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观复”之主马未都:从文学青年到博物馆馆长

来源:河北日报 2009-08-22

 

  马未都,汉族,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著名收藏家。我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要著作有:小说集《今夜月儿圆》。1992年出版的《马说陶瓷》,被广大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2002年出版《中国古代门窗》,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2008年出版《马未都说收藏》系列五部、《马未都说》系列三部。

 

  ●他号称“文化奇人”,靠“捡漏淘宝”创建了内地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他登上《百家讲坛》,谈古论今,掀起新一轮“收藏热”

  ●他著述等身,雅俗共赏,收入高居“作家富豪榜”

  ●他愿终生守望“观复”,如何设想千秋万代事?

 

  马未都实在是太忙了,他不但要在北京迎来送往,还时常飞赴外地,参加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今年6月初,记者总算在他登机之前打通了电话,约过三次才答应,挤点时间,接受采访。他说:“明天上午十点半,在‘观复’见面吧。”

 

  “观复”就是马未都亲手创建的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虽说它名气很大,却非常难找。马未都常为第一次造访的客人“画地图”,具体走法很多,比如:上机场高速,绕东五环,穿长安街等等。他事先备好的“标准短信”如下:机场高速北皋出口,往三元桥方向,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左转,钻过桥洞右转,前行400米,见红灯左转,顺路直行约两公里,右手二层红顶白楼,铁艺院门“金南路18号”即是。

  赶到“观复”,京郊上空忽然墨云翻滚,滂沱大雨从天而降。此时,马未都没在馆里,这种天气,还能见面吗?他及时发来短信说:“在路上,等我会儿。”正午时分,他终于出现在北二楼一间狭小的会议室里,穿一件朴素的白衬衫,留着干练的小平头,虽说略有倦容,依旧是笑眯眯的,非常健谈。

 

  扔了烟卷,抽雪茄

 

  论出身,马未都曾是典型的“文学青年”,现在,河北一些年岁稍长的作家和编辑还记得他,小说、剧本写得非常出色。1981年8月20日,《中国青年报》副刊用了整整一版的篇幅,隆重推出了马未都小说《今夜月儿圆》。那个年代,文学正吃香呢,能在中央级报纸杂志发表文章,绝对是相当了不起的。如今重温当年那篇小说,依然能感受到青年作家马未都的才华与匠心。

 

  马未都的人生经历很复杂,他下过乡,插过队,回城之后还当了几年机床铣工。就因为《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整版小说,他随即被调往《青年文学》杂志社,成为一名专业编辑。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那个酷爱文学的青年终于找到了与人生理想契合的职业,扎扎实实地干了些年,足以成为卓有建树的编辑兼作家。可是,当了十年编辑之后,马未都发觉,自己忽然变了。

 

  上世纪80年代末,马未都与王朔、刘震云、冯小刚等,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他曾担任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的主创人员。作家“触电”,收入激增,竟然引发了他对文学生存强烈的危机感。尽管《海马歌舞厅》给他带来几百万元的收入,但痛苦思索之后,马未都认定:文学已经不行了!

 

  他觉得,文学是个“虚事儿”,只供三种人欣赏:一、憧憬未来,浪漫幻想的年轻人;二、真正爱好文学的中年人;三、沉浸在回忆中的老年人。诗歌、散文、小说这些东西,也许能给他们带来一点精神慰藉。如果文学沦为一种孤芳自赏的“精神佐料儿”,那么,它的生存就是个大问题。生路只有两条:要么很高雅,把人类灵魂提升到哲学高度———这种文学,出一本书,恐怕只有几个人看,还有什么意思?要么很通俗,俯就市井,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消遣之物;即便如此,文学也敌不过电视娱乐和网络游戏。社会越实际,越物化,文学就越衰落。

  马未都摇头感叹:“文学不可逆转地走下坡路,这一行肯定没戏。”《海马歌舞厅》还没拍完,他就决心转行了。马未都曾做过一个风趣的比喻:“比如吸烟,你突然在人家怂恿下吸了雪茄烟以后,就特别不爱吸普通烟卷,你觉得烟卷没味了。因为雪茄的力量很大。文物就是雪茄,文学就是普通烟卷,一旦你喜欢文物以后,就很难再喜欢文学。”

 

  当马未都闲逛琉璃厂时,已经彻底变成了自由职业者。除了文学,还有更贴心的事等他干呢。

 

  惊人的20年

 

  古人说:“三十不学艺。”一过而立之年,就很难长本事了,跳槽、改行那些念头,干脆别动。马未都可不管那一套,他执意走出编辑部,就是为了活得更自在、更舒坦。“盛事藏古董,乱世买黄金。”他很快迷上收藏了。其实,早在离职前,他就开始涉猎这一行了。当时,工资只有六七十块钱,省吃俭用攒一年也剩不下千八百,可是,他竟然咬牙买下一件“四扇屏”———1600元!当时,这些钱足能抱回一台电视机了。不过,到手的那件东西,如今增值更快,至少是原价的100倍。外界评论,马未都靠“捡漏淘宝”,创建了内地第一家私立博物馆,想来,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文物集藏,风险很高,一个大件看走眼,就可能元气大伤,甚至倾家荡产。想在这一行里呼风唤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靠眼力,二靠财力。马未都边干边学,从小做大,经过了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手上的陶瓷、玉器、漆器、金属器和古家具等,已达上千件———在收藏界,这个规模,相当惊人了。

 

  1996年10月,在马未都的奔走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内地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终于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成立了。“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观,即看。复,即反反复复,不厌其烦。“观复”,大约是奉劝世人: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地观察,才能认清世界的本质。

  自创办之日起,“观复”已经搬过三次家了。每搬一次,都破茧重生,更上层楼。

 

  “观复”第一个家,在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西街53号。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在此正式开放,展出面积400平方米。陈列以明清传世文物为主。馆内的布置温馨而典雅,客厅、书房、卧室、茶室等布局,很有文化情调和生活气息,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博物馆那种老气横秋的印象。

 

  “观复”第二个家,迁至北京市南小街竹竿胡同的华智大厦,那已是2000年初。新馆依旧维持400平方米的规模,长期陈列中国古代传世精品文物,定期策划组织专题展览,举办文化交流讲座活动。爱它的人们,随即闻风而至,流连忘返。

 

  “观复”第三个家,2004年落户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也就是现在的馆址。虽说远离繁华闹市区,但总占地面积提高到5300多平方米,展览区及会员活动区扩展到2800平方米,相当于原来的7倍。馆舍扩大,展览增容。马未都精心设计,将“观复”分为七个专题展馆,即家具馆、陶瓷馆、门窗馆、摄影馆、油画馆、工艺馆和多功能馆。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同年,观复博物馆宣布实行理事会制,首批理事100名。后来,又引进了会员制。马未都卖了个小关子,他问:“你能猜到本馆会员都是些什么人吗?富商巨贾,名流大家自然不在话下,其中还有高级官员。而且,这些领导每至‘观复’,照样花50块钱买票参观,从来不搞特殊。”说这些话时,他眼里闪耀着欣慰与自豪的光彩。

 

  北京是全世界的文化重镇,也是马未都“观复”的大本营,此外,他还把事业的触须延伸到更远的地方。2002年1月18日,位于杭州河坊街胡庆余堂旁边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杭州馆”正式开馆。2005年,他又创办了“观复博物馆·厦门馆”。当然,跑马圈地只是一种手段,最终,还是为了有效传播传统文化。从缔造内地第一家私立博物馆开始,马未都就比普通收藏家走得更远。

 

  20年,过得太快了。如今,马未都已是“观复之父”、“观复之主”。当他徜徉在林林总总的古董之间,那些展品背后的故事,便如丝如缕,掠过心头。

  人在江湖漂

 

  在《青年文学》杂志社当编辑时,马未都就凭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四处“淘宝”。当时,人们很少有文博常识和收藏意识,市面上东西又多又好又便宜;可惜,腰包里没银子,再好的东西也只能眼巴巴地瞅着。马未都是典型的“绿色男人”,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即便后来手头宽裕了,他也不讲排场,虽然置备了高档轿车,那是待客装点门面,平时,他依旧乘坐那辆十几万元的中档车。初玩收藏时,正没钱呢,只能掏十块八块、至多上百,买几件古玩或瓷瓶。后来,又收藏古家具,这更麻烦,那个年代,住房不宽绰。直到48岁,马未都还住着那套50平方米的“二居室”,连客厅都没有。淘来的宝贝往哪儿搁?从乡下买回一大车东西,也未必能挑出几件可心的玩意儿。

 

  实际上,马未都对于收藏也是半路出家,既没家学,也没师傅,仅凭骨子里那点爱好。古人说:“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收藏,当然耗费心血了。涉猎之初,他也是两眼一抹黑,文物的入门知识,不得不慢慢摸索。为了弄清历代陶瓷的基本特征,马未都几乎天天泡在故宫博物院里。在那里流连太久,甚至有人怀疑他有盗窃动机了。故宫瓷器,烂熟于心,稍有一点改动,他都能敏感地察觉出来。

 

  刚入行那会儿,马未都也很“生”,为了收集信息,他经常提前半小时赶到“跳蚤市场”,一为看货,二为看人。常言道:“人熟是一宝”,打不到圈子里去,谈何信任,又谈何交情?如果跟“道儿上的”朋友混熟了,人家才可能告诉一些古董知识或者交易行规。马未都的经验就两条:首先,以诚待人,尤其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对得起朋友,对得起良心;其次,戒除贪欲,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更别轻信天方夜谭之类的便宜事儿。不贪,骗子就无从下手。

 

  先说以诚待人。国内出现拍卖行以后,马未都经常作为鉴定专家被请去当顾问。古董的真伪、成色、估价,他说了算。有一次,拍卖行说,有件东西起拍价太高,打算退回去。据说,那是一件康熙年间仿“成化”的瓷器。既是仿瓷,就不值四万元。等打开箱子一看,马未都顿时惊呆了———这哪是仿品?“分明就是明代成化年间的古董瓷。他想都没想,立刻直言相告:“这件东西不但是真的,而且还是成化精品。”拍卖行以为他忽悠人,不太相信,经过重新鉴定,才证实了马未都的结论。最终,那件瓷器居然拍出220万元高价。这就是马未都,立身高洁、一尘不染之处。他笑眯眯地对记者说:“但凡我掺杂一点儿私心,糊弄拍卖行几百万元,特简单。只要我说一声‘退’,然后问清货主是谁,让底下人打个电话,就把东西揽过来了。但是,我受雇于人,绝不搞这种小动作。”为人处事凭良心,马未都始终在圈子里走得很宽。

 

  再说戒除贪欲。哪个收藏家不想少花钱,捡“大漏儿”?这种心态,往往会被骗子利用。马未都曾险些在天津吃大亏。当时,有位老中医精心设了一个非常大的“局”。那户人家珍藏着不少古玩,都是正经东西。当马未都提出再看一些珍品时,老头儿便打开了里屋的壁柜。柜子特别大,里面堆满了乱七八糟的衣服、被褥,掏了半天,才拎出一只旧盒子。打开一看,正是马未都想要的那类文物。此时,他已有七分诚意,为了不叫对方看破心思、漫天要价,便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粗略地瞄了几眼。凭直觉,可以断定,那是一件真东西。可是,对方开价人民币16万元。马未都随即腰斩一刀,砍到了8万元。想不到,对方一句话,叫人疑窦丛生。老头儿说:“能给现钱吗?”按说,私人珍藏,一般都不忍出手,哪能这样急于抛售呢?难道其中有诈?马未都借口没带现金,约好下周再来。等第二次拜访,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怀疑。他非常冷静地观察那件物品———这就要眼力了。阳台上光线充足,翻来覆去仔细品味,才发现,原来那是一件几可乱真的仿品。江湖险恶,人心不古。这事儿想想都后怕。

  最大一桩心愿

 

  早在筹建“观复”之前,马未都就是京城赫赫有名的收藏家。很多乐于此道的文化名流,都曾在他台前领教,比如,号称“铁三角”的著名演员张国立、王刚和张铁林等,即与他亦师亦友,志趣相投。2008年元旦,马未都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以52集的篇幅,分别讲授古代家具、陶瓷、玉器、漆器、杂项等收藏知识,此外,还有一部分“薪火相传说收藏”。央视这个巨大的传播平台,让更多观众认识了马未都,并通过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对文物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实话,上《百家讲坛》对于他来说算不上什么大事,马未都最上心的,还是他的“观复博物馆”。

 

  如今,“观复”已成为当代内地私立博物馆的典范,2008年一份资料显示,全国200多家博物馆绝大多数靠财政拨款。据说,首都博物馆当年投入高达8500万元。作为私营文化机构,“观复”没花国家一分钱,根据运营成本,“观复”每接待一名游客,需要花费150元;但每张门票只收50元。尽管如此,去年的财务状况,仍能基本持平———这个结果,实在是来之不易呀!

 

  收藏讲究“秘不示人”,马未都却违反了这条古训,偏偏由爱文化发展到爱文物,直至创办博物馆,以期“文物资源,全民共享”。起初,“观复”全由马未都一人主持,后来,他听从儿子的建议,决定实行理事会制度。也就是说,所有理事,都是“观复”共同的主人。他早就意识到:“纯属于个人的东西,潜藏一种危险。它会因个人的变故而缺少安全保障。比如,我突然不行了,可能博物馆也就跟着不行了。现在,这种局面彻底改变。如果我不行了,还有其他理事替补,这样一来,‘观复’就能靠制度良性循环,延续发展下去。西方很多博物馆,之所以能生存下来,最关键一条,还是依靠健全的制度。”

 

  “观复”还要迁址,建造2万多平方米的新馆。那时,各项制度就更成熟了。总有一天,这座博物馆将有效而完整地留给社会。马未都告诉记者:“今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我不再主持博物馆的具体事务了,只当一位名誉馆长。然后,我掏钱买张票,进场参观。再后来,发现‘观复’依旧按部就班,营运如常……即便我百年以后,还能留给社会一座博物馆。像美国的哈佛、斯坦福那样,后人也将世代谈论:有个叫马未都的人,曾创立了这座博物馆。”说这话的时候,马未都眼里又掠过神往的光彩。

 

  有钱的“文化人”

 

  2008年底,马未都意外地被新闻媒体炒了一把。中国作家年度“富豪榜”出炉,据报道:富豪榜前10位,竟然没有一位传统作家。一度红火的《百家讲坛》系列图书,也显出颓势,于丹和易中天,版税收入锐减560万元,而版税收入300万元的阎崇年,已从榜上消失;而马未都异军突起,以年收入745万元的业绩,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五名”。

  马未都对此付之一笑,他直言不讳地说:“报道我年收入745万元,太少!他们低估我了。”仅以中华书局出版的《马未都说收藏》为例,其中包括“家具篇”、“陶瓷篇(上、下)”、“玉器篇”和“杂项篇”五部,每部作品起印均为60万册。如果计算300万图书的版税,那么,这套丛书的收入已经接近了作家富豪榜所公布的数字,更何况,当年他还出版了《马未都说》“枕上篇”、“车上篇”和“厕上篇”三部专著,显然,他2008年的收入轻而易举地突破了1000万元。

 

  尽管他已成为当今顶级的“文化富豪”,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自况,他说:“我绝对不是商人,因为我对钱的感觉非常弱,对利益看得也很薄。从根儿上说,我还是个文化人。”他折腾了大半生,虽说钱也挣了,名也有了,但终究不是个商人,他做不到锱铢必较、唯利是图。说到底,马未都还是个地道的文化人。

 

  ■采访笔记

 

  坊间传闻,马未都厉害。可是,究竟厉害在什么地方呢?本来,文章高手,已属难得。再进一步,既擅长文学,又精通集藏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再说,马未都的事业早已超越了传统文人皓首穷经、老死书斋的局限,他正在做文化“大传播”和文物“大集藏”。多也好,少也好,钱,只是这项事业小小的副产品。

 

  孔子在《论语》中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今文物收藏界,定然会对风口浪尖上的马未都品头论足,有指责、非议,甚至各种人身攻击。马未都“哼”了一声,说:“我知道,外界对我另眼相看,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说他们的,我干我的。不懂文化、不懂文物都可以商量,但是,一定要明白这个圈子里的基本道理。那就是———学以致用。”“学以致用”这四个字,始终引领马未都及时调整人生的走向。

 

  马未都告诉我一句话,印象极其深刻,他说:“任何一位成功人士,绝不是浪得虚名,他们往往是那个领域最踏实、最优秀的。”

 

  观复博物馆简介

 

  观复博物馆是内地第一家经由政府注册成立的私立博物馆。1997年1月18日正式开馆,马未都任馆长。观复博物馆为公益性独立法人,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实行理事会制。2004年博物馆扩建后,设有家具馆、陶瓷馆、门窗馆、油画馆、工艺馆和多功能馆等展馆。

 

  2002年马未都创办观复博物馆的地方馆———杭州馆,这也是全国首家博物馆设立分馆,为今后的博物馆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2005年,马未都创办了观复博物馆第二家地方馆———厦门馆。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