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周边的古旧村落近年来越来越成为艺术家们乐于居住的去处。北京早年的圆明园村、树村,近来的宋庄就是典型代表,而广州最著名的艺术聚落,也正是位于海珠区万亩果园的小洲村。乡村的恬淡风景和艺术的躁动、孤独,以及跃跃欲试的市场力量糅杂在一起,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也让这处广州城市边缘的自发形成的艺术聚落的未来走向多了很多不确定性。
开篇语:
随着北京的798和上海的莫干山纷纷大幅降低租金,几年间迅速成为社会热点的艺术聚落又有了新话题。在金融海啸尚未过去,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广州的各色艺术聚落是否面临同样的挑战,或者是否因自我的特色而保持强有力的生命力?我们将通过系列扫描试图找到一些答案。
现状:未成名艺术家的乌托邦
“小洲村有一条奇怪的文脉。”长期关注小洲村艺术聚落发展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讲师吴杨波如是表示,一方面,它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成为广州一批老艺术家,比如曹崇恩、尹定邦等人的居所,形成了比较有规模的老的画家村。不过在当时,这些居所更像是画家们的“乡间别墅”。近几年大量涌入小洲村的,则绝大多数是附近大学城中毕业不久的艺术类大学生。一些希望在艺术上找出路的美院年轻老师也进驻这里。对于其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艺术、生活、工作在这里混为一体。“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作品,反正都卖不出去,不如在这里继续自己的探索,反正这里的生活成本也很低廉。”目前入住小洲村的艺术家甚至有的来自美国等,工作室、艺术沙龙已经冒出100多个。“可以说,小洲村是他们追求艺术的一个乌托邦。”吴杨波说。
特点:比创意园区更加包容
“小洲村”网站的创办人陈乾近来正在为筹办新一届小洲村艺术节所需不多的资金而奔走。在他看来,由于是从淳朴自然的乡村生活中自然生长起来,小洲村比之旧工业区改造的艺术聚落或者房地产开发商大手笔投入的创意园区,显得更加包容。这既表现为村民和艺术家们的关系不错,也表现为村落里的老中青艺术家之间较少藩篱。这些新的小洲村村民们一般通过出售自己的创意和艺术技能来维持简单而清淡的日常生活。其中,为准备报考美术院校的学生进行考前辅导和平时的美术培训,是很多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一些工作室也可以接到一些外来的订单,进行广告、设计等的制作。相对而言,他们的价格比外面的知名公司要低得多,但质量并不见得差。陈乾表示,与北京、上海等地知名的艺术聚落相比,小洲村或许更加“草莽”些,但“在广州的近郊,保存这么完好的古村已经非常稀少,能有这么多艺术家更是难得。”
同时,小洲村中催生出的很多艺术空间,在已经习惯了用“价钱”来看待艺术作品的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可理喻,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是免费和互动开放的。比如美院设计学院老师洪容满和朋友组织的“小洲合作社”,两人每人每月拿出一千块钱维持空间运营,而任何希望使用这个空间的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艺术家刘可的“腾挪空间”号称广州最小的艺术空间,面积仅有5平方米,每月租金200元,每次免费展出一件作品,展期一月……借用小洲村“公共空间”主持者的说法,“公共空间和公共厕所一样,为基础性非盈利性设施”。
方向:“整合”急需艺术大鳄和资本?
小洲村目前入住的“艺术家”数量已经有数百人之众,而且据吴杨波的统计,每年还在以100~200人的速度增加,“今年广美油画系的80多个应届毕业生,除了少数几个找到工作之外,整体搬进了小洲村”。而房租的价格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达到20%~30%。在一部分关注小洲村的人眼中,小洲村内部的艺术肌理也在发生变化——艺术家们开始从分散的个体活动转向集体活动,由相对封闭转向寻求交流和开放,组织了小洲文联,利用建立在民居中的各种展示空间、艺术沙龙,结合村内的礼堂、祠堂等场所,相继举办了各种展览。《华南地区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和《全国设计教育论坛》“地域性”与“当代性”主题研讨会等全国性的会议也在小洲村先后召开。艺术创作和本土的广府水乡、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相当数量的美术培训班在建立,小洲村现在已是天天都有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一些知名的艺术机构已经在考虑进驻。
除了传统的造型艺术之外,国内最著名的文学网站之一“露天吧”也刚刚在小洲村“落地”了。这也是第一个进驻小洲村的重量级文学机构。另据记者了解,目前村里正在规划辟出一块区域,建设专门的艺术园区。各种迹象都表明,对于小洲村的“整合”越来越成为很多人努力的目标。“和宋庄他们相比,小洲村缺少一个像栗宪庭这样能整合的人,所以在外面立不起来。”有人表示。同时,一些年轻艺术家对于艺术经济的繁荣仍旧有着热切的向往。有人强烈地表达了希望“艺术大鳄”进驻小洲的愿望。在一些研究者的建议中,小洲村的“艺术旅游”也是非常值得开发的一笔财富。
质疑:商业开发必然损害艺术生态?
不过也有很多人担心,资本的进入会使得小洲村珍贵的、自生性的艺术原生态遭到破坏。此外小洲村目前的整体面貌还比较粗糙,资本怎样进入还很难找出一个明晰的模式。广州美院教授、著名油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谭天早在2002年就搬进了小洲村。他认为,商业的介入一定会让小洲村现有的面貌走样。当年是为了寻求一个安静的创作环境而来到小洲,他如今已经感觉到小洲有些嘈杂和喧嚣,“经常有打着旗子的旅行团跑到我的创作室外面说:这里是xx著名画家的工作室。我要是出去一下,他们就会说:谭老师专门出来迎接大家了。”谭天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一定要和商业保持距离,“商业进入798之后,里面很多很棒的艺术家都搬走了,留下来的都是原本就瞄着商业去的”。如果资本或者相关部门强力介入,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小洲村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他还批评一些年轻人一方面喜欢小洲村这种闲适的生活,不愿工作,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有人来包装自己,最好一夜成名。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