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广州美院五人展 利用“鲁班弹线”作画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09-08-07

洪耀的弹线 油画 2006年

 

 

 

  正在广东美术馆举行的“首届生———李行简、邵增虎、郝鹤君、洪耀、潘行健五人作品展”,展现了广州美院附中首届学生的风貌和新中国美术教育的成果。这群年过七旬的艺术家当中,有一位作者的作品在所展出的油画、国画、版画等100多件展品中显得格外“当代”———他开创性地运用“鲁班弹线”的原理进行观念性抽象画的创作。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洪耀已经开始“大逆不道”地进行着他的艺术探索。直到今天,仍有人疑惑,这位广州美院大学和附中第一届最高分毕业生,同时在国画与油画领域上有很深造诣的艺术家为什么会与传统绘画创作进行如此决绝的“割裂”!透过洪耀的弹线观念性抽象艺术介绍也许能对提高我们欣赏当代艺术的水平有所帮助,究竟如何才能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洪耀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个案。

 

  开窍悟道

 

  上世纪50年代,中南美专和中南音专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大院学习。每到周日,同学们都喜欢躺在床上睡个懒觉,当然也包括洪耀。睡得正香的时候,忽然被一阵阵枯燥的钢琴练习声吵醒,搞得这帮美专的同学们对音专的同学非常火大。到了第三年,某个周日的早上,洪耀又躺在宿舍的床上美美地睡着难得的懒觉。忽然,一阵优美的琴声轻柔地把他唤醒,洪耀凝神倾听,微风吹来,那钢琴声仿佛是随着湖水的涟漪时高时低,若隐若现地飘来。躺在床上的洪耀被这天籁之音般的乐曲深深触动,甚至感动得浑身发抖泪流满面。当洪耀向记者描述起50年前的这一情景时,洪耀的语调还略带激动。都是那些学生、都是那些钢琴,为什么此时的琴声不再是噪音而是感人的乐曲?艺术的魅力怎会如此动人心魄?洪耀忽然开了窍似地悟到了,用激情和创新精神心无旁骛地追求艺术,方可接近艺术的真谛,并且人性的本质是喜新厌旧。于是,洪耀的艺术追求开始不再循规蹈矩,而是大胆地进行求新求变的艺术探索。

 

  上下求索

 

  1977年,洪耀用竹片制作了一把竹弓,用墨汁在宣纸上弹下了一个五角星。此时的他虽然已在国内的画坛上崭露头角,作品多次获选参加全国性美术大展并获金奖,但他却不想再将他的创作与照相机进行媲美,更不想将艺术政治化与功利化。洪耀认为,绘画就是点、线、面、色彩、肌理的组合,是轻快纯粹的东西。

洪耀的弹线 油彩 2006年

 

  为什么选用弹线进行创作呢?洪耀说,这与他儿时的经历有关。他的爷爷解放前在武汉开棺材铺,小时候的洪耀看到师傅们每天都用传说是鲁班发明的“墨斗”在并不规整的木头上弹线后,就可以做出笔直的木材,觉得非常神奇。另外他的邻居是个弹棉被的手艺人,那“当当”的弹声是如此具有节奏感和穿透力,给当时的洪耀留下深刻的记忆。最终,洪耀把这种对弹线的深厚情结,释放到他的抽象艺术创作里。他不仅在宣纸、画布上弹,还在水上、海面、人体、名画、汽车、雕塑上弹。透过弹线,洪耀希望将他对世界的看法、生活的思考、个人的情绪等等宣泄出来。弹线工具也早已不再是竹弓,而是自做机器,用杠杆、用巨大的弹簧、用吊车弹线。线也不再是棉线,还延伸出麻绳甚至钢缆。

 

  独行不孤

 

  洪耀从小就被列为“黑五类”,成长过程的重重挫折,反而激发了洪耀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专家认为,洪耀的“弹线”就是一种人格力量的符码。而“弹线”也蕴涵着多重性格,刚直的或刚柔相济。除了“弹线”之外,洪耀还随心所欲地进行了各种抽象画的尝试:几何抽象的、极简主义的、装饰性的图案、巧用汉字来构图的。表现也是手法多样,有泼洒、涂抹、勾画、晕染等,其中还穿插了一些都市和山水的意象符号,以加强画面的时代感和表现力。

 

  洪耀的艺术创作集装置、行为、观念、抽象艺术于一体,尤其是其创作的源头来自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智慧,从而他的“观念性抽象画”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和当代性。

 

  综观目前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杰出华人艺术家们,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艺术创作的源头伸向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如赵无极的抒情抽象油画所蕴涵的天人合一、虚静忘我的中国哲学、蔡国强的火药创作等。由此看来,洪耀的艺术探索也可谓“吾道不孤”。

 

  洪耀的弹线观念抽象艺术创作一直没有公开,直到后来移居台湾,前两年被当地的文化官员发现,并牵头媒体宣传和艺术基金支持,才正式公开展览。今年11月份,洪耀将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其首次个展。

洪耀正在用自制的弹线机创作

 

  [对话]

 

  情系当代 与关山月的师生情缘

 

  记者:听说您是关山月的高足,在关老身上您学到了什么?

 

  洪耀:上世纪50年代,关老师是当时广州美院附中的校长,也是我们的毕业创作指导老师。刚考入附中时,因家贫,连调色盒也买不起,只能用一片玻璃代替。“画画怎么可以这么随便呢?”关老师检查时,对此很不满意。后来了解了原委后,关老师亲自跑到班里对我说,只要用心画好画就行,不必拘泥。这就更加鼓励了我努力学习。上世纪50年代末,关老师访问美国归来,他悄悄地把一本用传统画纸包着的《印象派画集》递给我,让我好好阅读。由此,也把我的眼界打开。记得,关老师刚与傅抱石创作完《江山如此多娇》从北京回来,好像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不久,在学校大院宿舍里碰见关老师,只见他正低着头专心地看着几个小朋友在地上画画,当时我很诧异,这么一个大师也留心小朋友的“涂鸦”?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直到现在,我还很喜欢看儿童画的天真与天马行空的恣意。

 

  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创作有何特点

 

  记者:不少国内的艺术家们都热衷于当代艺术的创作,您如何看待?

 

  洪耀:这20多年来,中国的艺术家们将西方的几百年艺术发展都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目前不少的艺术家们仍然停留在视觉现象的表现上,观念的表达不够强烈。重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对当代艺术的创作仍然重要。

 

  如何欣赏当代艺术

 

  记者:很多人都认为看不懂当代艺术。

 

  洪耀:我们的美术教育一直强调技巧的培养,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传统也停留在像不像、美不美上。其实当代艺术强调的是观念性和思想性的表达。看不懂不要急,要学会慢慢学习和积累。也可以先把抽象的往具象上去靠。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