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来讲,思想与手感没有谁大谁小,没有技术就没办法去呈现你的想法,没有更高的想法,艺术就不会达到一定高度。
初涉艺术领域的时候,我还是想拼技术,但是现在转变了,如今考虑更多的便是游戏《帝国》里的人物,他们的阶层、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概的故事情节。我的作品还是要靠时间来让大家认识,可能三五年、也可能七八年。也许有的人会感觉我画中的人物恐怖、吓人甚至恶心,但是假如我的画以手绘的形式再现的话,可能会变成所谓的卡通或者是动漫形象,那样就会是另一番感觉。我觉得自己现在像是在做动画,动画也是先有一个平面的东西,然后再开始做其他的。
我最怕别人说我是艺术家,我想出去走在大街上别人看不出我是干什么的最好,我现在住的地方,周围都没有画画的,我做的事情不知道能不能称为艺术,就是想让中国人关注一下科技、人文和环境的东西。
我觉得现在很多人似乎有幻想症,而这种不实际的幻想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能踏踏实实做件事情已经很好了,有一份喜欢的职业,而同时又能给你创造经济利益,就可以了。其他的奢望,只能是随缘。
我一直认为,做艺术家还是要当贵族艺术家,不要当小丑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踏实做事情,少去关心那些和你没关系的就可以了。大家都希望得到利益,但不能因为这些东西失去最起码的人格。总有一些人喜欢在不是自己的领域发表言论,我觉得那不是你发表言论的地方。
在国内,艺术界不排除个人的高,但整体还是低。就性别而言,我觉得在艺术领域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但年龄上的差别就是另一个问题,因为人处在一个个的成长阶段,可能不同阶段,他创作的方向、题材不同,但是你看一个人的作品从出生到冲劲儿十足直到成熟,这种成长规律还是有的。
我喜欢的东西是艺术和科技相结合的,但是在国内找不到这种群体,在国外这种群体很多。
我自己曾经想做机器人,找过北航的机器人研究所,但是太贵了。像国内的这种学院派,他们只在乎机器人的功能,不在意形象的。
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身体与心理健康的人,或许因为受的教育不同,艺术家和普通人在思维等方面的确会有差别,但我觉得这不能成为艺术家和普通人交流的障碍,别让人觉得你特别怪。
《大周末Hotspot》报道了很多与艺术相关的内容,让大众了解艺术的同时,也给了艺术家一种自信。艺术本来就是多元化的,但有些媒体对于关注艺术本身还是欠缺一点,炒作、煽风的话太多。
艺术需要坚强,其实就是艺术家自身需要坚强,面对一些诱惑的时候你要坚持。我特别希望自己的作品让老百姓看明白,但是有时候我觉得他们看不太明白,所以整体提高显得特别重要。我自己本身其实也是在做一块基石,等我老了,别人在我的基础上再去做就好了,只有全民的整体意识提高了,艺术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快问快答
艺术是什么?理想与生存。
商业是什么?安定。
展览是什么?交流。
生活是什么?最基本、最实际的人的根基。
幸福是什么?好好生活。
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唤醒现在的人。
影响你的艺术家?以前有,现在无。
作家简介
1977年生于天津,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居北京。
2002年于北京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2005年参加“嘀嗒”—北京索家村国际艺术营。2006年参加《自在方式》、《出格》、《来自北京》展览,2007年参加《实人》中国当代艺术展。《进》当代艺术展、“A+A’2007—A+A第二回展”。2008年参加“A+A’2008—A+A第三回展”、“向内—装置雕塑展”、“人民·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
作品:
参展作品《帝国百科全书—The Face.2》
参展作品《帝国百科全书—The Face.1》
参展作品《帝国百科全书—The Face.M》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