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内的软雕塑作品所散发的气场与常见的传统雕塑展存在截然不同的差异。
软雕塑就是利用生活中常见软材料自身所特有的信息,重回自然与消费的社会中寻找当代艺术新的表现空间。
纵然表现苦闷也是柔肠百结式的惆怅,纵然表现愤怒也要留个迂回婉转的余地,纵然批判也是轻触式的点到即止。
当金属雕塑、石雕、木雕等传统雕塑材质仍在占据大众主流认知空间时,发端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软性”雕塑艺术凭借其独特的柔性材质和空间思维模式开始向外舒展另类的艺术感染力。
6月13日至7月15日,由何香凝美术馆和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空间———纤维与空间艺术展”将向深圳市民一次性放送69件软雕塑艺术作品,习惯了传统雕塑艺术的观者将在展馆收获一场观念和视觉感知上的突破———毛线、PU皮、布料、铁丝同样可以创作出形态各异的雕塑艺术作品,其纤维性质的独特结构、软材料的表现语言和日常生活中柔性现成品的运用,性格鲜明地昭示着一种崭新的艺术对传统审美结构的入侵。
软雕塑塑造有生命的“编结”语言,吐露弥足珍贵的自然诗意
“第五空间”,不是专为展览信手拈来的噱头,它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联想而得,此次展览也是该工作室教师、历届学生优秀代表作品的集体展示,分为创作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
谈到软雕塑的概念,就不得不提将这一概念引入国内的旅法纤维艺术家万曼。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万曼在中国美术学院带领一批青年艺术家从事当代纤维艺术创作,揭开了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和软雕塑的创作序幕———他们以欧洲的现代壁挂艺术为起点,不断地尝试布料、编织材料等软质材料在艺术表现上的多种可能性,并利用材料的柔性特质构建新的空间结构语言,逐渐形成了系统的软雕塑艺术创作概念。
“纤维艺术与编织工艺相伴而生,随着现代艺术运动对艺术本体语言纯化的研究、艺术与生活新型关系的开拓、工业化进程的推动,织物的材料与工艺的塑造感表现出震撼人心的强度。”策展人之一、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教师施慧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纤维艺术如现代壁挂(装饰墙面的编织图)开始突破平面的束缚,出现了立体的表现形式,往往以强韧坚糙的编织材料重新阐释传统器物,直接营造出建筑感强烈的作品,并以巨型和复合的形体关系来结构空间。由平面到空间,纤维艺术的软雕塑倾向逐步深化。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常性的生活资料在艺术创作中被大量运用,都市生活的人群开始醒悟人造环境的自我困境、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对于消费无度现象的批判、对于人造消费品的颠覆性转挪,使得取材用料原本就与生活存在天然关联的软雕塑艺术丰满起来。在施慧的定义中,软雕塑就是利用生活中常见软材料自身所特有的信息,重回自然与消费的社会中寻找当代艺术新的表现空间。
所以观众在展厅中看到的大部分作品不是艺术创作专用的颜料、画笔、刻刀、金属等材质表现,而是普通织物编出的立体图画,布料裹缠或缝制出的人偶形象,编织袋、PU皮包裹出的概念装置,甚至不乏类似公仔的作品。“我们把与生活相关的纤维材料造型及其种种变化的可能性研究作为艺术语言的基础,这些材料与人与生活存在天然的关联。同时强调通过柔性现成品在当下生活中的种种境遇来表现人类生存空间的异化现象和相应的批判倾向。”但无论是对自然的描述还是对社会的批判,软雕塑都体现出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意味,参展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第五工作室教师单增用“柔性结构”来描述其差异:“软雕塑创作最终是要在一种‘柔性结构’中,塑造带有生命的‘编结’语言,并吐露出当代社会弥足珍贵的自然诗意。它使纤维艺术摆脱其可能的装饰性浅表倾向,充满饱满温厚的人文情怀。”
将纤维的自身张力置于相对逼仄的都市空间,进行单纯的、封闭式的表达
必须承认,展馆内的软雕塑作品所散发的气场与常见的传统雕塑展存在截然不同的差异。在那些由柔质包裹的各种形态的艺术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熟识的材质面貌,趋同的功能性使观者至少在材质的审美理解上不必绕过多的弯路。而给人最深刻的感受在于,柔质、平民化外包装赋予观者可触摸可亲近感的同时,还避免了传统雕塑展上刚硬坚冷气息的郁积,散发出柔和、温暖、不刺激的光线,纵然表现苦闷也是柔肠百结式的惆怅,纵然表现愤怒也要留个迂回婉转的余地,纵然批判也是轻触式的点到即止。
参展学生何姗姗用光亮的PU皮缝制了各类高档餐点的造型摆在桌上,优美又有点抽象,喻示都市生活中经久不衰的欲望。但她不觉得自己会有倾向批判创作意图,“物质这种东西,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我首先要把它做得漂亮,营造视觉上的冲击,至于好坏,靠观者自己判断”。另一参展学生周慧则用布料和填充物缝制出带有密集软刺的大型人偶,她想要通过各种造型表达人的悲伤、难过和不安,“不过表达的所有情绪都不会走极端,柔质的躯体甚至象征负面情绪的刺都是软的,只会是一种婉转、郁积内心的不爽,不具攻击性”。
这或许正解释了策展人之一冯博一为什么始终对第五工作室留有“艺术边缘”的印象。“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前卫艺术无不标榜挑战传统、颠覆秩序、批判现实,甚至采取某种极端的行为方式。相反,我们发现第五工作室始终从软材料媒介造型、纤维材质与人类自身的关联角度,从柔性现成品在现实生活及当下社会消费现象中的种种境遇等方面来从事教学、研究与创作,更注重个人内心静观的认知与体验。”冯博一表示,第五工作室的创作始终与所谓的主流艺术保持着疏离的“边缘”关系,保持着一种甘愿边缘的姿态与立场。他们常常有意回避对现实秩序进行直接的批判,更多地依赖于创作主体的感性经验,将纤维的自身张力置于相对逼仄的都市空间,进行单纯的、封闭式的表达,较之于前卫艺术中的喷血之作,显得冲淡与祥和。
尽管与主流显得疏离,冯博一却认为第五工作室的创作更具备一种艺术感性的纯粹。“可以说这是一种回归,但不是简单地寻求世外桃源,而是在材料属性规定的资源中,不断提供审美思考的各种可能性。或者说不愿意卷入‘现实的狂欢’,而在‘混世’里求得一个艺术本体的纯净,只立足于‘边缘’的创作优势去关注人类共享的生命体验,在跨文化的种种冲突中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它们看似并不直接与现实挂钩,却是创造一种现实,是一种对世界认知的再度编织和建构。”
他将第五工作室的软雕塑创作视为当代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另一面,“艺术有主流与边缘之分,其间的共生与对话需要边缘的声音。边缘不断地干预和挑战中心,才不会使社会只有一种独白的声音,甚至作为复调的自身对话,在社会中才能构成众生的喧哗,构成艺术的多元化表达,从而包容思想的共生性歧义与文化内部的复杂运动”。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