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60年艺术拍场风云 发掘“红色经典”的多元视角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9-09-26

  阴差阳错,风云际会,本期艺术财经几乎成了“红色经典”的专辑:在第4版与第5版两个热点版上,分别是报道国家美术馆举办“红色经典”的专题报道(可谓“学术篇”)以及中国嘉德率先推出相关专场的专题报道(可谓“市场篇”);与此同时,头版是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纵论“红色经典”;第8版“人物”则是“红色幽默”专家吴山专的专题报道。

 

  不过这些版面却各有来路,各有取向。一方面,国庆60周年,国家美术馆举办纪念性美术大展自然义不容辞,这些纪念性展览以新中国美术60年发展脉络的学术梳理为先导,集聚了众多国家美术机构的珍藏,让关注“红色经典”收藏的藏家大饱眼福;另一方面,“红色收藏”借此升温,京沪等地收藏市场行情翻倍;拍卖场上“红色经典”板块更是备受追捧,拍卖公司自然要抓住时机推出各种“红色经典”的拍卖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拍卖场上贴着“红色”标签的,未必是经典,甚至也未必是“红色”的。首先,“红色美术”的年代,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被打压被禁止,艺术受到政治权力的干预与扭曲,尤其在“文革”的“红海洋”中更是泥沙俱下。如今,虽然经过历史的淘汰,但“红色收藏”仍然是鱼龙混杂,很难看到什么经典。那么,藏家该如何判断呢?其实那些国家美术馆的“红色经典”展览,是最好的活教材,同时,那些美术馆与美术史专家的意见,也是最好的入门指南。因此,这次“红色经典”专题,我们不仅请拍卖行专家对藏家给出原则性的交易策略,还对美术馆的“红色经典”展览作了专题报道,让美术馆的专家系统阐述他们的意见,供藏家参考。

 

  更值得注意的是,吴山专以文革“红海洋”的遗迹作为观念艺术探索的灵感来源,开创了上世纪80年代就引人注目的“红色幽默”,好比他的同学王广义,把文革美术中的“高大全”、“红光亮”的工农兵形象与世界名牌的商标相结合,打造了中国当代艺术传播四海的“条形码”,不失为对“红色经典”的另类资源开发。此外,掌握5000多种“红色宣传画”藏品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近日正在紧锣密鼓策划利用这些图像资源,在艺术衍生品市场与时尚设计领域开辟文化消费的新战场,与王广义、吴山专们的“古为今用”正可以相映成趣。

 

  “红色经典”作为美术资源的多元的开发视角,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走向成熟、文化创意产业崛起的的标志,可喜可贺!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