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没了,作为与小丁一起工作过的一个“移民”,自然很难过。“流民”时期的丁聪与我们这些曾经是人民解放军军官的北大荒“移民”相处四年,如今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原《北大荒文艺》编辑部的成员中也已经先后过世了好几位,流民中也走了好几位,默默地入了土。丁聪算是长寿的,走得最晚,活得最久,笑到最后。
见报纸刊出悼念或回忆丁聪的文墨,有小丁反右后发配北大荒“没有画画”的说法。为不使广大读者可能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我想还是以敬重的心,告知事实真相为好。就我手头留下的半套《北大荒文艺》合订本(从1958年12月创刊号到1959年12月共13期)数数丁聪以“阿农”和“学普”笔名所作所发表的画,超过100幅。
《北大荒文艺》编辑部由总政文化部创作室、解放军文艺社、八一电影制片厂以及诸兵种转业军人组成。得王震将军授意,以“才尽其用”的政策,顶住“右倾”风险,使小丁在云山水库劳动只半年,就调入文艺社,让小丁重操画笔。当然“小丁”这个笔名只得暂时“政治避难”,以企盼进步的心思打造成了“阿农”和“学普”两个充满时代语境的笔名,留下的不少于100幅画,是值得留垂千史的一笔沉重的文化遗产,是丁聪传奇一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政治大难中显示出了高尚的人格和倔强的性格。他是上海特有的一棵梧桐树,粗壮敦实,顶天立地,任风吹雨打,雷击雹摧,可以打尽它的枝叶,但休想撼动它的树干,梧桐树我自岿然不动!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