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艺术网:卢老师您好!长征空间刚刚从巴塞尔艺博会回来,然后马不停蹄的来参加上海当代,您觉得上海当代跟巴塞尔艺博会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卢杰: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巴塞尔是一个欧洲的博览会,上海当代是中国的博览会。如果硬要比较的话,那就是巴塞尔有四十年的历史了,上海当代才第三届。当然,上海这边有上海的特色,今天我发现,比较重要的亚洲藏家基本上都在这里出现了,这说明他已经是跨出了中国本土,也相当不错了。
99艺术网:现在在中国还有很多艺博会,像“艺术北京”、“CIGE”,也有香港艺术博览会,您在选择参加博览会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参加这个或者是不参加那个?
卢杰:很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是时间上面有没有冲突,因为我们长征本身还有很多学术计划,策展计划在做,所以团队的档期、时间的安排不能有冲突。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还是在追求品质的,比如说参加了巴塞尔,还有伦敦的Frieze这些最顶级的。
来参加上海当代的原因也是这样的,并且我们是北京的画廊,希望通过博览会能够跟上海的藏家认识、接触。我们去年来了,今年也来了,以后也会坚持来。
99艺术网:在现在这个展览现场看到,您这次带给观众的,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艺术家的作品,比如杨少斌老师的,这些作品都已经被长征空间收藏的吗?
卢杰:不是。画廊在宣传推广艺术家的时候,采用的是一种代理的制度,所以这些作品并不是我们收藏的,是通过一种寄售的方式来宣传的。
99艺术网:那中国的画廊代理制度现在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
卢杰:可能不同的机构不一样,有一些画廊可能它自己不愿意去代理,不愿意付出、投入,他们或许觉得这是一个负担,或者说它做不到。如果大家都采用这种制度的话,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制度本身就有一个很详细的责任承担,那样艺术家就可以专注于创作,画廊全力去做推广、宣传、市场、行政各方面的工作。如果艺术家自己卖作品,那画廊去画画,这就乱掉了。
99艺术网:您也是一位艺术家,您是怎么处理艺术创作和画廊运营之间的关系?
卢杰:长征的情况不一样,它是有历史的,它是从一个很大型的策展计划发展变化而来的,到现在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系统,里面也包括出版、教育、策展计划、社会调查各方面的东西,也包括对艺术市场的介入。“长征空间”作为一个商业画廊,代理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但它是“长征计划”的一部分。所以“长征计划”总体来说,它的特点是多元的,很综合的:有盈利的,有非盈利的,有教育的,有创造性的工作,也有文献和整理出版,是全方位的。这之间也有很多矛盾,很多困难,但是总体来讲,是一个全面平衡的关系。
99艺术网:前段日子,大家讨论说中国优秀的当代艺术都流失到了海外,那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卢杰:我是福建人,我们福建的艺术也一直流落在外省,我觉得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这个话题就像跟荷兰人说梵高的画流落到世界各地,会觉得很奇怪。
99艺术网:所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
卢杰:对。美国百老汇戏剧流落到北京街头、北京音乐厅,这种想法很奇怪,我觉得不应该有这种文化保护主义,当代艺术的市场才刚刚打开,文化交流也在初步阶段,尤其是市场,比双年展、美术展览要晚得多,目前都是实验性的,它不仅仅需要国内的支持,也需要全球的一个支持和理解,很多东西是不能割裂的,把它分为国内、国外的观点,这个观点挺无趣的。总有一天彼此都是要共同参与和拥有共同的文化财富的。
99艺术网:谢谢!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