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广州:以自己的方式祈福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2009-05-12

 

 

  广州与四川,空间相隔逾千里,但在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爱超越了时空,将两地紧密相连。

  今天,是汶川地震一周年,情系灾区的广州将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纪念。

  纪念不在声势大小,也不在活动者多寡。

  我们唯愿:逝者安息,生者有力。

 

  名为“携手同行、明天更美好———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晚会”将在今晚7:30在广州奥体中心举行。据悉,这场晚会是四川方面为感谢广东特别移师广州举办的。四川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副主任刘福和称,汶川纪念晚会仅此一场,以后绝不加演。

 

  据悉,纪念晚会明星出席阵容包括张卫健、赵雅芝、孙楠、张靓颖、王铮亮、谭维维等两岸三地明星,他们将带着四川人民的感恩之心,奔赴广州倾情演出。张靓颖将献唱自己在去年10月拍的首部成都形象宣传片的主题歌《成都依然美丽》。她说,希望通过这支歌展示四川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

 

  广州百岁老人麦雪侣将上台,为来自灾区受“阳光暖童心”计划支助的两名儿童赠送书包。据悉,身为广州最年长义工的麦雪侣,曾两次发动500多位老人为灾区捐款超过10万元。晚会期间还将举行一场4万观众现场为灾区人民祈福的特大仪式。

 

  据悉,纪念晚会的全部票务收入将用于“栋梁工程———‘5·12’汶川大地震教育救助行动”,帮助地震灾区、贫困地区的寒门学子继续学业。

 

  纪念活动预告

  时间:14:00

  地点:东湖路39号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

  内容:“映秀母亲”羌藏绣品慈善义卖会。部分作品的作者映秀母亲们还将在拍卖现场,与市民们一起分享个人的故事。

  时间:19:00

  地点:广州大学城

  内容:熄灯一分钟,燃烛点亮爱,600名学生拼起“爱心”,燃烛祝福。

  时间:19:30

  地点: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篮球场

  内容:“让爱继续——5·12汶川地震纪念活动”,2000学子拼起“爱心”,学生手持蜡烛为灾区祈福,20名学生手语舞蹈带动全场。

  时间:10:45

  地点:北京路广百广场

  内容:北京路广百广场门前将在这一天竖起巨大的爱心祈福板,同时进行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爱心祈福、图片展系列活动。广大市民可以在爱心祈福板上写上自己对在四川地震中去世同胞的追思和祝福。届时,广百汶川籍员工也会全数到场,为去世同胞祈福。

  时间:20:40

  地点:新光百货

  内容:纪念5·12一周年,燃烛点亮爱活动将于晚上8点半至9点在新光百货举行,市民可以在现场燃烛祈福。

  时间:14时28分

  地点:广东省文联艺术馆(广州市人民北路871号)

  内容:广东省文联主办的“怀想与展望——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活动”。

  时间:13:30

  地点:越秀区环市东路假日酒店二楼蓝宝石当代艺术馆

  内容:行为艺术家舒勇及其创作团队为地震雕塑“生命之花”揭幕仪式。

  时间:全天

  地点:广州丽江花园、祈福新邨等社区论坛

  内容:为网站统一换装“黑色”,祭奠在地震中逝世的四川同胞。

  他们这一年

  轮流写信寄灾区一年未断

  广州大学一批大三学生资助灾区贫困生完成学业

 

  临近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祭,几个大学生很早就开始忙起来,“想搞一个小型的悼念活动”。这一年,地震改变了很多人,也改变了他们。这几个大学生属于“我们是一家人”团体,他们坚持向灾区学生寄去助学款和书信,从没有间断。

 

  “当时觉得我们大学生也可以做点事”,一年前汶川地震发生时,广州大学大三学生阿锋抱着这样简单的想法,发动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采取“N对1”的方式,每月为灾区贫困学童寄100至150元的生活费,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号召发出后,几天之内加阿锋Q Q要求参与的人就超过了200人。阿锋把这个活动命名为“我们是一家人”,并建立了好几个爱心Q Q群。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活动关注的人越来越少了。阿锋和其他7个人,却始终坚持了下来。2008年10月28日,经过反复地联络和核实,由他们8个人捐出的第一笔款项150元,终于汇到了四川营山县的一名初中女生周珍手里。

 

  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为周珍汇出了8笔生活费,总计1200元。“虽然我们家境都很一般,不过这(给周珍汇款)已经成为习惯了”。除了汇钱外,小组的8个人每月都会轮流和周珍写信,“谈谈大学生活,鼓励她努力学习”。

 

  “你们给予的关心实在太多了,真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在周珍的信里,亲热地喊他们“哥、姐”,每天早上5点,她就要爬起床到校上课,天黑了才打着灯回家。对她而已,远在广州读大学的哥哥姐姐每一封信都是最珍贵的礼物。

 

  “我们是一家人”的团队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这样的资助模式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并参与!

  用QQ和孩子交换喜怒哀乐

  社工莎莎称自己收获的比灾区孩子更多

 

  “一去就被称为专家,有点吓到了。”去年7月,四川绵阳涪城区杨家镇小学师生们的热情,让广工社工专业的大四学生肖仁莎,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在地震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莎莎回忆起自己对灾区孩子连续1个月的心理辅导,她说“我收获的比孩子更多。”

 

  去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撼动了华夏大地。“我是一名社工,我更要去四川。”7月14日,在出发的路上,莎莎“去心似箭”,可当她到达时,破败颓废的状况直撼心灵。绵阳司机告诉她,一名9岁的男孩从瓦砾中被救出还喃喃自语,10分钟后却因为医院无法为过多的伤员提供救助,就此撒手人寰。这如临其境的描述,让作为心理辅导员的莎莎也觉得难以接受。她无数次向广州的老师拨去电话,被一再安慰后,才安下心留在绵阳。

 

  莎莎拼命地抑制住自己压抑的情绪,每天挂着灿烂的笑容去与孩子玩耍,捉迷藏、做智力游戏……这个长着娃娃脸的大学生,不仅逐渐被孩子们接受,还被亲切地称呼为“莎莎姐姐”。

 

  如今,在相隔千里的两座城市上空,莎莎与灾区的孩子至今仍用Q Q交换着生活的喜怒哀乐。灾区板房在重建后如何回收?医疗服务如何在社区普及?志愿服务如何进行后续的工作……是莎莎一直考虑的问题。

 

  留守儿童在穗求学

  她仍惦记着和婆婆摘草莓

 

  如果不是去年今天的那一场灾难,岭南中英文学校的这15个孩子,他们也和所有的留守儿童一样,每天穿行于四川的乡村小路,来往在上学和放学的路途。在他们眼中,广州不过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他们的爸爸妈妈或是长辈在这座城市打工,一根电话线连接着两头的思念。

 

  刚来广州时,他们总是不习惯没有辣椒的饭菜。白茂云告诉记者,有一次,好不容易吃到酸辣粉,她大勺大勺往碗里加辣椒,引来了旁边食客的一阵惊叹。学校不允许带零食进来,他们还会偷偷带回些辣菜。

 

  而现在,他们大多数已经喜欢上了粤菜,偶尔吃到辣椒,还会口腔溃疡。

 

  初到广州上学,英语是他们学习上最大的困难。1年的学习后,孩子们也进步了不少,“都可以及格了”。白秀琼说,85分的总分,她考到过72.5分。在番禺的家中,一个做外贸的白领自愿每周末给她补课。大家有了各自的英文名,6岁半的申悦有着圆圆的小脸蛋,大家都叫她A pple.现在,她还会用一些简单的广州话跟人交流了。

 

  在二年级班主任张小凤的眼里,“比起其他学生来,他们会更懂得感恩。”这些孩子非常懂事,每逢节日,他们都会记得给老师和长辈发来短信或送上祝福。和班上同学关系也很融洽,因为他们的到来,班上其他学生也更加懂得关心人了。“对他们是收获,对其他孩子也是收获。”

 

  他们偶尔也会想念四川老家,来广州1年多,都很少跟那边的朋友联系。“想回家玩一玩,但是想在这里上学。”上六年级的白秀琼说。而一年级的刘洁还惦记着和婆婆一起摘草莓,“草莓还是青的,我就开始吃了。”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