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红色收藏——不能只向“钱”看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09-07-21

  7月7日正午时分,烈日当空,北京报国寺文化市场上,顾客稀稀拉拉。在“红色藏品”摊位的专区前,也是少有客人光顾,几位摊主正围着一个小桌子喝酒、聊天,市场上并没有出现笔者想像中的热闹场景。

 

  近来,很多地方政府、民间协会都筹划举办了以“红色”为主题关键词的收藏品展览会、交流会;拍卖市场上,红色藏品的拍价不断刷新纪录;红色收藏还开始向互联网领域拓展,网上交易风生水起,用网友的话说是“全国江山一片红”。

 

  红色收藏的升温,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萧条景象的艺术品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在报国寺文化市场里摆摊的严大爷是“老北京”,从1993年开始做“红色收藏”的买卖,至今已有16个年头。“从2003年开始,红色藏品的价格就开始稳步上升。”严大爷说。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建国60周年,为红色收藏迎来新热潮提供了契机。”中国收藏家协会徽章委员会主任纪玉成说。虽然,红色收藏不是新名词了,但对“红色收藏”的界定,还存在争议。

 

  “一些人认为‘红色收藏’就是‘文革’时期的收藏,这是错误的。‘红色收藏’是一个广泛范畴,涵盖了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遗物。它既可以反映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壮大历程,也佐证了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成就。”纪玉成这样解释。

  据了解,红色收藏涉及面很广,常见的有文史资料、文书档案、书报刊、连环画、字画、塑像、徽章、摆件、宣传画、电影海报,以及邮币卡、票证等。其中,以毛泽东像章、毛泽东著作为主的红色藏书、“文革瓷”(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抗日战争史料、红色油画、“红宝书”系列等最引人关注。报国寺文化市场的几位摊主介绍说,平时来市场上买卖红色藏品的,主要是上年纪的人,有摊主这样分析,这些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很怀旧,手里有闲钱,对过去岁月有特殊情怀”。

 

  随着红色收藏的升温,一些藏品的价格不断上扬,原来几元钱一枚的红色徽章一路狂奔到几十元钱。不少收藏界人士对这种现象表示担心。

 

  收藏家李强认为,红色藏品价格上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价格飙升至某一高价位,对藏友们来说是好事;另一方面,如果有新发掘出的藏品出现,就难以再给收藏者们‘捡漏儿’的机会。高不可攀的价位,必将使想加入这一行列的新人望而却步。”

 

  署名为宋晓军的作者在《收藏中国》撰文称,“虽然红色收藏在资本和商业冲击下并没有像当年的‘君子兰热’和不久前的‘普洱茶热’那样充斥着泡沫风险,但是冲击还是影响了很多红色收藏者的文化准备,使得他们无法对藏品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和对藏品的文化特性充分呈现……这不仅对红色收藏作为一个独特收藏门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制约,而且对后人从收藏角度更理智、客观地理解中国革命史也是一种文化上的缺位。”

 

  对此,纪玉成认为,任何藏品不仅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也应该有经济价值。“现在的红色藏品价格走高,是符合价值规律的。但是,藏友们在注重藏品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对藏品所反映的历史做深入了解,研究、发掘它们的史料价值和文化内涵;还要多积累经验,提高辨别藏品真伪的能力。”

  虽然红色收藏日益红火,但如何提高普通民众对红色藏品的保护意识,仍然任重道远。

 

  2003年,河南发现了一枚直径达1.8米的大型毛主席头像挂章,收藏家施永明赶到河南将其高价买下。他后来得知,这一挂章一直是被一家农户当做床板来使用的,还有几块同样的挂章已经被这一家人当成废品卖掉。“当时,全国还是首次发现这样大型的挂章,其历史意义、文物价值和观赏性都很高。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收藏并加以保护,将是很大损失。”施永明说。

 

  如何使红色收藏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关注焦点。纪玉成就表示,“红色藏品应该发挥出社会效应,不能只向‘钱’看,让热潮变了味儿。”

 

  “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引导,增加人们对红色收藏的认识,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作为收藏家,应该有‘藏德’——藏品不应该被藏在家里、锁在仓库里,应该多展览、多交流,让更多的人来欣赏,让我们的后人能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只有这样,红色收藏才不会仅仅是一阵热潮。”施永明说。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