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自由交流论坛(第二回)--“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上)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09-08-13

 

主持人段炼

 

自由交流论坛(第二回)--“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
时间:2009年6月21日   13:00—18:20
地点:圣之空间
主持人:王春辰 段炼
整理:刘智彬
 
  陈荣义:大家下午好!我代表湖南美术出版社圣之空间欢迎大家的光临。这次论题“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是继上次在这里举办的第二次自由交流论坛,我要感谢王伯乔和张小涛策划这么好的项目与我们合作,同时感谢今天光临论坛的策展人、艺术家、新闻媒体的朋友和其他的朋友,我希望今后大家与圣之空间、湖南美术出版社有更多的合作,最后我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王伯乔:今天在圣之空间举办的自由交流论坛第二回,主题是“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由圣之空间、中国数字艺术协会、料阁子17号共同主办,力邀多位跨媒介创作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和两位长期致力于此项学术研究的学者、策展人、批评家进行访谈和对话。艺术家将从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出发,面对面与观众分享他们在接触数字工具和新技术后所衍生出来的创作概念,以及在数字化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之下,运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新创作、新材料以及新观念的实验性探求,对自我主体意识的认知以及对创作表达的影响。切入本期论坛主题之前,我想先简单阐释一下“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的主题构想,对创作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可以调动起作者和参与者的感官积极性,互动性是以往艺术作品中无可企及的,以后我们会把这个交流平台持续下去。首先播放的是第一组艺术家缪晓春和张小涛的影像作品。
 
 
 
1) 主题:数字艺术与新美学方向
对话人:王春辰 缪晓春 张小涛 
2009年6月21日(周日)下午13:00-13:50
观众提问时间:13:50-14:15
 
 
艺术家张小涛
 
 
  王春辰:在今天的这个时代,数字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刚才我们看到的缪晓春和张小涛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很明显的数字艺术的特点。在缪晓春的作品《坐井观天》中有很多美术史的内容,张小涛是学油画出身,最近几年,不断拓展自身的艺术创作领域,为什么这些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会采用数字艺术这个手段去进行创作?你们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思考?
 
 
  缪晓春:我进入到运用数字艺术的手段去进行艺术创作的领域,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我是运用摄影去创作,但摄影面对的更多是现实,你只需要去按下快门就可以了,现在我采用的虚拟空间手段可能与前一个阶段是完全相反的,我可以制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和观念。
 
 
  张小涛:绘画的创作带给我很多的视觉图像经验,通过图像学、图像阐释、图像分析的方法展开我的工作,绘画是很传统的艺术,但是在今天的图像时代,它和绘画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2006年我做了第一件动画作品《夜》,初次做动画让我很兴奋,也遇到了不少新的问题,同时开始在构思动画《迷雾》的创作,两年之间我和助手们一起去重钢、西藏、深圳等地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察的数据报告。做动画需要和团队的默契配合,这次的合作经验对我以后的创作也很有启发,如何通过一个工作团队把艺术家的独特语言展现出来?后期也涉及到我和作曲家陈皓的合作,还有动画和音乐的同步关系。电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和工程。我的重点是在动画语言上的突破,尤其和李一凡的相遇,他的工作方法是四川画家少有的,这两年我们交流得很深入,他给我不少电影语言的重要影响。我希望作品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一时想出来的“点子”或“方案”,作品是思想、技术、心血、金钱的“炼丹”过程。所以一开始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去做这个片子,我在细胞、心脏、工厂之间寻找某种时空的联系,画家有处理现实和心理空间的丰富想象力,标准的动画电影对我的意义不大,我希望偏离传统电影中单一的叙事结构,处理了一些抽象性的空间来破坏电影中的完整性,构建一个多重叙事的空间。我用了大量的设计性语言,如图案化的迷宫、线状、点状的抽象视觉元素,打破动画中3D建模制造的镜像世界,抽象性的设计语言是我的心像。这次音画的同步关系还没有处理得好,主要是视听经验不够,古典音乐的庄严肃穆感和现代音乐的无调性的区别?以及音乐、音效、声音和动画语言的关系?这些新课题都是我要继续学习和思考的。
 
 
  王春辰:我们从艺术家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数字艺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的拓展问题。当你采用数字虚拟方式去进行创作的时候,对你的创作思路是基于一种什么想法?每位艺术家的关注点是不一样,但是关于数字艺术的技术方面,在你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使你和过去的作品有什么差异性?当谈到新的美学维度和新的美学视角的时候,它跟传统是有所区别的,那么数字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缪晓春: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用数字手段这种新的媒介去创作作品,压力很大,记得十几年前在德国看到那些艺术家做的数字艺术作品,感觉很惊奇,技术是在不断地更新,但在美学上反而给艺术家的空间更大。
 
 
  张小涛:从缪老师的谈话中,我发现他是受荷兰艺术家波希(H. Bosch)的影响很大。我很喜欢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的作品《死亡的胜利》,这幅画描绘的是死亡战胜了今生,战胜了现实,中世纪以后的基督教特别重视现世和今生,通过对今生的重视,来抗拒死亡,我从西方的古典绘画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今天的美学是由传统变异生长出来的,对艺术家最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技术不是艺术家想的问题。
 
 
  王春辰:数字时代其实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说艺术的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技术有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技术产生,恰恰是数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思路,数字艺术中的唯一性的减弱就带来了对艺术另外一种层次的判断,艺术家在创作时是如何判断新的媒介的介入的?
 
 
  缪晓春:你刚才谈的唯一性问题,我认为对画廊来说是最重要的。并不是削弱了唯一性就带给数字艺术新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能有广泛的传播空间。传统艺术每张的复制都会不一样,而数字艺术每张的拷贝都是一样的。
 
 
  王春辰:我所指的唯一性是指过去传统艺术中的唯一性,但是在数字艺术中,唯一性就受到了颠覆,你的独创更多的是来自于技术的支持,数字艺术具有普遍性的传播力。
 
 
  张小涛:我很关注影像作品,在我看来,虽然现在的国际双年展、文献展中的影像作品很多,但是实际上展览效果好的很少。常见的情况或是一间间小黑屋子,观众钻来钻去;或是一个录像的放映时间太长,很少有人能够完整的看完。在叙述性和当代影像语言实验之间是有临界点的,叙述过多显得冗长沉闷,只是影像语言实验,看一眼就索然无味,人的眼睛面对运动的图像比静止的图像更有好奇感,这是人的生理本能反应,所以在时间、空间、运动感、速度感、语言节奏的变换上我得下工夫,既让观众可以“视觉阅读”,但不是流畅的“阅读“,我会设置一些“视觉陷阱”或者说“视觉障碍“,观众看完之后是有疑问的!看绘画我有一种经验,如果第一眼没有搞定,停留下来再观看的可能性很小。尤其今天视觉泛滥,谁有那么好的耐心看下去?
 
 
  缪晓春:我的作品是很个人化的,没有什么情节,技术手段也谈不上多高,播放的空间更多指向的是美术馆、画廊等等,我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心,这也是很难的。
 
 
  王春辰:我们今天讨论的不仅仅是作品,更多的是时代的特征,过去的作品给人带来的认知、情感、知识的层面和今天数字艺术所带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你们是不是认为数字艺术综合了过去艺术的特征?数字艺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艺术家的行为,更是一个社会的行为,他们的每件作品都整合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请问你们是如何将观念和技术相融合的?
 
 
  缪晓春:四五年前,我对三维的技术是不熟悉的,现在几乎是每天八个小时在跟自己的团队交流和讨论,技术是很重要的,在创作过程中,技术难题也是每每出现,只能去一个个地解决。
 
 
  张小涛:我与制作团队的交流只要通过网络,动画语言是非常技术化的工作,三维数字的信息化合成技术是有别于传统艺术、技术语言的处理方式,这里面的困难是如何在这些数字化的图像里转换艺术家的观念和语言?如何与动画团队进入深度的交流?怎样进行视觉转换?会有大量信息损失的问题,每一次的纠错都是通过草图的讨论再到数字化的计算来重新完成的。因为3D MAX、MAYA 的数字技术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我喜欢“试错法”,通过“错误”去修正、发现事物的本质。动画对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新媒介语言的尝试,有一种未知的期待,我通过新的实验,可以找到一些新的视觉经验来表达我的观念,并且也弥补了绘画语言相对的单一性,反过来,我又可以把动画语言的实践经验带回到绘画的实验中,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王春辰:艺术家在某种层面上要不断地学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科学家的身份,不断地更新和学习最新的技术,结合自身对艺术所特有的观念系统,留给我们很多的问题要进行讨论。下面是观众与艺术家之间交流的时间。
 
 
  杭春晓:今天的主题是“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我想这个不是简单地思考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去创作艺术作品的问题,数字时代带给我们视觉冲击和启发两个方面的问题,关于视觉冲击,我想说缅甸在70年代对一批政治死囚进行大屠杀,他们在屠杀前给这些死囚每个人拍了张照片,后来这些照片被发现后,依据现在的图像艺术概念,它可以成为极具冲击力的艺术作品,那么在当今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下,每个人都可以借用数字手段进行个人的对图像的幻想和假想,作为专业的艺术家,是怎样对自己的作品的价值进行自我确认的?简单点说,网络上流传的图片本身是很具有说服力的,甚至是可以拿来制作成艺术作品,那么请问数字时代对艺术家的冲击的问题是如何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关于数字时代对我们的启发的问题,数字时代的虚无化、主观化所涌现出来的视觉特征,两位艺术家都介入到运用数字艺术的表达方式中,那么艺术家所创造的图像经验与过去有什么本质和思维出发点的不同?
 
 
  缪晓春:以前的艺术都是二维平面的,现在考虑的是运用虚拟的三维空间呈现给大家一个新的视觉概念,时间性以及声音也是虚拟三维空间中重要的元素,它跟传统艺术所考虑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王春辰:问题的展开需要多次的讨论,数字时代的艺术的特征远远没有挖掘殆尽,当今的网络、传媒都采用了数字化的手段,具体到艺术家所采用的形式其实是一个有待拓展的领域,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如何界定什么是数字艺术的问题,有待于以后讨论。
 
 

 

 
 
批评家王春辰
 
 
2) 主题:数字时代对视觉艺术的影响与挑战
对话人:王春辰 冯梦波 王智远
2009年6月21日(周日)下午14:15-15:05
观众提问时间:15:05-15:30
 
 
  王春辰:数字艺术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格局,它所展现的面貌也是多种多样,王智远老师把图像和装置结合在了一起,产生了震撼的现场感,这两位艺术家都把强烈的现场感融入到了作品中,他们的作品与上一组艺术家有明显的不同,我想请问两位艺术家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与上一组艺术家作品的不同的?他们过去都有中央美术学院专业的造型艺术的学习,当转向这样一种新的艺术方式的时候,带给你们怎样的思考和转换?
 
 
  王智远:我不是做数字艺术的,只是在作品中介入到了影像元素,谈到这次论坛的主题“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我1990年到2001年一直生活在澳大利亚,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在1996年,到现在,数字技术影响人类生活的十几年中,图像泛滥,我们所接触的视觉经验是过去的上百倍,那么对视觉艺术家们就会有个提问,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视觉体验?对于我的作品来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新的艺术语言方式?
 
 
  冯梦波:我从80年代就开始玩电子游戏,92年开始接触电脑,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谈谈对今天主题“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的看法,第一点,我不确定今天是不是数字时代;第二点,艺术是没有新旧高下之分,不一定新的就比旧的好,数字的就比模拟的好。
 
 
  王春辰:今天的论题“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它是作为一个问题出现的,至于它带来什么影响?是不是一种革命?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思考。数字化时代都会对今天的视觉经验产生影响,我们暂且把作品属不属于数字这个问题放在其次,他们的作品一定是在一个综合的语境下发生的,他们知道现在的创作是与传统有区别的,对视觉艺术有新的思考,这一点艺术家会给我们更明确的答案,我们从面对图像、接受图像到反对图像,这是一个过程,比如王智远老师的作品,他的作品里面就有对图像的强烈的怀疑,包括作品中巨大的装置,一个私密性的物件——内裤,带给我们一种异样的感受。
 
 
  王智远:其实今天在这里举办这样一个论坛,是为了提醒大家数字时代的来临,我们面临新的问题,如何去面对和思考这些问题?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接受的图像和信息量比以前多了很多倍,那么一个人在一件作品前所停留的时间超不过两分钟,我也在思考自己所创作的作品如何能让人留下来好好观看,所以人们都需要新东西,我在尝试着去做。
 
 
  冯梦波:我92年接触电脑、玩音乐,也没把这些当艺术来看,就是觉得“酷”,90年代末,电脑开始普及,中国网民的基数很大,他们的创造力比艺术家强很多,在网络方面,艺术家在这些网民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回到自己的作品来,我对电子游戏一直是很感兴趣,电子游戏是一个完全被图式的媒介,我刚才播放的两个作品都和电子游戏有关,《Q2008》用电子游戏引擎来做行动绘画,绘画可以理解为一段时间的一个积累过程,我把电子游戏中的各种元素重新设计再让程序自动运行,形成一幅绘画。
 
 
  王春辰:艺术家都在思考在今天的时代中,图像在我们文化结构中的作用,比如网络的发展,图像的泛滥,其实艺术家的身份已经弱化了,不少人在图像的运用上比艺术家更广阔,但是无论如何,艺术家独立的思考还是存在的,与人们一般性的利用图像有不一样的地方与人们一般性地利用图像有不一样的地方,那么对于艺术家是如何面对今天的数字时代的?
 
 
  王智远:数字时代给我们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的越来越模糊,学科与学科之间也在产生着交叉,它们之间是平等的,现在已经慢慢发展为一个跨媒介跨学科的时代。
 
 
  冯梦波:我很质疑“数字时代”这个词,我看不出现在的社会跟60、70年代有什么重大的区别,除了有Internet、手机,这些对于人的交流和所谓的社会进步,这些东西的出现都没有什么意义,电、火车、飞机的发明比Internet和手机这些东西重要的多,宣传网络和电脑的重要性其实是一种商业策略,所谓“数字时代”,这个事情是被夸大的,在这个时候讨论数字艺术显得尤为荒诞,数字只是提供了一些手段,对于艺术和人有多大影响?是值得质疑的问题。
 
 
  王春辰:数字化时代对艺术、对人和生活究竟有多大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讨论中也是有质疑的,甚至也不乏反思,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征,但是作为独立的艺术家肯定是对任何新鲜的事物进行怀疑,回到艺术问题肯定不是一个彼此取代的关系,但是有一点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两位艺术家虽然觉得自己的作品不是数字艺术,或者认为只是一种手段,或者带来了新的视觉经验,这个时代究竟和艺术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下面由观众提问。
 
 
  王栋栋:刚才王智远老师提到了视觉经验的问题,今天的主题是“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这不仅仅是视觉呈现方式的问题,我觉得更多的是大家对视觉呈现方式的理解的问题,也就是社会对我们创造的这种新视觉怎样理解的问题,当然这不是艺术家个人的理解和个人的游戏,而应该承当起将这种对新视觉呈现方式的推广,即推动社会对图像的新的认知。怎样理解视觉革命?以王老师的这件作品为例,在呈现方式上有不同媒介和不同元素的组合,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几个要素,如十字架、内裤、影像中行走的人、伸展和收拢的运动以及莫名又夸张的声音等要素。针对作品中的这些要素请王老师谈一谈不同媒介和不同要素之间组合的内在逻辑,我想这是影响我们理解一个作品的重要内因,因为艺术家在编码过程中设置的观念应该是相对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
 
 
  王智远:大约从十年前开始我特别喜欢混杂的概念,我最喜欢的小说是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这是典型的不是小说的小说,再看很多文艺批评根本就像小说。再如,我去书店里,我就喜欢一些分不清类型的书籍,这样往往会使人产生兴趣,它可能就和我们今天这个网络时代对图像和信息的偏好一样,喜欢的往往是混杂的组合。而哲学类和励志类的这些明确分类的书籍常常是不会吸引我去购买的。所以我做的东西也是一个混杂的组合,至于我在作品里说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在艺术家做出作品之后,这个作品已经不属于我了,谁都可以解释。我在2000年就做了一个跟数码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叫《碎片》的作品,是绝对没有一个固定含义的作品,你怎么看都行。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艺术品,你看的就是我想说的。
 
 
  王栋栋:“你看的就是我想说的”,我不赞成这个观点,因为我们今天谈的是怎样理解这种“新视觉经验”的问题,首先我是很肯定你的作品在今天看来是很有特点的,而这种不同媒介和不同元素的组合恰恰是有可能产生“视觉革命”的重要过程。当然观众的解码和艺术家的编码在碰撞中会产生出入,但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艺术家不能将这个编码的过程更加神秘化,这是完全可以解释的问题。
 
 
  王智远:我们对以往任何作品的认识都不可能回到作者的本意,同样以后的人对我们今天的作品的理解也不可能回到本意,尤其是数码技术快速传递图像的今天,可以预见我们对来自于不同地区、时间、文化和作者的作品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误读和重新理解,这很正常也很好,有利于新观念的诞生。
 
 
  李铭超:我想请问冯老师一个问题,您是运用数字手段创作作品最早的艺术家之一,看您的作品是在很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的,更像是“玩”出来的,如果没有电脑数字技术的产生,那也就不会出现这么多数字艺术作品,数字技术是这个时代的产物,那么我们是应该很自然地去描述这个时代的特征?将其称为数字时代?还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描述?
 
 
  冯梦波:我是从电子时代玩起的,觉得“数字”的诞生是由“电子”发展而来的,现在在做数字艺术的艺术家们认为“数字”很新,其实一点也不新,艺术也是由古典到现代,再到当代,一步步发展过来的。我在大学教书发现现在的学生都很喜欢互动,人机交互,觉得这个很酷,但我讲课的时候先把互动贬低的一塌糊涂,如果互动就是放几个传感器,这种技术也不需要学校来教,大家都会,我是一个很古典的艺术家,心里很安静,我喜欢把作品做的很干净,但是很有趣,看到电子游戏的时候,我脑子里想的都是画,看到画的时候,想的都是电子游戏,是这样一个逻辑。
 
 
 

 


【编辑:大崔】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