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艺术网:王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99艺术网的采访。首先您是如何理解这次论坛的主题“修正与重写”?
王南溟:这次主题是根据美术史写作的。因为这几年大家都知道,美术史,关于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书出了几本,就引发了一些关于怎么写当代美术史的一些话题。去年我在证大美术馆也组织过一次关于如何书写美术史这样一个方法论的讨论会,这次肯定是跟那个主题是一样的,只不过人员换了。我主持那个差不多是比较上一代的评论家来参加,这次是更年轻一点的评论家。
99艺术网:您作为知名的批评家,怎样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建构自己的话语系统和价值的评判标准?
王南溟:我觉得现在的人过于急了,评判标准和价值系统要从群体到个体,就是每个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往往把这一块给忽略掉了。比如说每个评论家,首先先不要感觉我们做什么事情,是我本人从哪个角度切入,我思考了什么东西,这些东西跟我自己的评论有什么关系,我的评论系统是怎么建立的。这样的话,才有可能把很多很错综复杂学术上面的问题理清,同时这个学术才有可能提升起来,否则的话就很难。
99艺术网:您是如何看待当下艺术品种这种暴力话倾向的,学术批评更像一种谩骂式的人身攻击,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王南溟:要这样看待,假如说是一个民主社会的话,像这种谩骂对人不从学理来讨论,构成对人的谩骂,我觉得这也是很正常的。只不过以前也有谩骂,以前的谩骂因为没有传播渠道,这个谩骂可能就几个人,小圈子,或者私下骂。现在因为有网络,一骂就骂到网上去了。
从我本人而言,我对这种谩骂从来就不会对它进行追究,我觉得这很正常。原来是私下骂,现在转到网上骂,我本人不会计较这些事情。
99艺术网:您认为艺术批评应该恪守怎样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
王南溟:批评作为一个学科,它有自己内部的要求。比如说你批评,从一个批评家角度来讲,你批评的对象是什么?这些对象在什么概念下面和命题下面构成了你的批评对象。这个样子,后面又怎样通过自己的论证方式把它论证出来,我觉得这个还是回到个体批评家身上,我一直强调批评家是一个人的工作,就是这个道理。最后落脚点在于不是呼吁要批评,也不是说呼吁批评如何抵制市场,而是每个人回到自身,你是如何从事你具体的批评和研究的。
99艺术网:刚才您也谈到了市场这一块,您认为艺术批评面对市场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怎样才能保持艺术批评的独立性?
王南溟:从评论的角度来说,假如说过于受到市场的影响,这个影响当然是有两种:一种是为市场鼓吹,还有一种因为艺术家市场好好了,评论家内心不平衡。从这两点来说,对我而言,从评论家角度来说都没有多大必要。比如说因为市场现在怎么样就猛烈地感觉到去批评市场。从评论角度来说,评论是自己的一个系统,跟市场其实是分开的。
99艺术网:现在有一些艺术家,尤其是打中国牌的作品,受到西方的收藏家和价值体系的青睐和欢迎,并得到他们的认可。您认为打中国牌是一种技术上的策略,但是当代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否具有这种国际化的意义?
王南溟:假如说是被强势文化规定的东方主义,那么我们东方人自我东方化的话,其实从文化格局上来说,至少他对中国本土的文化没有任何的影响,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假如说一个文化对本土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那么可能会成为西方的异国清代,可能会成为西方消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消费文化,对我们本国来说,文化建设来说也没有多大意义。为了这个话题,我在90年代书写了不少的文章。
99艺术网:您如何看待前段时间王林老师和吕彭老师的争论的?
王南溟:这个争论我没有看完整,就大致地浏览了一下。我觉得争论本身没有什么坏事情,因为从评论家的角度来说,争论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必须的。就是我们不要看争论就觉得有什么,两个人闹矛盾。我只讲一句,就是千万不要把争论人,把他们两个的争论理解成是江湖的恩恩怨怨,还是回到文本,分别对王林跟吕彭的争论,看看有哪些学术话题是需要深入讨论的。所以我们杂志也在做这方面的事情,希望能用组来的稿子扭转一下,把王林跟吕彭的争论,从江湖的误解当中,不是他们两个人误解,而是社会上对他们两个人的误解当中解放出来。
99艺术网:请您综合评价一下这次“领升艺术论坛”?
王南溟:那个论坛是年轻评论家比较多,而且现在年轻评论家差不多都从学院里面出来,他们学院接受比较规范化的,就是如何做美术理论和美术评论的课程。相比较而言,新一代批评家学理跟阅读量这些方面确实超过了以往的评论,可能等他们成熟以后,这一代人评论的风气会有所改变。
99艺术网:有没有发现青年比较家存在的问题在哪儿?
王南溟:比如我们很容易说青年批评家还不成熟,好像理解、阅读量不够或者社会上经验不足。这不仅是青年批评家存在的问题,也是任何批评家都会存在的。我觉得这些话,假如说某一个评论家对青年家用这种话对他们评价的话是没有意义。因为老评论家也面临这些问题,我本人也面临这些问题。尤其说不要一个人年轻心急,想出名等等。我觉得以后像这类词语,可能在学术界尽量不要出现,要说急躁,每个人都急躁,我本人也急躁的。我想世界上任何人都急躁。因为你要用这种评价方法,等于是离开学术了。我不是说急躁就是好的现象,不是要鼓励大家急躁,而是说用这种方法绕开批评家的文本,直接对他工作方法、性情上的一种评论,我觉得这种评论没有意义。最好的评论就是回到这个作者的文本,到底有哪些缺陷,有哪些值得讨论的话题,有哪些已有的成果和哪些缺陷,进行文本式的评论,这样才能进入到学术领域。
99艺术网:谢谢王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