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发言内容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09-09-29

 

众多收藏家和主流媒体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发起人之一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喆

 

  陈喆:首届中国收藏家年会第一次举办,准备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谅解。我是年会的主持人,我叫陈喆,也是这届年会的发起人。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参加年会的嘉宾。本届年会的主席邀请的是栗宪庭先生;副主席有几位,第一位是胡介报先生,宋庄镇党委书记。张子康先生一会儿到。资深的市场分析家赵力先生;北京润通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副主席张锐先生;秘书长是北京中黄艺术传播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东辉先生;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宋庄艺术促进会的会长洪峰先生;副秘书长还有两位,一位是杨斌先生,他因为身体不适没有到现场,还有一位是中黄文化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馆张晗宇。今天最重要的主角还是收藏家。


  下面我隆重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收藏家。收藏家参加年会的比较多。这次特意邀请了几个收藏家参加今天的研讨会。我先介绍一下北京五洲风情娱乐文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乔志兵先生;北京润通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锐先生;中国兆能集团董事长李国昌先生,和静园美术馆馆长李冰先生。湖南国斌美术馆谭国斌先生,艺术家重要代表周春芽先生。今天等于说作为当代艺术也是一个文化的产业链条,来的还有媒体的代表,还有拍卖行的代表黄河女士,嘉德拍卖行的代表张晓明代表刘刚;画廊的代表长征艺术空间的卢杰先生。还有艺术中心的代表,北京东方国际艺术中心董事长石东辉先生。下面就是媒体的,因为今天来的媒体很多,罗博报告的张晗宇,艺术财经的顾维洁女士。今天媒体很多,有很多主流的媒体,今天除了专业类,艺术类的媒体有很多主流的媒体。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下面收藏家年会研讨会正式开始。下面有请本届年会的主席栗宪庭先生为大家发言。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主席、著名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家栗宪庭

 


  栗宪庭:我为这个年会写了一个序。题目叫做《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标准与收藏》。近百年的艺术由于意识形态的限制,尤其艺术一直受到限制,以至于这一百年的藏品,尤其近三十年的重要作品已经流失海外。这种教训我觉得近十年非常好的现象,就是中国的收藏家开始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开始买东西,开始从国外买东西来保留中国艺术和现代艺术的作品,这些物质的东西存在。如果没有这些作品在,怎么能谈一个文化创造,我觉得这是第一个想法。

 

  第二个想法,我们买这些东西,收藏这些东西就会涉及到一个价值准则的判断,什么是好东西,什么作品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一个价值体系。当然价值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艺术本身,它涉及到哲学和社会学整个文化建设的成熟。在艺术里面也有整个社会的努力,从艺术家、批评家、美术史家、画廊和藏家都在努力来共同创造这样一个价值体系。那么藏家是靠着他的眼光,靠着他的藏品来证实他参与了一个时代,一个文化建设价值标准的建设。从历史来看,我们看到比如说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主义的以他们命名的美术馆已经成为现代艺术史上获得或缺的重要场馆,我们研究现代艺术必须研究这几个收藏。中国的藏家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看藏家的展品,在现在确实建立起来了自己的线索,不是完全无序,整个社会的努力,已经不是这样。他已经参考了很多艺术家、美术史家研究的成果,他们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收藏线索,我已经看到线索的基本形成,这是我非常高兴的,这也是李冰和陈喆发起收藏家年会,我愿意答应做第一届的,先抛一个砖,然后引后届的主席们有更多努力的空间。

  第三个,收藏家、艺术家,这个英文词在西方并没有藏的意思,在中国的概念就是藏。西方美术馆的体制是靠西方的收藏,我们暂且还用收藏家这个概念,新艺术的发生会靠博物馆陈列沟通各个艺术家,使各个艺术家没有很大的隔阂。在中国这一百年我们没有建立起来艺术馆的体制,国家没有能力来收藏。有人写了一篇文章,中国有人花那么多钱搞世界上最繁华的奥运会开幕式,没有钱去投资文化,这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够左右的。但是我们作为一个藏家能不能自己,这也是我的想法,民间的力量建立自己的民间博物馆,靠民间博物馆遍地开花来逐步的完善这样一个博物馆的体制,那样的话藏家的藏品就不仅仅是藏在自己家里给自己看,是公诸于社会,这是公益事业,来共同打造一个文化事业,这样的一个私人博物馆的建立,它就会沟通艺术品的变化和大众审美趣味与教育之间的环节。当代一百年发展历史线索是老百姓完全不知道的,中国人大多数不知道,包括这些专家、教授、学者,非专业的专家教授学者也就是那种一个写实主义,故事性的,基本的审美趣味,他不知道这个艺术已经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一百年,尤其近三十年,我们怎么样把这样的艺术变化告诉大家,有各种各样的环节,我们收藏家年会我想也是一个环节,一个是靠收藏家自己来建立和社会的桥梁,这是我基于这么点的想法。这是个砖头,请大家发表看法。谢谢大家!


  陈喆:因为这届收藏家年会准备的时间很仓促,7月28号晚上决定,到现在一共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在这期间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宋庄作为这次主办的单位,有请胡介报先生为大家谈谈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标准和收藏的一些看法。有请!


  胡介报:今天举办的是首届,是我们中国宋庄第五届文化艺术节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重要的事项。这件事情实际上陈老师和李老师他们研究的时候做了很全面的考虑,作为宋庄文化艺术节已经举办五届,从宋庄路开始,从打开宋庄,走进宋庄,艺术链结到现在应该说在一步一步的深化,而且也是在一步一步的拓展当代艺术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把它做的更深,还应该把当代艺术应该推广的推广面更加扩大,所以这样这次组织了2009年中国宋庄首届 “收藏家年会”。

  实际上大家一块来研究,一块来探讨,一块来交流,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鉴赏这些方面怎么去发展,怎么去深入,怎么去普及,其实更重要的是一个普及的问题。从这几年我们工作的实践,接触的实践看,当代艺术在我们这个大众的欣赏层面当中仍然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尤其是当代艺术的普及仍然是一个短缺的事项。那么这些工作怎么去普及,除了我们要做大量的展示活动,同时收藏也是发展和支持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今天来了很多的收藏家,很多的单位、经理人,实际上这对于艺术品的收藏、推广是非常有好处的。艺术家,艺术收藏家是从社会的各个角度来体验他们对当代艺术视觉的欣赏价值。也从各个方面去诠释了当代艺术对当代人的一种吸引力,对这个社会的一种吸引。所以刚才我看张总的说法,他介绍自己是买单人,其实一个买单人,这挺像一个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理解。


  其实从这些年来说,我们觉得当代艺术在发展,而且当代艺术它的社会价值,立体的价值其实逐渐的在揭示给人们,在展示给人们。这里头我看过,因为我们这里艺术家比较多,几千位艺术家,但是我这几年接触长了,我们通过读这些当代艺术的作品,我们能看出很多历史的故事,很多人的历史故事。拿岳敏君的作品来说,这几年读了他很多的作品,从他的那种笑,大家都知道岳敏君的笑,他最早期间的笑是那么尴尬,是那种限制、制约的笑,无奈的笑。所以我看到很多收藏家他们收藏了那个年代的作品,恰恰它反映了那个年代当代艺术面临一种尴尬的,难以发展的境界。也表现了当代这些艺术家他们在实现这条路,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那种压抑的心情。后来我们又看到,因为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么他的笑随着经济,随着改革开放,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那种笑有些笑开了,就是有些甜了,但是还不是那么甜。


  后来我们就从2004年,2005年以后,后来我们看到了他那种笑的放开,让人家看了他笑也跟着笑的那种感觉,实际上对他的人生来讲,对这个社会来讲,他整个的笑描写了这个时代一点一点社会开放的过程,一点一点对当代艺术重视,对当代艺术一种关注的过程。当然艺术家就笑了。不光如此,它的社会生活也是这样一点一点见着光影。媳妇也有了,孩子也有了,不光是房子也有了,而且还能出国了,那你说这种开心的笑,所以我理解当代艺术给人们揭示的视角,它在叙说一段一段的故事,在叙说一段一段的人生,也在叙说一段一段的历史。


  我还看到一个作品,画了一个静物瓶突然爆炸的情景。一个静物的画突然爆炸那种情景被他描写、刻画在画面上。那个时候我就说,你当时的心情和那个时候的社会是不是一种特别压抑的情况。后来他就给我讲了这段历史,这段故事,当时他已经到了心灰意灭的程度,那种社会到了静物都可以爆破的时候,这种优秀作品的出现体现了什么,所以我觉得当代艺术的魅力,当代艺术的伟大,在于他用它的视觉艺术的一瞬间刻画了这段历史。所以我们现在收藏当代艺术来认知当代艺术,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另外,现在也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国家、政策各个方面对当代艺术应该说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的融合,也是非常的支持的这么一个阶段。那么收藏就更加要提起注意了。从这个情况我们接触很多国外的艺术家,尤其是收藏人,我到美国去我有一个感触,美国很多的艺术馆都有我们宋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有我们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比如我上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有晓东的作品。这说明国外的艺术他们是在抢的阶段,因为这些年他们知道未来会给这个国家创造多么大的价值,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这一次收藏家年会的意义,我个人的理解不亚于推动着艺术的收藏,推动着当代艺术更广阔,更深入的一种认知,推动当代艺术的欣赏者,这支队伍应该更加扩充,更加扩大,让当代艺术在我们这个社会,在我们的国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历史上有抹不去的重要地位。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感受、体会,不对之处各位专家再批评指正。


  陈喆:当代艺术作为主流层面的人士了解的不多,刚才栗老师也谈了。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艺术问题,更重要是文化问题,中国当代艺术承载了中国未来的文化发展的意义。文化作为中国未来的软实力,中国在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很希望听听,既然谈到市场,谈到收藏,我们想听听赵力先生作为一个艺术市场资深的分析家听听他的看法。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

 


  赵力:谢谢大家,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来交流,跟很多收藏家交流,有些是我认识的老朋友,有一些是新朋友,我想这是非常好的机会。因为我们在国外参加很多活动,也参加很多会议,很多人都会问,中国有没有当代艺术的收藏家,中国的收藏家在想什么,会买什么东西,会不会除了中国当代艺术之外,还什么时候会买国际的当代艺术作品。

  
  我想最主要的话题可能还不是购买的行为,而且是我们提出了自己什么样的想法,或者我们的收藏家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这是最重要的。所以这次论坛栗老师以这个题目为名来做,实际上也隐含着在现有的情况下我们的深入思考和深入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最近一些国际上的活动也非常多,也有很多要到中国来的一种看法,实际上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沟通实现真正有价值的讨论。我想是这样,散开来谈没有什么意义,以“后金融危机时代收藏”作为一个题目讲两点。


  一点是,现在很多人由于金融危机以后以为艺术市场出现很大的问题,问题也很清楚,比如金融危机之后艺术市场产生同步的下跌,好象同样是金融危机。这样的话由于是2000年以来的艺术市场核心的发展是以当代艺术为主的,大家会进一步认为当代艺术出现了危机,当代艺术是不是有危机,或者这个市场有没有危机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要讨论的一个情况。我觉得艺术品市场就像所有的经济市场一样,你要说像很多经济学家一样,我们要追求一个稳定的市场,说什么事情都是单兵上扬的市场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也比较赞成经济学有一些非主流的观点,认为市场就是波动的,本身就是不对。


  在我们很多讨论里面,国外收藏家交流里面,觉得亚洲的收藏家会碰到危机很慌乱,这个区域很多收藏家没有碰到困难的经验,只是碰到不断成功的问题。所以他们是有经验的,所以他们不害怕,不着急,也不慌张。这是一个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我觉得有两点可以来观察这个情况。一个就是全球收藏的方向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本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上在1990年的时候已经出现,因为那个时候通过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到,大概56%的收藏数量,后来2000年到了77%,这样的方向没有改变,而且是一个主流性的方法。而且我觉得这样一种趋势的存在,或者不断的发展,会是一个当代艺术市场收藏来说是非常坚实支撑的力量。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问题,现在金融危机以后很多的收藏,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一个变化我们说很多的人买画,很多的收藏家买画都是以自己的收藏体系,或者是自己的价值为优先来购买的。这样情况下,出现很多市场不好的情况下,还有收藏家会出手买东西,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是稀缺的,这些作品是很难得的,失之交臂以后若干年才找到,或者这些东西已经被人买进,后来捐给博物馆了,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这一些收藏家实际上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面比较活跃,而不是不活跃。另外一块是长线投资的所谓购买人群,包括最近我听说的,或者我接触的一些投资基金也比较活跃,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所谓计划都已经最长的延长到25年了,他们收益的报告是25年左右的报告,所以他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收藏的机构。那么这种方式是比较尊新收藏,或者艺术投资最好的,或者最符合他特点的投资方式。


  第三,出现了一批人是以自己喜欢、不喜欢为准则的艺术消费人。我们说全球的当代艺术,或者中国的当代艺术最大的问题像筷子的形状。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几个收藏家支撑了一个市场,支撑了几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家市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这样的形式是不正确的,如果有一个收藏家万一有点问题,他出差了,这个市场就不在了,是这样的情况,所以应该有比较好的做法,如果这个市场足够激烈,有很多爱好者参与这是很好的方面。


  第四,出现了以新艺术为收藏的收藏人群。比如我最近跟美国和欧洲的一些收藏家沟通当中会发现,很多人认为是那些人有问题了,他说是什么人呢?那些买很热的画出问题了。还有一批人很活跃,没有受到伤害。这是一方面,新艺术方面,还有关心很多年轻艺术家的,比如出现了专门收藏2000年以后艺术的基金会收藏和个人收,这样的收藏都是专注于新艺术,新艺术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明确的方向。


  我想这样几类的收藏人群的出现,都会丰富整体的购买力。也使得我们的市场是细分的,专业化的,或者也推动我们的画廊不能做成一般性的画廊,像百货店似的画廊,变成有特色的,有价值观的。当代艺术的购买力我认为是存在的,有支撑力的,有未来的。


  第二个我觉得当代艺术经过金融危机以后,当代以后重回收藏家的时代。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肯定,在2000年以来,由于当代艺术这个市场发展过快,几个增长过快,正式出现了因为有很多的艺术投资的概念在这里面生成,使得很多的观念被这样一些观念所左右,那么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大量的资金进入,或者盲目的进入,使得这个市场过于的庞大,过于盲目的庞大,这样情况下加上价格的高起,形成了泡沫,增长过快。那么在增长过快里面,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不怕增长,因为中国的增长需要增长,需要有快速的增长。但是我们也碰到另外一个问题是,价格太增长过快以后的另外一个原因,另外一个结果是收藏家被边缘化了,很多的收藏家原来是很积极的收藏家,成系统的收藏家,但是面对这样一个价格,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不断市场的价格,就会有一些顾虑,他有一些判断,他有一些能力达不到的地方。全球2008年非常重要的结论,全球的重要收藏家都被边缘化了,剩下的是什么人呢?剩下可能是投资人,或者炒作的资金,这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问题,但是金融危机把泡沫挤出去了,收藏家又回来了,收藏家回来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或者回到了比较正确的一个时代,这就是以收藏家唱主角的时代。谢谢大家!

 


  陈喆:既然谈到收藏家。张锐先生他有他很好的观念。实际上发展到今天,艺术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艺术受到什么影响。昨天参加了一些个展,人满为患,感觉不到金融危机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方面既然是收藏家年会,我们就请张锐先生作为收藏家谈谈他的收藏思路,以及对本届中国当代艺术价值和收藏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有请张锐。

 

收藏家张锐

 


  张锐:谢谢大家,我不管在什么场合,首先要更正的就是名称。对于“收藏家”三个字我是不敢当的,在这本书里面我也写的很清楚,我就是当代艺术的买单人,这是我准确的角色。说到当代艺术的话,我不得不说起是如何认识到当代艺术的。其实早在2001年的时候,我因为跟我过去的校友,比我低三届黄燎原见面之后,他就一直向我介绍中国当代艺术问题,其中介绍最多的,介绍的就是今天我们在座的主席,栗宪庭先生。所以那个时候在我几乎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当代艺术的时候,我就记住了三个字,栗宪庭。我第一次见到栗老师是在杨骞的结婚典礼上。黄燎原挺神秘的告诉我,这就是“栗爸爸”。当时我印证了一句话,因为在当代艺术方面,我们大家把栗老师俗称中国当代艺术的“教父”。“教父”基本信仰西教的人都有教父,黑手党也有教父,也叫“堂”。套这样的称谓栗爸爸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堂”。


  的的确确我看到有关资料,也就是03年到04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突然之间井喷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在市场上非常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几乎没有谁能离得开栗爸爸,因为在最早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过程当中,或者说还不到梳理,是在探索,以及建构学术的过程当中,应该说栗老师明确提出了完事写实主义,厌俗意识。现在活跃的当代名星几乎用这几种形式戴上帽子。所以这就提醒了我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栗老师那个时候扶持大量艺术家的情况下,特别是推出了这些明星级艺术家之后,当时没有形成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所以大多数最先是被外国的收藏家所发现和认知。慢慢慢慢当回到中国这个市场上面来的时候,我们几乎都是按照这样一个线索在进行收藏。


  在座这么多的收藏家,大概都是按照这样政治、完事写实主义,因为市场上表现最有意的艺术家几乎都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反而当我们收藏到今天的时候,突然之间觉得很茫然了。为什么很茫然了?一我们可以看一看,拍卖市场上拍的价格最高的艺术品几乎都是2000年以前的作品。也就是说当我们对2000年艺术从79年我们当代艺术产生,然后到89年到99年,这两段,20年的历史如果已经有过总结和梳理的话,的确收藏是沿着学术的道路在进行。没有学术的认可我们就会变得茫然,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眼睛准不准。是否这样的一个眼光能够在将来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因此今天栗老师提出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标准与收藏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准确的一个定位。尤其是面对我们今天当代艺术收藏,正好又处在一个新的困惑时期,刚才这个困惑赵院长也提了,金融危机之后,其实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变数和困惑,其中我认为不光是资金的困惑,或者是资本的困惑,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学术的困惑,是完全不知道,把F4,八大金刚都收完了我们该怎么去面对下一步的收藏了。因为他们的作品价格越来越高,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您分析的非常对,没有办法触及他们的产品。那怎么办呢?收藏这件事就跟吸了毒一样,我们讲高尔夫是绿色鸦片,艺术总而言之我还没总结是什么颜色的,反正也像吸了鸦片一样,他会有瘾。会带动所有的细胞,首先调动了你的虚荣心,调动了你的占有欲,调动很多很多内心深处潜在的东西,因此它真的会上瘾。


  我的发言不代表其他同志,最起码是我非常困惑。我也不知道,你比如在今天,到底该收藏什么,刚才赵院长提的,像装饰、照片我是从四年前开始收藏的,四年前整个大家都在搞艺术的时候我转向了,这两年触及当代艺术的时候我这两年集中收藏亚洲和欧美的一些作品。我自己是冥冥之中我认为会有一条线索,不管是世界的还是中国的,其实艺术只有一个规律。艺术发展不可能出现多个规律。我们讲真理到最后只有一条。不管是市场的规律还是学术的规律,到最后总而言之古今中外我们都归纳到一条规律上,谁在这条规律上运行,谁将来不管在学术上能够收获,在资本上也可以实现所谓的投资价值。说到投资与收藏的问题,我重复我的观点,投资与收藏现在在很多的电视节目、报刊杂志上面都涉及到了,几乎他们的题目都是并列的关系,叫投资与收藏。在我看来投资和收藏完全是两回事。因为艺术本来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市场有其市场的规律,我们是硬把这两件事物拉在一起了,形成了一个第三方势力,叫艺术市场。在市场化的过程当中,肯定会对艺术有促进和破坏的双重作用投资无疑是想获利,获利手段就是让标的物增值,所有的炒作,所有的运作都在市场范畴之内,所以你不能够说谁高价做局,谁诚信坑害别人。他客观上对艺术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客观上也起到限制和破坏作用,所以他具有双重性。


   收藏不单希望标的物增值,也就是艺术品本身增值,对一个收藏家来讲其实不是重要的,什么是最重要的?我经常做一个比喻,有的时候我跟李冰我们俩探讨问题的时候我们做一个比喻,上次也是参加类似所谓当代艺术研讨会,其中北大的一位教授,我是认为他是胡说八道,说到艺术问题,要它有多值钱就有多值钱,要它多没值钱就多没值钱,一分不值,我是真的不同意这个观点。我是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我经常做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对宗教始终到今天都保有一个热情度,但我没有归结到任何的宗教,但是我经常会把艺术品和《圣经》和《金刚经》很多经典的著作做某种联系。作为基督徒到新华属地买《圣经》永远没想到这本书卖出去值多少钱。但是如果把这《圣经》读懂了,读通了,读熟了,这其中的道理会在你的头脑当中发生作用。即便这本书你再送给别人,或者说再买给别人,或者这《圣经》直接给废品收购站拿走了,思想可能受到一次洗礼,思想可能得到了一次升华。那个时候可以当牧师,可以传教,收藏不仅是让标的物增值,最重要让自己的头脑增值,是让自己的身体增值,是让自己活在这个社会的价值增值,这就是投资与收藏不同的地方。


  说到底,当代艺术价值的问题,我举一个例子,我有幸在李冰的和静园美术馆结识了今天的主持人陈喆先生。陈喆先生是国务院发改委下面的一个文化研究所的所长。我通过交流才知道,他早年经商非常成功,然后转向文化研究,现在应该是为我们党国在尽忠效力。


  陈喆:我发起是以个人身份来发起。不代表任何单位。


  张锐:上次在这个位置聊有关当代艺术的问题,最近刚刚国务院批复了一个文件,总理签署的,有关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振兴的规划。我说这个确确实实是一个特别好的消息,然后陈所长他们都在推进这个规划的过程当中,应该说尽了很大的力量。为什么我说陈所长给我留下特深的印象呢?因为我平时也会接触官员,也会接触商人,也会接触各行各业的人,但是唯独我接触了这么一个离党这么近的一个官员,他能够对中国的当代艺术能够这么清晰准确的认知和把握,这是出乎我意料的,一般来讲政府官员能够说清楚当代艺术这四个字不多,不但能说清楚,而且能进行学术探讨的就更少了。


  今天顺带再说一下,刚才在旁边就坐的副主席,胡介报先生,说句实话他的发言又让我震惊了一次,以后如果民选书记的话,我也可以考虑考虑他来竞选这样的职务,我觉得他有这样的建树在宋庄待不长。他确确实实能够为国家继续效力,确实能把这问题说清楚的官员不多,而当代艺术它的核心价值到底和国家命脉有何关联,和我们的政府官员有何关系?我其实最近一直想的都是这个问题,而我上次跟陈所长探讨的问题也恰恰是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了这一点上。就是中国的当代艺术,或者说就没有中国这两字,就是当代艺术对于一个国家的振兴和文化的复兴肩负了哪些使命。其实当代艺术它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最根本点在于,它的实验性、前卫性、先锋性,它的核心价值就是创造性,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创造劳动。所以可以看美国能够产生当代艺术和美国这个国家能够迅速的摆脱传统的欧洲人对美国人有钱没文化的质疑,其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人创造了一种新文化,迅速把这种新文化制定成政策和标准,然后让全世界的观点统一到新的文化价值体系上来,于是乎大家就不再认为美国人是有钱没文化的,他就得到了世界其它国家人民的一种尊重、了解。那么今天在我们也想把中华民族重新振兴起来的时候,我们也在提这种创造性劳动的时候,我自己略微的感觉有点悲哀,就是这么多年来经济建设其实和文化建设没有能够同步进行。


  我最后在翻看奈斯彼特的《大趋势》,专门写了中国大趋势,这里面有一个章节提到意识与学术在中国的发展问题。因为这本书还没有看完,我是断章取义来看。反而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事情。就是80年代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正当青春时代,有另外一本书对我们当代的那一代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浪潮》这本书为什么今天重新回到了我的脑海?首先把农业社会归为第一次浪潮,工业社会归为第二次浪潮,信息化社会归为第三次浪潮。那么在这三次浪潮当中,其实它的核心价值是有改变的。


  农业社会时期核心的价值是土地,工业社会时期核心价值是资本,信息化社会的时期,核心化的价值是知本。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讲,其实我们并没有亲身经历这三个阶段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一下子就定制在三种社会形态下,可能我们的大脑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的思维模式,但是我们已经生活在工业化的时代,同时我们还触摸到了信息化的很多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人和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讲太难了,难就难在没法确定价值标准和价值观。我们一会儿是农业社会的价值观,一会儿是工业社会的价值观,一会儿是信息化社会时代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可以去看这三种社会结构,其实在艺术形态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社会的艺术上最大的价值就两字“模仿”。所有农业社会艺术所有的表现都以模仿最真最像为最高标准,工业化社会的时候,随着工业的文明,蒸汽机等等一系列的发明,还有很多哲学家产生很多的思辨,艺术家也产生很多的思辨,于是乎文化的创作呈现了它的多元性。当呈现多元性的时候又处于一个资本时代,所以多元性完全可以用资本放大。进入知本时代的时候其实我觉得今天我们可能正好处在比较前沿的时期,在知本时代艺术家会呈现什么新的表现。以及我们对于艺术的态度将发生什么变化,我只有认为这个是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探讨的。

 

  在工业化时代,因为最核心的价值是资本,资本是可以和艺术进行交换的。也可以让艺术去增值,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发现投资艺术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投资艺术家才有价值。因为艺术家就是生产的机器,它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出产品,因此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会办法这样的一句经典的名言,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但是当进入信息化社会时代的时候,可能不可能会出现另外一种现象,只有艺术没有艺术家。这可能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但是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我现在真的已经在慢慢慢慢实践着很多我们过去的策展人和过去文艺批评家干的事情。我们的栗爸爸,我们的赵院长还有很多文艺批评家和策展人他们不知道你有名没名,他们看的是作品,因为他们看的作品可能就点石成金了,他们就成明星了,明星被资本化的社会所接受了。但是当我们收藏爱好者慢慢慢慢从眼光上已经开始习惯这样思维的时候,我们只会去开作品的时候,可能那样的收藏是最经济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这就是我今天的一点感悟。


  陈喆:今天是收藏家年会,主要还是让收藏家说说。下面有请乔志兵先生给大家讲讲他的收藏理念。乔志兵先生应该说大家比较感动,他一个很大的作品运到这不容易。听听乔志兵讲讲他的收藏。

 

收藏家乔志兵


  乔志兵:三位说的非常好。我自己谈到我的收藏作品。第一提高了我的审美。第二我觉得它是一种比较愉悦的生活方式,因为喜欢收藏接触很多艺术家,我喜欢把这作品摆出来,让我觉得我有一个空间,我就会去想摆什么样的作品,确实好的艺术作品能改变一个空间。我们也经常跟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艺术之旅,到世界各地看艺术,确实是很好的生活方式。再一点我觉得当代艺术这块应该有信心。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关心艺术的人越来越多了。包括这次上海博览会,带着一个朋友参观。我觉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这方面的事情。谢谢大家!


  陈喆:比较简短,做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今天隆重的请出和静园艺术馆的馆长李冰先生,李冰在整个的年会发起到现在应该是最辛苦的人,但是不是最可爱的人不知道了,有请李冰先生。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发起人之一收藏家李冰

 


  李冰:这个年会准备的时间也比较仓促,两个月作业的时间,目的是什么呢,是讲这个时代经济在逐渐的削弱下来,艺术逐渐到本体的时代,这个时候应该搞一些中国自己收藏家的年会,准备的也不是很充分。等于谈到一个收藏。张锐是当代艺术的买单人。我有一个观点,从05年有幸我接手了和静园美术馆的收藏,那个时候在脑海里印象很模糊,但是冥冥中有一个感觉,这个作品很重要。在这个基础上我跟庄董事长达成一个共识,我说接接力棒往下跑,今天我也不停的说在接接力棒在跑,不但作品一个没有出,而且我一直在收藏。


  今天这个时代,3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非常平穷的时期的时代,挣钱不择手段的时代已经改了,大家应该沉下来为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做一些什么,从我自身来讲,我自己是怎么想的。今天等于是栗老师提出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标准与收藏意义很深,也给未来留了一个很大的问号。我们中国当代艺术到底应该怎么来找。从黄泉时代我们已经有了审美标准和艺术标准,否则不存在影响一百年的作品。到宋代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审美标准,文人时代又有新的审美标准。中国历史这么一段一段的则下来,今天中国的当代艺术,虽然才走了短短30年的时期,这个30年我们真正未来的当代艺术有我们什么时代标准。很多问题刚才栗老师或者赵力老师讲的很精采。我一直想这个问题,中国的文化一定有自己的印记,未来艺术的审美标准怎么来做,今天我是带着这个课题,带着这个题目我是来从内心听一听未来的声音,一个标准的出现。所以我想是否围绕着这个标准,这个主题来谈,我也是抱着学习态度来的,我通过这次年会,我们每个收藏家,包括我们的新闻媒体收获到什么。我就简短的说这么几句,谢谢大家。

 


  陈喆:今天邀请的收藏家每个人都讲讲自己的观点。下面有请中国照明集团的总经理李国昌先生也讲讲他的收藏历史,包括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自己的看法。

 

收藏家李国昌

 


  李国昌:我也没准备,只是想简单的谈一谈。从收藏的角度我是在80年代收藏的,但是我当时在外交部门工作,接触很多艺术家。当时的收藏只是买卖,后来在92年的时候,在西安成立了一个公司,当时是国内最早的文化艺术公司,有收购权,有拍卖权,后来陆陆续续就收藏一些画。所以中国传统这一块基本还是比较了解。在我收藏的过程当中进入所谓当代艺术,也算比较早。在接触黄燎原我买了三张画。所以对市场的收藏比较熟悉。


  收藏这么多年以后,大概20年,我们也是有一个目的,想建立一个收藏的美术馆,在收藏的过程中我收藏室怎么建立,是什么特色。过去有基础,包括带一些青铜器,一些雕塑。再一个就是朋友在一块,还有木刻那一块也很重要。我觉得那一块不光在中国,在市场上都很好。当代艺术这块接触八、九年了。原来在2006年以后,我们觉得不能满足这个市场,我们收藏基本是2005年之前,那会儿我们都经历了这个情况,突然一夜之间爆发了,怎么爆发,实际上作为我们介入比较早的人很清楚。甚至清楚到这张画是怎么回事,从哪来的,谁来做的。作为真正当代艺术有一种爆发。肯定这我们很伤心。所以对当代艺术所谓学术和市场还是有很多联系。这是从收藏系统来讲。我认为作为一个所谓的收藏和收藏家,你收藏的目的是什么。你收藏的意义,再有通过收藏给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再一个通过社会给社会带来影响,这是我们收藏家考虑的。不光通过收藏保护、研究,还要思考对中国文化的触动作用。我觉得通过这个收藏把文化层面搞清楚。


  陈喆:还有一位是谭国斌。上次安排去长沙开会,政府安排我到国斌的美术馆看一眼,因为我知道谭国斌还是原来的老画,还有一些古董。去了美术馆比较惊诧,有三个美术馆,其中一层是很重要早期艺术家的作品。作为一个地方的省会城市这样个人美术馆,能有这么多的作品,实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早期的基本都有了。谈到收藏家,又是艺术家。因为收藏的是艺术作品。今天也请到了艺术家的代表周春芽先生。听听周春芽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收藏标准,作为艺术家的看法。

 

著名艺术家周春芽


  周春芽:我好象是今天艺术家的代表。但是我觉得收藏家年会也离不开艺术家,因为收藏的对象很多是艺术家创造的作品。我简单讲一些我自己的体会。因为最近这两天,差不多十天我在北京待的时间特别长,有很多活动,我好想每天都去一次798,但是现在大家说这个市场有点箫条,但是我感觉798的氛围,我昨天还跟一个人在讲,我敢说,跟很多人证实这个事情,798这个氛围,在全世界不要说是最好的,肯定是最活跃的。798是中国比较重要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有很多重要的展览。包括北京还有其它的地方,包括宋庄艺术节这次办的特别好,这次是全国性的节日。但是我觉得所有的问题,可能包括在美国,欧洲我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我感觉中国目前是最活跃的一个市场。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现在从经济的发展非常快。各地有很多美术馆,国家的美术馆修了很多。我想一个问题,修美术馆政府也有钱,修美术馆非常容易,他们也有钱,但是这个美术馆修好以后我们有没有一个作品,有没有都是给老百姓,给我们的大众看。这一点我在国外去了很多次,每一次到国外的美术馆看他们美术馆里面,每天有上课的人。从幼儿园的到小学的,到中学的,大学的,组织起来到美术馆上课,美术馆有专门的讲解员,跟他们讲解藏品、作品。我感觉他们的文化程度非常高的,我们经济发展特别快,但是文化的修养、教养,如果这方面不跟上的话,我觉得也有很多副作用,收藏还是非常重要的。收藏在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断层,严格讲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90年代初,中国的艺术品的收藏是一个断层。这个断层我觉得是非常可惜的。像我们老师那个年代,齐白石那个年代他们也收藏作品,他们也保留了像我们老师那一辈的艺术家,他们对艺术非常虔诚。


  但有另外一个问题,艺术品收藏标准,40年的价值标准经常变,50年代开始的政治标准,政府提倡的标准,我们现在也不是说它不对,但是标准在变,60年代又变了,艺术家老跟着别人怎么说他怎么做,这个也有问题,给收藏带来困难。所以这个我觉得真正发展起来还是90年代初,我觉得在一个收藏的断层的年代,不是整个社会对艺术不尊重,对艺术家不尊重。自己都不尊重自己。我是1971年开始画画,一直到1991年,20年我画了非常多的画,20年我非常勤奋,比现在还勤奋,那个时候年轻。但是现在保留下来的非常少,能找到一张以前的一些画非常少。什么原因?不尊重自己的艺术。我这个人很好,我看见一个朋友,非常好的朋友,我就送你两张画,我的朋友很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我想起来了。后来我从德国留学回来我问他,我两幅画在什么地方,他说我的仓库没有玻璃,买不起玻璃,漏雨,玻璃坏了,把我两幅画当玻璃。然后日晒雨淋基本没有了。


  以前我们跟别人画画,我想画一个漂亮的女孩,我想画她,怎么让她坐下来让我们画。你坐吧,给我们坐一天,我画了以后把这个画送给你,生怕她不要,她跟坐一天,这是一个问题,那个时候我还真不知道艺术还可以卖钱,但是这段时间很宝贵,奠定了我现在对艺术这么勤奋,这么执着,不一定是坏事。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从收藏的角度,国家留下的财富是一个损失,不仅是我们一个人的损失。我们家乡还有一个人,叫张大千,张大千在我们家乡很多人不知道,看不见他的画。也有7000万人口,以前四川最大的省变成四大省,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张大千,看不见他的作品,但是张大千有一个美术馆,张大千在台湾是名气最大的。


  今天非常高兴,参加收藏家年会,感谢各位举办这个年会非常有意思,中国经济发展真的离不开这些收藏家,中国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收藏家。1996年我们去扬州,扬州看一个庄园。在庄园中间有一个下的院子,住着以前的司涛,我在想古代的收藏家对艺术的支持。其实他不仅仅是对艺术的支持,司涛现在多有名,他的艺术品不是价值的问题,是老百姓欣赏的艺术。在座非常有意思都联系一个故事,张锐先生曾经有一次在成都,成都有一个人也是心血来潮,不一定喜欢艺术。有一次买了我们的画,可能觉得跟我们是朋友,买了三张周春芽,三张郭伟,那个老板住在我们的院子,后来碰到我们,他说就因为买了你们的画房子少买一套。有一次突然想买一个吉普车,吉普车大概120万,特别想买个吉普车,他就想起来把画卖掉,买画的是张锐先生,20万美金,21张画。那个故事很有意思,那个人卖掉了买个吉普车,那天碰到我说我这吉普车多好,我也觉得还是有点难受,这么好的朋友把画卖了,但是还好又卖给我们熟悉的人,卖了以后当时也一个年轻的人在旁边听了有点后悔,他跟张先生讲,你不早说,那个人也经常跟我们在一起玩。你不说,说了以后我就买了,这个人谁,李冰。所以我觉得很有意思,他知道这个故事以后,他有钱,他说我怎么没买到这个画。后来东夷美术馆的馆长,他说缺钱需要600万,一天之内凑到600万现金给我。李冰到处去找,用两个小时。他老婆就说有没有问题,有很多作品李冰就买下来了,其实买了一段历史下来。

 

  张锐:还有故事呢,最好让春芽老师再讲讲,他是怎么把那画卖给那位老板的,为什么要卖,卖完之后上哪去了,到哪之后又发生什么故事,特精采。待会儿大家可以看到那张画。


  周春芽:我讲这个故事,我在想中国的艺术怎么发展,怎么保存下来。跟老百姓,跟这个社会发生一些联系。当然艺术家我们自己会努力的,我今天是一个代表,我们很多艺术家在艺术上非常努力。今年我去威尼斯看威尼斯庄园展。我以前还没有感受,这次特别有感受,我觉得我们中国艺术家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在学术上,其实跟世界上其它艺术家,其它国家艺术上不差,可以同台展示。我们的技术,力量感、新鲜感非常有优势。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艺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方方面面的。


  但是从总的来讲,首先经济要发展,这是第一。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中国整个经济不发展什么都不要说了,也没有我们的收藏家。经济发展以后我们的文化也要重视,也要注意。否则我们就像西方骂中国,说我们是暴发户,你们可以把价格炒的这么高,你们有钱出国大手大脚,听起来很难受。我觉得我们中国有这么古老的传统,我们文化的传统是非常强大的。今天开这个会非常有意义,对所有的人非常有意义,我们希望这个会继续下去,如果是明年再开第二届,我希望邀请这个年会到我们成都来开。希望第二次会有更多的收藏家,包括在国外的收藏家。整个收藏在中国目前是非常强大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收藏家,包括华人收藏家非常有力量。所以明年可以再扩大一下。这次威尼斯庄园展有一个意大利的发言,说中国人举办全世界最豪华的奥运会,但是你们没有钱来做这个文化,为什么呢?我刚才说了我们的艺术品,我觉得中国艺术品非常重视艺术品,但是我们的场馆太小,中国国家馆是所有国家馆最小的,最烂的一个场馆。宁愿不要去办,所有国家的馆,一个小国家的馆都比中国的馆好、大。这是方方面面的,我觉得中国的收藏家走到前面了。下一步从政府的角度应该要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修了很多美术馆,但是我们没有藏品,如果现在再重新收藏藏品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但是如果现在不做,以后再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谢谢!


  陈喆:刚才周春芽先生代表艺术家,和批评家还有收藏家做了零距离的对话。媒体也听到很多幕后的故事,之前我也不知道,媒体今天来了之后听到了很多故事性的,学术性的研讨会很有意思。还有这届主办单位之一,组委会的秘书长张东辉先生也简单的说一下。因为张东辉先生是《财富圈》杂志的出版人,请张东辉先生谈一谈,作为媒体来讲和这次组委会的秘书长,对这次收藏家年会的个人看法。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秘书长、中煌传媒董事长张东辉

 


  张东辉:刚才在会上各位艺术家和收藏家以及批评家都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我认为在会议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呢?在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艺术市场影响非常严重的情况下,能够有这么多参与和关注当代艺术的这么多人士,都在竭尽所能帮助当代艺术家发展献计献策。刚才很多收藏家以及著名的艺术家都讲了一些观点。其实我觉得这里面,因为我不是一个艺术人士,也不是收藏人士。所以如果让我从收藏角度我也谈不了太多的观点。大的标题是中国当代艺术价值与标准和收藏。现在金融危机为什么对当代艺术冲击这么严重,我想这里面引出个话题。为什么会这么严重,刚才听到张锐先生讲,他自己讲不是收藏家,是当代艺术的买单人。今天有很多媒体,还有收藏家,艺术家。我在这代表媒体把问题抛给中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先生赵力先生和当代艺术的买单人张锐先生。艺术作品是不是商品,艺术家是不是商品的制造者。以及一些策展人和批评家如何评价艺术作品和艺术家。


  张锐:我觉得首先正因为艺术是有价值的,所以它拥有可交换的价值。但是不同的人面对艺术品的时候他可能采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刚才我说了,我把艺术品当《圣经》看。同时也有人把艺术品本身就当做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写在羊皮上的《圣经》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看原创的艺术一定是有价值的。那么作为收藏,可以先让自己的头脑丰富起来,其实我有一个提议,因为我本身不是特别的喜欢去介入市场的事情,所以我说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门研究市场的人可以就这个问题发表言论,但是我如果要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希望中国的企业家、商人,总而言之,有钱的个人和有钱的机构、单位首先先别把它当做一个投资的标的物看待,因为中国现在最缺的不是如何去挣钱的手段,你比如说我们这么多的企业家为什么积攒了这么多的钱财,一定在他那个行业里面是一个能手,是一个巧手,他摸准行业赚钱所有的手法、门子,他如果要是投资这个艺术不一定赚钱的速度比他投资本行业速度快。作为投资来讲,没有买卖,非得靠这个当买卖的可以,如果不是,我希望首先这些企业家先把艺术这件事情缺失的这一课补上,让你成为一个有艺术思维的企业家,让你所有的产品出来符合国际的审美情趣,这样对我们国家建设是有直接帮助的。


  赵力:前面几个发言人都提到,所谓艺术价值标准当代艺术注重的不一样,因为当代艺术核心的标准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标准,原来的标准是经典美学,或者来自于自然的规律,强调对称、均衡,再有伤感、宏大的问题。这些东西打破了原来传统的标准,所以这就使得我们在讨论当代艺术标准时候非常难,是因为他总是突破了原有的条条框框和已有的经验。可能当代艺术家一直想往前创造,而且都是个人的创造。因为难以归纳,所以很难拿一个观念或者概念冠名,是很难。还有市场的问题,因为我虽然研究市场,我觉得市场所有预测都可能是假的,所有假设都是建立在已有历史的基础之说,与其这样去假设,步入回到历史的角度去观察为好,所以我研究的还是历史学的那种方式去研究,市场史、收藏史,这也是我今天为什么非常积极的要来参加这个论坛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现在身边很多的收藏家是非常好的案例,也代表这个时代收藏的力量的情况。我想作为艺术家角度来说,我记不得哪本书说的,艺术家就是创造者,创造的作品已经不和艺术家发生任何关系,它已经变成社会的财富,或者是流动性的财富,或者是人类文化的东西。若干年以后变成文化遗产。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和个人的生产,和个人的创作,从作品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关系。接下来就是批评家的阐释、收藏家的收藏和社会的一种分配。后面的问题不是艺术家,也不是批评家要做完的事情,而是共同来做完的事情。


  栗宪庭:我接着赵力的说,我同意赵力的说法。我去年给晓刚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艺术有情情无价,下联是作品有价价无情。我是想把艺术作品,艺术和作品分开来看,那么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甚至批评家和艺术家阐释作品的时候是非常精神层面的,但是一旦这个作品产生以后,他属于全社会,任何人都可以批评。当这个时代结束之后它的价值会显得比较突出。这个地方是分离的,是基于全社会的。既然是社会的,社会的变化会使独立的东西发生一些变化,商品社会肯定是个商品,毫无疑问艺术变成社会层面是一个商品,但是它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它是离价值标准最近的商品。


  陈喆:本来栗老实说之前我想让栗老师讲,他比我快。栗老师说的不光是艺术问题,还有社会问题。包括这次谈的群落,还有地方群落代表参加本届宋庄艺术节,最重要不是艺术问题,更重要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不是某个人的问题,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需要喜欢中国当代艺术和不喜欢中国当代艺术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才有好的发展方向。批评家,资深市场研究人还有收藏家都提到这个问题。今天研讨会时间比较短,还有几个重要的发言简短点,最后副主席做一个发言。媒体的代表还有罗博报告的代表张晗宇你们的杂志谈看法。


  张晗宇:首先非常荣幸代表我们杂志来参加这个收藏家会。我们杂志作为高消费的杂志,从创刊到现在历时了两年,在创刊过程中我们一直对艺术作品的领域持密切关注的态度。因为我们认为艺术它丰富人们的生活,美化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人类来讲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具有双重的价值。罗博报告对艺术的关注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的视角来做,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到威尼斯庄园展,再到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家具展,我们的刊物都一直关注这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罗博报告非常独创性的,特邀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家根据我们杂志主题画新的封面。这些艺术家包括周春芽先生,为我们杂志作出贡献。还有很多中国著名的艺术家。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都参与过我们的封面设计。我在此向帮罗博报告封面制作的艺术家表示感谢。同时希望这些艺术家跟我们杂志有深入的合作。本次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为广大的收藏家和艺术家,业内的专家,包括媒体朋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因为我作为一个媒体的人士,跟各位资深业内人士是宣传平台,为大家提供一个非常理想的交流平台。这一次年会对我们的启迪和帮助非常的大。我认为它对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我希望我们的年会越办越好,同时也感谢栗主席为这次年会的成功召开所有作出贡献的人士,谢谢!


  陈喆:下面请艺术财经的顾维洁女士。


  顾维洁:艺术财经杂志一直是立足在市场来看一个艺术本质的东西,其实我们做过很多的专题,跟市场有关的,跟收藏家有关的,跟在座拍卖行、画廊都有关系的。其实在座很多都是我们的采访对象,也在我们杂志上出现过若干次,也做过收藏家的专题,做过包括金融系统跟艺术有关的专题。总的来说今天参加栗老师组织的年会,第一次批评家主持的以学术为主的收藏家的年会我觉得特别好,而且我希望未来参加这个年会的收藏家越来越多,这样我们采访对象可以更大的扩张,可以更宣扬以学术为主的一种收藏方式,而不是以投资,以赚钱为主。谢谢!


  陈喆:顾女士是很务实的想法。请卢杰作为画廊机构的代表。有请长城空间的卢杰先生。


  卢杰:我本来是来学习的,但是整个同行就我一个人显得有点孤独。学到很多东西,有感而发简单说几句。一个是刚才周春芽还有其他几个收藏家件一些故事我觉得特别美好,但是围绕着收藏和艺术的价值标准,正因为是修饰语是当代,我们还是要回到除了神话般的史上最贵的玻璃那个故事以外,因为刚才张锐也说到目前的困惑就是买什么,或者作为收藏家跟当代艺术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我们作为我是经营者,从80年代末那个时候向栗老师学习,那个时候不是考虑市场,考虑到怎么为艺术家做点事。那个时候我们同样拥有着类似的价格,拿下一大堆的F4的作品,我们今天同样是跟收藏家一样没有这个机会。


  但是这个神话老张今天要创造,明天还是有机会,因为我们目前面对是此刻正在工作的,一个是前辈艺术家,成功艺术家转型期的一个发展,和他重新整理自己历史文献和作品的过程,包括有一些非常好艺术家的作品,以前的方案现在也在实施,都有这种可能。更不要说新的媒体,或者新一代艺术家的出现,对他们来说每天还是创造一个神话,我们的收藏家如果能够走出以前的观点,以前我们经常谈的一个是眼光,一个是人缘,一个是机遇。所以收藏的早、价格低、选择性多。但是其实我个人的一个感受就是我们做业者还有一个参与的愉快,那个就是审美的愉快。在座的收藏家有熟的有不熟,但是我相信我们看过过去这么多年的工作过程,我们有大量非常优秀的艺术家的个人展览和出版是离不开在座收藏家,这是很关键的东西。


  所以回到刚才前面有不同程度谈到的,包括春芽谈到对比国际,就是美术馆的问题,关于中国展览的场所、条件还有对于收藏意义上,老外说收没有谈到藏,我很赞同老张的观点,他是买单人的观点。以前很多在现代和当代转换期的,对艺术起很关键作用的,今天我们把他叫收藏家的人,以前是赞助人,在当时艺术市场还没有像今天条条板块分的那么细的情况下,连美术馆这个词在当时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下,我们收藏家个人的一种身份去介入的,成为艺术家的朋友,成为他们从精神到感情,到物质,到作品的审美和对艺术史的理解和想象上面是共同一起工作,所以我觉得像周春芽老师,晓刚这些人他们自己走过很关键的阶段,既是收藏家又是朋友,又是对艺术绝对百分百的支持。


  这里面回到我们的话题,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我想提的问题是是中国关于整个当代艺术的价值观。比如说老张你现在开始买亚太,其它国家的作品,这代表你作为中国收藏家一员对整个当代艺术价值管的表态,还是仅仅关于中国的当代艺术价值管。对我们画廊很重要,以及对拍卖行,博览会都非常重要,咱们要建立跟国际有关联的一种状态的体,还是分离的体。这是融汇日常价值上面的。我建议老张你说的收藏家,买单人是继续买,因为你的价值观永远存在,他会知道你的表达,今天买亚洲,同样可以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家关怀的事,你整个对于重新去理解,定位当下的状态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本质上收藏家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买单人。他基本上都应该得到非常好的回报,只是这个回报你安排什么时间地点。所以我个人倒是不同意你说的收藏不应该介入投资,我认为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说,收藏是不可能不介入投资的,只是你把你的回报期预设在什么样的时间段。相反我非常警惕,千万不要以投资行为做的时候认为你是收藏,或者以收藏行为做的时候认为你是投资,这样的话有可能伤害到你自己,伤害到拍卖行,伤害到画廊,本质上会伤害到自己。你自己是怎么样的定位,怎么样一个规划,怎么样一个策划。西方也好,国际也好,当代艺术这么大的盘,以及我们现在很警惕的价值观的主导权,很大程度跟投资其实也是有关系。虽然这个投资最后也参与和促成了目前的整个市场的问题。但是我个人感觉从实践中,要回避这个问题不太可能。就是要分析两者就更便于大家沟通。


  张锐:我先回答一下。你的问题恰恰前天李书晓也在跟我谈,他也是做画廊的。他做年轻艺术家的展览,叫陈怡。然后他说你一个有关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大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