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中国版画拍卖:寂寞花开

来源:《收藏 趋势》 作者:岳岩 2009-03-13

  

  05秋拍743号黄永玉版画作品《周恩来总理》

  记者:很多人想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版画起初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拍卖市场的?

  李小菡:1996年,我在中国嘉德开始做新中国美术专场拍卖。这个专场之前本来打算在广州拍,但当时收到了很多重要的作品。在征集即将收尾时,董事长陈东升看我收了那么多好东西,就问我,小菡,你觉得在哪里拍好?我说,如果是为了这些作品,在北京拍更合适,所以最后就转到了北京。也是由此开始,中国艺术市场有了新中国美术这个概念,而这其中就有版画。那个时候,版画是数量很少的,就我一个人在做,征集力量有限。

  记者:据我所知,2003年广州嘉德版画专场是中国第一个版画专场拍卖,它可以算作中国版画拍卖的转折点吗?

  李小菡:这个专场只能算是一个开端。那时,我们集合了70多位版画家的300多幅重要作品。版画界以这样的整体面貌出现在拍卖场,在国内是第一次。中国版画家协会第二年在苏州开了版画研讨会,专门请我过去,在会上跟大家交流。

  记者:我想在第一个专场拍卖会后面一定有很多故事,您给我们讲讲?

  李小菡:我记得很清楚,当时300多幅版画济济一堂,非常壮观。作品也非常精彩,很多从来没有接触过版画的藏家,都看得非常吃惊。

  我们当时做的图录,几乎就成了一本教材。后来很多藏家都跟我讲,他们当时晚上都没有睡觉,连夜读这本书,然后第二天就来买。好多人就是通过那一个晚上突然觉得,这么好的东西,我们怎么不知道?

  我们当时每个版画家的推介词都写得很清楚——作者是一个什么份量的画家,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如何……这个东西吸引力很大,当时出现了很多油画和国画的买家过来买版画,这个情况确实出乎我的意料。

  我还记得在预展时,我在那里拼命介绍。只要有几个人,我就从头讲到尾。很多人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才买了版画。当时有一个来自香港的藏家,他做了三十多年的文化收藏,你猜他最后说什么?

  记者:说您讲版画讲得好?

  李小菡:他非常激动地跟我说,小菡,我看了你们的版画,我觉得国画就是垃圾。

  记者:我明白了,这实际上不是说国画有多么差,而是表达了他被一种从来没有了解过的版画艺术所震撼后的心情。

  李小菡:对,他后来又打电话,说你们一定要坚持做下去,他要去告诉更多的人,版画是好东西,一定要去买版画。做完那个专场,我要离开广州嘉德,他还嘱咐我的助手要坚持做下去。实际上广州嘉德那边,也一直坚持做下来了,我到了北京也一直在做。

  记者:几年过去了,版画市场有变化吗?

  李小菡:版画拍卖市场一直变化不大,到现在还是处在起步阶段。艺术市场里,大家的眼光一直盯着油画和国画,版画处于边缘状态。大家对版画的认知、了解,包括评论界的宣传都比较有限。我们的藏家也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收藏。

  记者:那这个收藏群体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呢?

  李小菡:从1996年到现在,一直跟着我买版画买下来的这些藏家基本是只买不卖,都是集团收藏。他们收藏得非常专业,也非常系统。那些藏品都是真正具有收藏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精品。

  记者:征集版画拍品有没有困难呢?

  李小菡:没有困难,我们自己的感觉是越做越好。版画家知道你耐得住寂寞,一直在做这个事情,都非常支持。而且慢慢地,收藏家也觉得这个东西确实好,无非是还不够普及,属于少数人的认知,整个环境也还没有给版画造成一个有力的传播,没有人推介。我们一直是在单打独斗。

  记者:中国目前专门做版画收藏的有多少人?

  李小菡:没有几个人。这么多年,藏家队伍也没有扩大多少。我们的成交好,是因为那些藏家懂行,他们有这样的认识高度,所以他们一直收藏,而且坚定不移。一个完整的版画生态环境,艺术创作与市场是不能缺少的两条腿。现在的市场情况,除了我们在做,偶尔别的公司也做一些,但大都零零散散地夹杂在油画专场里,这种点缀式的状态是市场的现实情况。

  记者:2009年是建国60周年,版画和新中国历史息息相关,会不会在今年出现拍得非常好的情况?

  李小菡:我们没有这样的奢望。人不可能今天睡了一觉,明天早晨起来就改变了。现在是经济社会,大家无形中把藏品当成一个投资与投机产品,中国缺少真正的收藏家这是一个现实。版画的市场,你不能要求它拍出像油画那样的天价。

  记者:为什么不能出现天价?

  李小菡:目前为止,就是世界大师,他的版画也没有拍过天价。有些东西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甚至长期也有可能改变不了。但是,我们说的不是价钱的问题吧,我们说的是这个东西值不值得被收藏,我们说的是版画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人文价值,包括版画独特的审美价值。

  记者:我看您所征集的拍品,似乎建国初期的比较多?

  李小菡:你看的是最近这期吧,我们在05年推出了“19391991历史的主题”专场,整整一本,这里面有非常多的新兴木刻。

  记者:那当代版画作品呢?

  李小菡:版画拍卖市场在现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所以我们要从基础开始。基础是哪一些人呢?就是从鲁迅领导的新兴木刻开始,包括同时期崛起的中国优秀版画艺术家。后来的发展也是缘于这里。

  当代的情况比较复杂,诉求也是各说各话。有些是纯粹个人的东西,你能看到他们身上的时代印记,但在目前整个版画收藏的状况下考量,市场接受是一个问题。所以,在一开始拍卖的东西,必须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与藏家的沟通很重要,只有打好这样的基础,才能一步步加深藏家的认知,也只有把基础打好了,版画拍卖市场才能继续再向前走。

  我们不能做太超前的事情,所以,现在还是一直是把版画纳入油画专场当中,作为其中一个品种,并且从红色经典这个线来进入。应该说,这一条线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尤其是外国评论家他们是最认可的。历史为这些作品确定了位置,藏家收藏起来才踏实。

  记者:我不知道新兴木刻和红色经典对于版画收藏有什么启示作用?

  李小菡:红色收藏与新兴木刻是一脉相承的。版画在当年就是武器就是匕首,它直接参与了中国民主运动。其实版画就是这样,紧扣时代脉搏,直接表达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记者:从1996年到现在,您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版画的坚守者,我很想知道您在坚守什么?

  李小菡:我坚信一个民族要留下一些精神文化传统,它们有着宝贵的价值。版画正好承载着这样的诉求——它是民族的一种精神体现,是这个民族向前发展的一种力量。

  你只要稍微关注版画的发展历史,关注一下这些作品和那些还不被市场重视的版画家,你就会看到,他们是在那里一刀刀刻……在辛勤工作的背后,他们有他们的精神诉求。而这样的作品,耐得住寂寞,不附庸风雅,有着沉甸甸的底蕴。你记住,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而在喧哗过后,真正被沉淀下来的东西,一定是有根的。

  拍卖公司是做文化的,而不是在街边叫卖什么东西的。很多人一开始会不理解我们,甚至是耻笑我们,但我觉得就像一个民族一样,我们有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主流价值观。版画也许卖不了天价,但版画一定有它独特的表达,独特的魅力,独具的装饰和形式美。艺术品种是不可能相互取代的。

  记者:其实我还想听听您这么多年来的一些切身感受?

  李小菡:我觉得,做文化的人还是要有追求的,需要一个信念,就跟搞艺术的人一样,有想法和追求做支撑。做版画拍卖让我受益匪浅,这是非常值得的一个过程。我想给我画圈的话,也会把我画到版画上,这是我的愿望,我果然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让我非常高兴。我起码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做了“新中国美术”,一个是做了“中国版画”。你可以看到,新中国美术有了它的市场,版画也在一步步往前走。买到这些版画的人,他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版画的收藏。他们感动我,也给了我力量,你会觉得有人跟你是有共识的。

  

【编辑:姚丹】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