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屏,是画面传输的中断,或者失败,总之不会是完结。这次展出,并不是为了中断传递,而是可以把黑屏作为开始或者终极的状态,来讨论不同的传递的可能性。
何云昌先生在2000年为《不合作方式》所作的艺术家声明中,有这样一段话:“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生命意志与现实持久而无畏的对峙和诗意化的表达方式,是我近年努力的方向”(注1)。这句认真的言语却令人想到一个幽默的场景:一个人,采访正在菩提树下冥想的释迦牟尼,问他“你为何坐在这里?”,释迦牟尼则用上面那句同样的话回答了他。
人们也许不愿意听到这句话从释迦牟尼的口中说出,因为这打破了人们的某种宗教观念;却很高兴能听到这句话从何云昌口中说出,因为这句话满足了人们保持某种艺术观念的需要。那时的何云昌也许还没有明确自己的道路,他的“不合作方式”,也只是在英文翻译中才成为充满力量的“Fuck off”。而六年后,当“石头英国漫游记”结束时,人们问他,为什么拿着一块石头绕着英国走了一圈,他回答说:“就是为了把它放回原来的地方”(注2)。这句回答,比起任何对采访的回绝,或者缄默,都更能够让作者对它自己的作品保持沉默。“Fuck off”终于以另一种方式回归了。
这句对“解释”的冒犯,揭示了一个常常被忽视的基础,即所谓艺术“观念”,只有在作为分析的“途经”时,才具有启发性和操作性;可是,对评论工具的使用方式本身,却往往被误当做评论的目的。写作,这个甚至可以“对自身意义的不存在发表评论” (来自乔治.巴塔耶)的表达方式,促使人们不断用文学的分析法领悟作者,领悟荒谬,领悟“自我”,领悟四海皆准的真理。然而,在这个“分析精神”变得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作品自身的能量和内容已经被掩埋在地下,并且踏平了。
在“天山外”(2002)的时候,何云昌与强烈的爆炸对峙,还只是在感受身体对另一侧的能量的承受;在“铸”(2004)的时候,他把自己封闭起来,没有预留任何传递的出口,他的创作不再以沟通和被接受为目的,而成为自身的修行和体验;在“石头英国漫游记”(2006)的时候,他不再用封闭,而是用行走来体验自我——作者体验了些什么,我们也许永远 坏枚???恢?馈爸屑溆幸欢问奔淝樾骱芊吃辍包/SPAN> (注3)。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何云昌的作品中,行为传递给艺术家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比任何对作品的诠释或者想象,都重要得多,这种传递的方向是行为内部的,处在作者自身封闭的能量循环中,无法通过行为以外的,对观念和意图的诠释来接收。就像身体的痛苦,是无法分享的。
“只有破坏的天性,才会让我们与某个东西建立真正的联系,不论这东西是什么。”(注4)。在何云昌的一些作品中,“这东西”是他自己,作者与自己的关系是共处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这个体系与外界的联系是完全不存在的,被消灭了的,甚至连体系的界限都是不被承认的。除了作者,唯一的“异类”就是他自己。观众,是不被考虑在其中的。
而在马永峰本次展出的作品中,“这东西”是金鱼(作品“漩涡”)。在“漩涡”中,作者制造了一个不需要理由的,自主的机械运动,并让鲜活的生命运动受其破坏。作者与金鱼的关系,不再是共处于一个排外的封闭体系,而是处于一个庞大的,自动的背景当中(洗衣机)。在作品中,生命被机械残忍地排斥,而机械代表了人造的必然性(或者“一种机械化的,被驯服的自然秩序” ——注5)。于是,通过这个作品,生命被人造的必然性所排斥——于是,生命与人类建立了互相排斥的关系——于是,人类被赋予了异端的色彩(这里,也可以认为是生命被赋 予了异端的色彩,但这样的论述将令人毛骨悚然)。作者通过与金鱼(生命)建立的破坏性联系,发现了自身排斥生命的部分,也就是死亡的部分,如同在半夜长时间地照镜子,便能感觉到自己身上有异于自己的存在……在这个作品中,作者与观众的关系,就像是作者与自身异端的关系。作者在破坏自己与观众的联系——所以作品也在带给观众感官和心理的不适——迫不及待地要摆脱,却永远摆脱不了。
在邵译农-慕辰本次参展的“大礼堂”系列图片中,观众席与其中的舞台有一种看与被看的关系;观众席同样被作品的观众所观看;而作品的观众,似乎因为镜子原理,也有种要被放上舞台的感觉。在这些看与被看的循环中,作者力求保持作品中每一个符号的中立性,也就常常否认自己与作品的联系。可是,否认联系也是一种联系,它和消灭联系是完全不同的。于是,作者与作品也成为看与被看的关系,作者与观众便建立了一种身份的带入。在寻找那些存在于所有人的记忆集合之中的符号时,作者企图把自己变成容纳各种记忆的平台。但是,这始终只是一种企图,因为每个人的个人记忆都是无可传递的。不过,这种试图消灭传递隔阂的过程,究竟是单纯的来自生活经验,还是可以来自更多的创造或者冥想?在“天上人间系列”的创作中, 这也是个有趣的问题。
这种无法消灭的,根本性的隔阂,在王庆松的作品中被忽略不计了,因为他的很多作品都在放大那些记忆中一目了然的东西,比如可口可乐和大字报。他的作品也确实像一场庆典,从人数上看,至少是个中型的生日聚会。这些真人“材料”和影像的使用,让作者营造出真实的,被无限放大的,完全受控于自己的自我空间。在本次参展的“大摆战场”和“盲流梦”中也是如此。创造出一个临时空间,然后用全景影像客观地记录下来——比起观众,作者似乎更在乎自己对这个自我空间的创造欲和控制欲。王庆松曾说:“艺术作品有时到了一定程度不一定非要说真话,谎话有时候也要去说,但同时就是说真话的时候,你自己最清楚。”(注6)。也许,对王庆松来说,作品就是简单的对话。空间本身,本来是无法传递的,至少目前的人类智力还达不到,但变成了影像之后,这个空间就变成了一个语言符号,以被发送和被接收为目的。在观众对他作品的欣赏中,这个自我空间也完成了传递的过程。所以观众是必 不可少的接受者,也是这个空间在思想中存在的基石。
说到空间,空间已经在吴成典的作品中被撕得粉碎(本次展出的“鸟巢”和“水立方”),因为这个空间不是他创造或者传递的,而是他要针对的。碎片又被他黏贴在一起,成为一个平面。在这两幅作品中,画面似乎只是作为阐述作者观念的介质而存在的。但是,如果在电脑显示器上打开其中一幅的电子版,并用全屏观看,让画面充满显示器,显示器便呈现一种电脑死机的效果。“死机了”,便是这幅作品在电脑前传递给观众的内容。这种时候,就只能“黑屏”,然后“重启”了。于是,这篇文章,也找到了一个结束的最好借口。
注1:摘自安德鲁.布华顿的引用,《存在的尺度——何云昌作品》,华艺莎艺术中心,162页
注2:摘自江铭的引用,《存在的尺度——何云昌作品》,华艺莎艺术中心,35页
注3:摘自何云昌与江铭的对话,《存在的尺度——何云昌作品》,华艺莎艺术中心,122页
注4:拉康,《讲座 第八本》,Seuil出版社1980年版,406 页
注5:Maya Kovskaya,“将自然放在它所属之处”,翻译自赵欢提供的该文的电子文稿。
注6:摘自“王庆松栗宪庭对谈录”,《血色艳丽》,环碧堂画廊,2007年印刷,17页
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