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治国作品《夜咒》系列之三
新疆的当代艺术就是要动起来。”在此次首届新疆当代影像展中有两幅作品参展、现居北京的新疆籍艺术家包治国说。
他的言下之意是说,新疆的当代艺术,一直处于地下、半地下状态,缺乏一种对话平台。
5月16日开幕的“向个人致敬”首届新疆当代影像展,让大规模的当代艺术展出现在新疆民众的公共视野中,这是新疆当代艺术的一场处子秀,一次突破。本土的当代艺术家们正撩开当代艺术的面纱,让当代艺术我们的生活更近。
这令包治国———这位为了寻找更好的创作氛围而“出走”的新疆籍艺术家———感到欣慰。
有人说,新疆当代运动一直进行的是一种个人英雄式的挣扎,“出走”是一种宿命。
包治国没能摆脱这种宿命,为了艺术创作,他流浪在北京。从2000年至今,多次在北京、天津、新疆举办过艺术个展,一直奔走在新疆和内地之间。
虽然离开,但他一直关注着,并与疆内同行一起推动新疆当代艺术的发展。他说,这次展出传递了一个利好的信号,不光是新疆当代艺术家已经有所行动,民众的文化需求同样也更加多元化。
包治国行为艺术作品《归乡记》
记者:你为什么会选择《归乡记》、《戈壁婚纱》这两幅作品回来参展,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包治国:《归乡记》是2007年创作的,是以妻子的体重45.5公斤,称出相同重量的砖,背在自己身上,以一个流浪艺人的身份参观慰问宋庄艺术节现场,表现出“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中国式情景。《戈壁婚纱》是2005年创作的,表达在封闭环境下一种与外界的对话方式。
之所以选择这两幅作品展出,是因为《归乡记》、《戈壁婚纱》都没有在新疆展出过。其次在情感上都和新疆有关。
我有很重的乡愁情结。虽然现在流浪在外,但是新疆的山山水水一直萦绕在我的记忆里,从童年生活到高中放牛、放羊的经历,伴随着我长大。作品里常有表达新疆的元素,想起大山,草原,蓝天,草垛和听到来自草原的歌声,泪水常常夺眶而出……离开家乡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就像是吃惯了新疆饭,吃其他的饭感觉都不香。
记者:你认为新疆的当代艺术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新疆举办这次当代艺术影像展,是不是当代艺术在新疆发展的一个突破?
包治国:我一直也在关注当代艺术在新疆的发展,发现新疆的作品一直都有集体意识的混沌感觉在里面,语言上不清晰。我觉得有很多新疆的作品总是有集体感和集体意识的东西在里面,作品不能独立,作出的东西和表达方式好像在前些年都见过,像完全的仿制品,这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如果有一万名艺术家都在新疆搞当代,看上去轰轰烈烈,而如果每个人都没有独立的作品,一点用都没有!这个世界是需要拿作品说话的。
这次展出对新疆很重要,新疆的当代艺术就是要动起来。大浪淘沙,水清则无鱼!当代艺术是否被普通民众所接受,那要放在以后去说。重要的是搞艺术的人自己要先动起来,就像这次当代影像展,就很好。
其实,新疆是急需碰撞的。碰撞是要活起来,更多的人来认可和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怎么活下去,活———就是好的作品和好的艺术家走向世界,在新疆那里艺术创作不受消费的影响,个人创作变得很重要,好的作品就要放在东西方的大环境去参照比较,在任何时候创作好的作品都是第一位的。
记者:既然你觉得新疆的当代艺术需要碰撞,当初为什么又会选择离开?
包治国:新疆的当代艺术,一直处于地下、半地下状态,这种状态沉淀了一种积累,但缺乏一种对话平台。
当代艺术在新疆还未建立一个平台,缺乏资金、策展、批评、收藏等许多问题。新疆从过去富有盛名的的歌舞之乡,到现在的当代艺术与内地的差距拉大;从过去的中亚多元文化的交汇中心,到现在的相对保守与闭塞。新疆的风情和本土资源优势及它的原始性等等,都没有在我们的审美形态中转换过,它就是一个原封不动的土特产,而且只是土特产。
这就使我们永远处于思维意识,精神上的贫穷状态。当内地全面搞活艺术创作时,已经发现世界的步伐比我们早迈出了几十年。全国各地爆发了各种形式的艺术革命,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四川、云南、西藏、兰州、西安相继点燃了火把,而只有新疆还沉睡在自身民俗风情和异化的安全套里。
掐指一算,新疆比国际的艺术和经济整整晚了几十年,三四代人都已经成长起来,这三四代年轻人就将是当代历史文化艺术的一个断层。艺术在这种背景下,它不仅是一种欣赏,它面临的是一系列的精神问题和文化问题,及地域本土问题。
而在北京,当代艺术从一开始就比较热闹。作品在这不仅可以被更多的人欣赏和认可,重要的是学习和参与,参照的视野更大了,在这可以找到更多可以交流的人,有创作的乐趣在里面。同时,可以参照国际水平,发现自己创作上的问题,能让自己的创作有所突破。
记者:离开新疆后,你的创作状态如何?你的家人又如何看待你选择这种漂泊的生活?
包治国:目前的创作状态很好,但生存现状很不好,常常没钱搞创作,更多时候靠家人。
作品如果要推向市场,过程需要自己去跑,推出一批作品需要时间,两年或三年……还要租房,创作推广作品等都要花钱,而且不少。我是1999年、2004年、2007年先后去北京,以前常常上班,辞职,流浪,学习,现在是计划在宋庄长期进行艺术创作。
我有时也会想自己的生命价值,虽然在艺术上有些成就,但带给妻子和亲人的总是清苦的生活。有时我也会想,找一份设计的工作平静下来,而更多的时候,我想得咬牙坚持过这个坎,当两种思考碰撞的时候,我是痛苦的,陷入精神绝望的时期,但同时也激发了作品《精神的重量》《??纪念碑》,这又使我开始重新回到自己。
我还是选择了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报答他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记者:以后会选择回新疆来发展吗?
包治国:我的目标是:做中国最好的艺术家。
一件作品放在小的环境看不出问题,放在大的环境可能啥也不是!攻克这个问题就要进入大的系统环境。看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看不到问题怎么解决———那不是感觉老子天下第一,死是必然的。所以我还是会选择待在北京。
记者:你个人比较擅长什么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最近又在创作哪些作品?
包治国:行为,装置和架上,2007年后重点主要在架上绘画。最近一直在做架上《夜咒》系列,5月16日至6月3日在北京七九八OPEN艺术空间做《夜咒》———豹鱼个展。
包治国简介
1975年生于新疆昌吉木垒,自由职业艺术人,艺术指导;2007年入住北京宋庄小堡艺术村。
1999年7月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2002年3月在上海创作;2004年在北京宋庄创作。
2000年11月在天津水上公园举办《包治国个展》;2004年11月举办《长征途中﹒包治国个展》;2007年6月装置作品《来自草原的不明飞行物》在乌鲁木齐红山公园长期展出;2009年《夜咒》———豹鱼个展在北京七九八OPEN艺术空间展出。
2002年2月参与组织《新疆当代艺术展———2002重新启动》;2003年11月策划《叩门》包治国、魏伟装置2人联展;2005年3月策划《出血线———当代艺术展》。
2007年11月参加《07中国宋庄艺术家大展》;2007年11月参加《宋庄制造2》上上美术馆;2008年5月参加《拯救自然绘画艺术展》原创博览中心;2008年7月参加《生活在宋庄》宋庄美术馆。
其中行为作品《对话》、《精神的重量》等被澳门博物馆收藏;油画《经》、《陌生人》、《风景系列》、《静物》等被天津、北京多家画廊收藏。
【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