的研究,为此特别建立了一个Wifredo Lam研究中心。Lam的中文名字是林飞龙。这位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古巴混血艺术家的父亲是中国移民。研究中心在双年展的筹划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84 年参加第一届展览的都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艺术家。双年展逐渐明确地树立了自己的独特方式:
一、取消一切颁奖办法。强调第三世界艺术家的集体创造;
二、展览只是作为手段,以艺术家的会见和交流为目的;
三、不按地区国家的划分来布置双年展;
四、不设固定的展场。利用各种公共空间,使作品走向群众;
五、每次展览选择一个第三世界艺术家共同关心的主题。
第三届双年展的主题是“第三世界艺术中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第四届正逢发现美洲五百年度,主体是“对殖民主义的挑战”。第五届则并列了当代世界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环境、局势、移民、边缘化等。Wifredo Lam研究中心Lilian Llanes指出:“我们从不要求与众不同,一贯以来所做的只是单纯地希望大家互相了解。我们都是这个充满创造力的星球的一分子。应当为此而感到自豪。”
关于拉姆
维夫莱多·拉姆(Wifredo Lam,1902-1982)被认为是古巴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也是第一个赢得国际声誉的拉丁美洲画家。拉姆的父亲是纯粹的中国人,母亲是非洲人后裔。在世界各地,华人大多各自为营,以相似的生活方式存在,形成众多的唐人街或中国城,惟有古巴的华人例外,他们与当地人通婚,并且改变了姓氏,例如李姓改成了刘易斯,这与古巴民众对中国人的友好情谊有关。
拉姆出生在古巴中部的一座小镇上,从小就显露出艺术天赋,由当地的镇政府出资去欧洲留学。除了战争时期避居美国以外(和安德烈·布勒东同船去了纽约),他在马德里和巴黎度过了大半生。或许是血缘的关系,拉姆的作品里有非洲艺术的影子,他与包括毕卡索在内的艺术家过从甚密,后者对非洲木雕感兴趣主要受其影响。拉姆的三任太太分别是西班牙人、德国人和瑞典人,我们在艺术中心认识的一位古巴妇女对此耿耿于怀。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拉姆12岁时就为父亲画过肖像,可他本人从未到过中国。他的作品主要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机械的部件、飞鸟的影子和光洁的头颅时时闪现其中。从1939年起,拉姆干脆成了超现实主义的成员。除了绘画以外,拉姆还和米罗一样,做了不少以鸟为主题的金属雕塑,只是在体积上小了许多。他的作品大多被纽约的MoMA、古根海姆和伦敦的泰特等世界一流的艺术馆收藏。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