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6月6日—2009年6月17日
城市:北京
空间: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策展人:邹跃进
参展艺术家:马刚、王剑、王晓伟、白晓刚、石煜、吕中元、刘商英、孙逊、张齐民、张俊明、周武发、砂金、贺文庆、贺羽、高岩、高翔、袁野、崔全成、谢岩、裴咏梅、潘皓、蔡宝玉、黎旭
2009年6月6日,包括马刚、王剑、王晓伟、白晓刚、石煜、吕中元、刘商英、孙逊、张齐民、张俊明、周武发、砂金、贺文庆、贺羽、高岩、高翔、袁野、崔全成、谢岩、斐咏梅、潘皓、蔡宝玉、黎旭共23位当代艺术家共同参展的“展望•学院精神•09”油画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主办,当代美术理论家、批评家邹跃进博士策划,并以学院美术在当代艺术界的影响及动向为主题,探讨了当下社会环境中以学院派油画艺术代表的当代艺术的生存现状以及隐藏背后的深层次文化结构。
如果追溯历史,学院派的传统最早可以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意大利寻找到源头,虽然那时的学院艺术依旧带有以个人绘画作坊为载体为贵族服务的性质,但在不自觉中促进集中了最原始的群体艺术面貌,呈现出绘画创作由个人转向集体的雏形。到现在,学院已发展成为艺术进程中最重要的研究与传播基地之一。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的美术学院既提供了艺术家生长的土壤,又在艺术与思想领域一次次起到了先锋作用。学院本身也在一次次洗礼中成长、发展、壮大。因而,当我们把审视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艺术生发的重要载体时,学院艺术是我们在研究中不容忽略的重要一面,中国的美术学院提供的不仅是开阔的视野与深厚的修养,更提供了按照个人的艺术气质进行尽可能多方面探索和实践的条件。
另一方面,学院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身也会陷于“传承与发展”的境界中来。学院艺术区别于官方艺术和前卫艺术的根本之处在于它以艺术史中积累的艺术成就为基础,以传承和发展艺术传统及其经典为己任,而不像其它两种艺术形态那样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时间上的当下性和时效性,以及外在于艺术的功利性、工具性和目的性。所以学院艺术正是在“传承与发展”的追求中,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地位和意义。
反观此次展览的主旨本身,参展艺术家们的共同特征在于,他们都有过在中央美术学院受到训练的背景。无论从最具象的还是最抽象的画面中,都可以找到扎实的基本功的痕迹,这是严格训练的结果。无论是再现的还是表现的题材中,都反映着与时俱进的思考与不懈的学术探索精神。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多彩多姿的视觉盛宴,还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决心与智慧。因而,他们总体上的艺术品格既体现了学院艺术敢于不受市场左右的独立性,也反映了学院艺术坚持思考、不懈探索的学术追求。这里面或许就包含着中国美术界未来的方向,更让我们可以站在学院提供的平台上,展望世界美术的未来。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