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迟鹏: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黑马 用暧昧挑战传统

来源:水母网 作者:- 2009-04-28

  迟鹏 / Chi Peng b1981


  198l生于山东烟台的迟鹏,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数码媒体工作室。现已经是京城艺术圈内颇受瞩目的新星,甚至有人预言他将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黑马。其作品描述了中国当代都市青年的心态,并以一种暧昧的情绪挑战传统的伦理和道德约束,以某种叛逆性和顺应性混合的面貌在年轻艺术家中独树一帜。


  “我们无意抒情,更不试图去理解这个城市,我们只想表达自己眼中的北京。展览的作品不一定最北京,但绝对够得瑟。这里有我们的朋友、有你无法辨识的北京。这里还有爱、有惑,还有对这个城市的一知半解。”


  迟鹏的名字拆开来理解是“晚一点,高飞”的意思,但显然名字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1981年出生于烟台市的迟鹏已经是京城艺术圈内颇受瞩目的新星,甚至有人预言他将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黑马。


  迟鹏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数码媒体工作室,他喜欢数码技术带来的天马行空的快乐,他说:“学院里只有这个专业不会限制我的思维。”毕业前,迟鹏已经找到了可以表达自己的艺术手段。2003年迟鹏开始运用电脑技术将自己的裸体形象与北京标志性公共建筑合二唯一,制造出一系列虚拟的妄想场景《奔》:无所顾忌的迟鹏,赤身奔跑在这些象征权威与资本的的巨大建筑物之间,青春的躯体放肆、饱满且充满无畏的勇气。在以《太阳》命名的摄影作品中,迟鹏将自己裸体奔跑的形象运用电脑技术与北京故宫的红色城墙合成为一张梦幻般的作品。


  从他最早创作的摄影作品《同体》开始,迟鹏陆续完成了《奔》、《I Fuck Me》等多个系列近30件作品,大部分作品是将迟鹏的裸体形象拼贴进入一个非现实空间。《同体》中的人物弱小、孤独,非男非女的形象渲染一种迷茫的散乱情绪;《I Fuck Me》里的“迟鹏”分身“扮演”了行为的双方,纠缠撕扯着躲在办公室的桌底、街道边的电话亭。迟鹏说:“《I Fuck Me》这一系列, 结合了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性格而进行发展的, 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在经济上都比较优越,我们更要求自我的独立, 这一代人和上几代是有很大区别的, 没有经过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 只享受到经济环境富裕带来的愉悦。”


  得瑟小组 / De Se group


  在摄影作品《后天》中,画面的前景是一些美国曼哈顿的城市建筑, 而在曼哈顿城的后面,迟鹏则将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中国大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合成为一个新城,形成一种极为主观的视觉幻象,。画面中,无数长着翅膀的裸体小飞人目标明确地飞向那一片虚幻的新城。迟鹏的视点辐射到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作品《世界》中他将纽约时代广场上广告招牌都置换成中国的广告内容,其中涵盖了影视红星、热门商品等中国诸多流行文化的元素。那些标志性的裸体小飞人依然疯狂地在这个虚幻世界快速飞行。迟鹏说:“这么做也是寓意着在世界中心,中国地位的日益攀升。”


  迟鹏以赤子姿态入画的摄影作品乍一出现就得到热烈回应。2004年,迟鹏尚未走出校门其作品就得到众多策展人的青睐开始出现在国际艺术展场。迟鹏参加的第一个海外展览是纽约前波画廊举办的《一对一,他们的目光》群展,该展览策展人冯博一说:“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角度也发生了变化,迟鹏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年轻艺术家。他的作品是从自我认识开始,自我虚拟、自我认同,他代表了年轻一代对未来有明确的自信和憧憬。这个特点和中国当代艺术目前呈现出来的反讽、调侃、自嘲有着明显的不同。”


  春晓 Chun Xiao 陈曼 Chen Man 田原 TianYuan 张悦 Zhang Yue 杨大为 Yang Dawei 聂征 Nie Zheng 宫哲 Gong Zhe 九月 September 孙阿美 Sun Amei


  2005年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选中迟鹏作品《太阳》参加 “Karlsruhe Barcelone Cambridge Toronto”展览。同年在纽约前波画廊为迟鹏举办个展《裸体午餐》,展出《空中楼阁》等8件摄影作品。前波画廊主持人茅为清说:“展览非常成功,展出的作品全部被客户收藏。这个群体包括有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年轻买家。”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高升,迟鹏的摄影作品刚登场就达到三千至四千美金的价位,年轻的迟鹏一脚踏进艺术圈的名利场,就博得一个碰头彩。


  毕业后的迟鹏继续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进,仅2006年上半年就参加了在韩国、美国、德国、维也纳等国举办的近10场艺术展,在西方艺术市场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2月,北京空白空间为他举办个展《上》,这是迟鹏第一次在国内举办个展。展览的序言中将他归入“80年代”的范畴:“这是80年代孩子无惧后果的冲动,……这是80年代人的强悍。你有权保留你对之的爱憎取舍及判断,但他们仍会存在。”2006年8月,上海朱屺瞻美术馆也将向迟鹏打开大门。


  对于外界赋予他火箭般窜红的机遇,他说:“这是时代造就的一个机会,正好让我碰上而已。我出生在80年代,我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与以前的艺术家都有不同。我所表达的是独生子女的心态,有自恋、有好奇等等。”离开校园后,迟鹏很快适应了职业艺术家的身份,忙着参加国内外的展览。他说:“我刚刚开始创作,接下来我想做的扎实一些,会尝试雕塑和影像等方式。”


  很难说迟鹏是一枚挤在布袋中的尖锥还是一棵被中外策展人过度关注的小苗,但是在搜寻“新人”的行动中,迟鹏无疑是脱颖而出的“80年代”生力军。

 

【编辑:海英】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