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兽首事件背后的全球收藏风尚
中国人历来以为,艺术是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吃饱喝足之后才有畅谈的意义。当然,这“畅谈”者本身不见得是艺术家。我们知道艺术史上有很多的艺术家即使在未得到市场认可之前,也仍然保有着孜孜不倦的创造热情。但我们更能发现,这些艺术家的背后总有另一股力量支持着他们。正依靠着这股来源于财富和权利的力量,才最终实现了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挖掘艺术家的人们具有和艺 术家们同等的重要性。
纵观过去几十年的全球艺术市场,或多或少地印证着如上结论。美国取代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当代艺术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上成交量的井喷……仿佛都喻示着财富者的审美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多年来艺术品市场化运行依然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而财富在这市场中经历着新的增值,这增值除了财富,还有权势。
从2002年起,英国艺术杂志 就开始关注艺术品市场的权利角逐,每一年年末都会推出当年的艺术界权利榜。占据榜单的除了艺术家的风采,更有逐年增加的利益操作集团。所谓的利益操作集团可能是画廊、艺术家的艺术公司、策展人、收藏家。
当人们惊呼,艺术不仅仅是艺术之时,我们却能从艺术中发掘到前所未有的投资机会。但请注意!我们所说的是“投资”,绝非“投机”。
艺术品的投资收益
在中国,民生银行曾经是吃螃蟹的第一人,2006年就曾推出与艺术品投资有关的理财产品,优先收益达18\%,预计收益高达38\%。评论家对这一理财产品持观望态度,在收藏家看来,虽然一个成功的艺术品投资将带来巨额回报,但这毕竟是一个较长周期的投资,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眼光。例如2004年拍出2860万元的明代陈洪绶“花鸟册页”(十开)设色绢本在1999年的拍卖会上成交价仅为209万元,五年的平均年投资回报率高达253\%。与此对比的,2005年以2200万元成交的徐悲鸿油画“珍妮小姐画像”,一年半后再进入市场,最后成交价约合2471万元,投资收益仅为12\%。在收藏家们看来,后者无疑是失败套利的事例之一。
由此可见,艺术品市场的短期炒作是不符合艺术品本身特性的。所有涉足艺术品投资的人们,第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眼光;第二,要保持着长期投资的心态。毕竟艺术品不同于股票、期货,除了炒作可能带来的虚高之外,其本身的价值亦是不容忽视的。
近年,中国当代艺术品无疑是艺术品交易市场上最受瞩目的投资目标。
中国当代艺术家与中国当代艺术品投资
2008年11月16日英国《独立报》以《世界震惊中国艺术复兴》为题发布了一份最“好卖”的当代艺术家名单。这份名单是根据全球最大的拍卖数据网Artprice和法国安盛保险集团,对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2900场拍卖会结果的统计分析之后作出的。
排名在前20位的艺术家中,有13人来自亚洲,其中11位是中国的艺术家。他们是张晓刚(5)、曾梵志(6)、岳敏君(7)、王广义(9)、刘小东(10)、蔡国强(11)、严培明(12)、陈逸飞(13)、方力钧(14)、刘野(15)、周春芽(17)(括号中为排名)。
根据此项排名,《独立报》评价从这份名单中可以看出中国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令人震惊的伟大复兴。“亚洲艺术”已经狠狠摇撼了“西方艺术”在艺术市场上长达五百年的统治地位。十年之内,“亚洲艺术”将与“西方艺术”比肩站立在全球艺术品市场。
此项排名是否真能得出以上结论,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检验。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的几年间备受国际收藏界的关注,中国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也在几次拍卖中水涨船高。
探讨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与世界的频繁交流,促使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审美的接轨。另一方面亦有刚进入市场的当代艺术作品具有较低估价所带来的较高收益空间。而已然习惯西方艺术品市场操作模式的收藏家们(投资家们),更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带来了一波高过一波的交易热潮。其中,张晓刚的作品正站在这浪潮的最顶端。
张晓刚,中国卖得最好的当代艺术家,其作品在去年的拍卖市场上总额高达3230万元。即使在泡沫危机说漫天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即使在金融海啸遍袭全球的市场环境下,其依然保持着高交易额、高成交率的记录。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之一,张晓刚的画作具有非常独特的政治性、历史性以及个人性,也由此,张晓刚被外界冠以“政治波普”的符号。
政治性:曾经有艺术界人士评价,“张晓刚把米氏作品中反讽苏联的政治波普的内容和德国当红画家里希特带有摄影特征的绘画技法嫁接在一起,非常取巧,所以他成功了。他把中国那个年代的人画成呆滞眼光、不男不女的中性特征,不是一种张扬的政治波普,我称它为‘温和的政治波普’。因为政治波普在国际当代艺术市场是热门货,张晓刚能把‘温和的政治波普’与一种还带有绘画性的表现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在国际上卖得好价钱不令人奇怪。”应该说,当政治性成为张晓刚作品中最强烈的符号时,张晓刚在仍以西方话语权为主导的当代艺术市场上广受推崇也就不奇怪了。
历史性:因为“文革”是西方人士眼中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存在,也因为张晓刚用了看似平面、冷漠实则近乎残忍的表现手段重提那段历史,有学者将历史性作为张晓刚创作中最重要的成就。
个人性:张晓刚典型的上世纪90年代作品,与其家庭的特殊经历有关。他的母亲患过精神疾病,其家庭合影有一种拘谨、直视、特别神经质的氛围,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所谓合家欢。这种精神氛围在张晓刚画作中显而易见,也是最能抓住人的视觉注意并直逼人心的。“我总觉得,艺术首先应当是个人的,然后才是公共的。对我而言,艺术首先是体验式的。”张晓刚在自述中说,“我总是习惯于‘有距离地’去观察和体验我们所处的现实,以及我们所拥有的沉重的历史,我常常下意识地要站在事物的背面去体验某种隐藏于事物表层之下的那些东西,那些被人称之为‘隐秘’的东西?”因此,他曾经被一些媒体形容成“卡夫卡式的艺术家”或“心灵冥想式艺术家”。
正是这三者的结合,给予了张晓刚画作无可比拟的个体性,成就了其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而市场化,正是所有中国当代艺术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正如张晓刚自己所说:“我的画卖100美元的时候,心里是实实在在的踏实。卖到100万美元的时候,反而感觉很虚幻。感觉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或者变成了另外一种符号。别人选中了我,我就成为一个游戏格局里的另外一个人。”
张晓刚的绘画履历可以回溯至其幼年时期,但1992年游历德国时所受到的德国当代艺术的冲击才真正为其现今绘画风格定型。同样也是1992年,张晓刚结识了著名收藏家、艺术经纪人兼成功画商——香港汉雅轩老板张颂仁,他买下了张晓刚工作室里当时所有的20多幅作品,并成为张晓刚的代理商。随之,在张颂仁的操作下,张晓刚参与了多次国际性的画展。其展览数量之多、国际性之强,是同期推广的中国艺术家中少见的,因此,他在诸多国际性媒体上的曝光率也首屈一指。直至2004年,随着国际市场上对当代艺术家的追捧,也造就了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快速上升期。首个中国当代艺术“百万宝贝”就是张晓刚所创作的《血缘》系列,成交价97.72万美元。2006年11月,《天安门》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上已达到234万美元的高价。
而这近乎漫长的十年,正是张晓刚作品得以创出高价的基石。评论界只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价格飙升之快,却忽略了在这飙升背后,作品本身的价值以及代理商们所付出的心血。
谁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说到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发掘与收藏,有一个指标性的人物:乌利·希克。曾经是瑞士驻华大使的他,自1979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以来,一直持续地关注着中国当代艺术。他所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涵盖了大约250名艺术家的2000件艺术品。这使他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无论在范围上还是质量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愧于“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收藏第一人”。作为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指标性人物,除了收藏家的身份,乌利·希克同样以艺术创作的支持者、艺术家的赞助人和艺术品的联合制作人等身份在中国艺术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98年,希克建立了每2年颁发一次的中国当代艺术奖。2007年,他又建立了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即使到今日,他仍然在发掘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年轻血液,以此来见证中国时代的发展。
而这一年,同样身为广告人、收藏家的查尔斯·萨奇,在英国新画廊的开幕亦以“中国当代艺术”为噱头,举办了“革命在继续”的中国当代艺术展。毫无新鲜血液,缺乏延续性与系统性的策展方式,使得外界评价萨奇连“中国的表层都未能发掘到”。这一做法未免使人怀疑,“投机”和“炒作”或许才是这一展览的真正目的。
当代艺术的收藏不同于古典画作的收藏,因为其尚处于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必将随着时代洪流而高起低落,虽然现今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令人侧目,但井喷的速度也许相伴的是回落速度的加剧。收藏者本身的态度至关重要。
当代艺术陷入低谷后的中国艺术品
伴随着2008年秋天的雷曼兄弟的噩梦,金融风暴瞬间突袭全球。作为时代回应者的当代艺术市场更是备受打击。因而就有不少的收藏家开始玩市场策略,想办法抛售作品以期在作品贬值前套换成现金。这反而造成了当代艺术市场的部分贬值。但在真正的收藏家看来,当代艺术市场价值的回落,其实是再出发的最好时机。资深收藏人士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详解。
来自美国的罗根夫妇收藏了诸多当代艺术品,他们以个人名义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具有多样性和系统性。在其看来,收藏当代艺术的重要价值标准之一是艺术史的逻辑标准,创造中心的转换将带来新一波的艺术增值点。其次作品对当代问题和情境的切实关注与追问也不可或缺。罗根先生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藏观念,那就是他坚持认为艺术是时代和文化的一面镜子,无论我们是作为个体或者是整个社会整体,最好的艺术都能洞悉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以如上三个标准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注解,无疑是恰当的。正如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及中国二十世纪艺术部门主管张丁元所说:“目前亚洲当代艺术市场进入了一个理性调整期。当代艺术的买家们会在更加理性地寻求艺术品的合理价格后积极出手,藏家们对当代艺术品合理价格的认知也更加成熟。”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