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的《活动绘画》和《双重绘画》这两个实验系列,从方法和前后关联的内容上讲,有多重的层面。这位艺术家的艺术探索之所以达到这些新阶段,是由于他不断研究中国当代社会以及在发展的意义上实践多种绘画形式的强烈冲动。
那就如同用内在的洞察力对社会经济结构抽丝剥茧的态度和行为一样,好像在剥开洋葱。从这种意义上讲,杨千的艺术语言可以说成是对我们复杂的社会和情绪环境的“揭露”和“提醒”,是对我们社会的反思。
他的新绘画作品系列不仅是对一个绘画空间的外在的或是形象化的构想,而且也是对社会和个人情绪的图示,比如愤怒、痛苦、喜悦、失望和忧伤。从美学角度来讲,他的《活动绘画》和《双重绘画》这些作品通过向绘画、雕塑与装置的全新结合迈进,进而向人们指出了“绘画史发展”的不同视野。因此,这种多层面的活动空间是一种全新的表现规则,依然在传达着传统绘画历史的内容,尽管它们是绘画与其他艺术类型之间的新融和。
从他最早期的《浴室》系列到现在,我看到他的艺术发展的全过程,我可以看出每个不同系列贯穿始终的着眼点和彼此关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些贯穿始终的着眼点是普世的,而不单单是针对中国的。它们从艺术家个人身份危机开始,进而解释了传统与当代城市化之间的冲突,以及东西方政治与文化的冲突。此外,尤其是在他最新的《双重绘画》系列中,他甚至开始将艺术史本身的问题并置,例如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比较。通过这种广泛的融和过程,他的绘画获得了独特与原创的品质,我很想把这位艺术家称作是新的“融合家”。从这种意义上讲,我在这里可以宣称,他的艺术新尝试乃是“进化的绘画”。
通过这些交互的艺术探索,杨千希望将他自己对社会表层背后“隐藏的现实”更为深入的观察呈现出来。这是一种通过捕捉情绪与社会经济环境中暗藏的细微差别进行揭露和揭示的艺术行为。我觉得这些行为具有嬉戏的成分,但同时也是痛苦的。
另外,如果我们回到杨千在这些新作品的方法论问题上,我也要说到“欣赏”他的作品的过程所具有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向观众提出了“观看方式”的问题。它们既非传统的二维绘画,也不是新媒体艺术中需要观众有形参与的互动作品。但是,最重要的美学和方法论的核心,在于《活动绘画》和《双重绘画》两个系列跻身于“时基”(time-based)的地带,但它完全不同于媒体艺术。它们完全是传统二维和时间概念的四维的全新结合,因为观众欣赏的过程只有在消耗一定时间观看活动过程以及照明变化之后才能最后完成。通过对这些新型的超越传统绘画形式“单一性”的多重融合过程进行深入观察,最后我要提出的是“多重语义”的概念。
这里所说的“多重语义”不同于“多元论”或“多元文化论”,而是指不同的时间层面、维度、形式、社会与环境问题、离奇的现实甚至整个艺术史本身多方再融合的过程。因此,抱着这种多重语义的艺术态度,我可以预见到杨千无止境的新创作历程。
杨千的新艺术语言最终使我们能够深入到“反思的海洋”。在思想的大洋中,我们开始游历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背后那些被忘却的现实,同时,我们将凝视一个新的地平线,那就是对我们社会和艺术史的“隐喻式审判”。
【编辑:大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