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5点,吴山专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Inga Svala Thorsdottir)合作创作的“物权09复数”系列作品在上海沪申画廊揭幕展出。针对此次展览的一些问题,99艺术网记者在现场专门采访了上海当代美术馆馆长龚明光老师。
99艺术网:吴山专老师自从08年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个展“吴山专(但仍然是红的),国际红色幽默……”之后,只到今天才推出本次的个展,这两个展览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或者区别?
龚明光:你是说从08年广东美术馆的个展到今天一年后在上海的展览,我们应该把这个镜头再拉远一点,他从1985年到现在的2009年,二十多年之间,他其实在中国出现的机会非常地少。从“八九前卫大展”以后,他离开中国,一直没有在中国正式出过场。可以说去年是第一次,从1989-2008,十九年以来第一次在中国的个展,所以是一个久违的重要艺术家的出场。可是这段时间是不是没有人邀他展览呢?不是的,他一直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个谜,他是一个神秘的,解不开的谜。
他从85年出现的作品,就让大家有很大的惊喜,因为他对当时那个时代的精神,那个时代的处境有非常彻底的反省。可是这个彻底的反省,从他1991年离开中国到冰岛以后,又有一个新的突破。我觉得我们从去年来看他的作品,到今年来看,只是他所有作品里头几个很小的面貌而已。
99艺术网:中间就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85时期在中国当代艺术史里面,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一方面是吴山专老师和“85新潮”历史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第二,既然他在89之后去了冰岛,在这个意义上讲,他更多的是国际性的当代艺术还是中国的当代艺术?
龚明光:首先你刚才说跟“85新潮”的关系,“85新潮”那个时候肯定是一个全中国创作很热潮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他是一个非常拔尖的艺术家。可以说“85新潮”没有他,光彩就很受影响。还有“85新潮”本身最关键的一些内涵是关于从毛泽东时代转换到新时代的文化表现。在这个领域,可以说吴山专是最彻底的,反思了整个意识形态政治,中国现代性的一些核心问题。当然他是以幽默的方式来谈这个事情。所以又让我们好像回到一种语言来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高深的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
从90年以后,他一直在欧洲开始活动,我们很少听到他的声音。可是他的影响绝对没有减少。可以说吴山专做了很多事情,在九十年代,在中国很多年轻艺术家里面出现,他对整个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一些问题,他对于我们思考创造性的问题。比如本次展览,我们看到一个很大的作品,叫“Demo”,这很明显的是谈论关于西欧基督教一神论的问题。可是这个问题对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它牵扯到一个关于创造性的问题,关于原创的问题。原创、创造性,从无到有的那种创造,其实这是欧洲人的问题,可是现在这个问题好像变成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了。我们也变成了非要把它了解,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行。那么吴山专在欧洲这十几、二十年,其实他说是离开了中国,可是我们也要反问一下,到底中国和国际的关系是不是这么决裂的呢?从整个革命开始,我们一直都是要走向国际,所以国际和中国一直在我们的想象以内,也是在我们的视觉以内的。他可以说是在一种进入虎穴里头抓到虎子的少数艺术家之一,大部分的艺术家去了西方是赌光,他到了西方是发现了核心问题,而是给西方提出了一些比较尖锐的回答,比较深刻的一个思考,我觉得这才是他最大的贡献。
99艺术网:在这次展览里,我们看到“物权”,它根据“人权”的形式,三十条,形式上“物权”替换“人权”了,我们说平面作品“物权”已经演绎了一遍,现在又用立体的方式或者是姑且称之为雕塑或者是装置,在上面用碑刻的形式重新再演绎一遍,这两种形式的创作之间,从观念到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又分别是怎样的?
龚明光:一个抽象理解跟一个具体造型的在场,是有两种不同的意义的,他把它画成一个立体的碑刻,你刚才说墓碑,其实它有这种墓碑的感觉,也有一种永恒性,有一种分量在里头。这个本身就有一种另外感人的力量。
还有在造型上,他选了一些比较怪异的形状,其实都是我们在机械世界里面看到的造型,然后把它拉长,对他来说是关于时间和空间融合在一个过程里出现的。因为通过时间,很多观念变成一个实在的东西。
“物权”这个方案,在吴山专来说是非常核心的。因为我们大家现在都讲究人权,人权也是西方作为他们对世界主人非常重要的发言权,他们的合法性。他们往往以人权作为主导国家最王道的一个说法,可是人权里牵扯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这个假设就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就是人是高于世界所有其它东西的。这个人本主义是不是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呢?当然和整个西欧、犹太、基督文化有关系。可是它另外也是从启蒙时代开始,变成了一个非常主题性的东西,这个主题性的东西,不单单是关于他们自己,而是影响了全世界,影响了中国。这里面牵扯到人怎么跟世界,怎么跟其他人发生关系。把这个问题揪出来变成一个让人深刻反省的题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作品。
99艺术网:吴山专老师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力,或者说身份、地位是被低估的,造成这种低估的原因有哪些?包括我们刚才提到的,他可能89之后就去了国外,是由于空间的隔离造成这种低估吗?还是我们认识上存在一些差距,或者是其它什么原因?
龚明光:作品的好坏和高估、低估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在八十年代出现的时候就是一个谜,他一直在海外的时候也是一个谜,他影响了其他艺术家的时候,这个谜就让大家越来越迷惑,也越来越有光芒,他现在在中国陆陆续续把他的作品发表出来,把它变成了一种在场的,大家能感受的东西,这个谜慢慢就变成他本来应该走向的目的,他也会变成神话。
99艺术网:谢谢!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