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少人买画时不怎么使用眼睛“看”,反而使用耳朵“听画”,名家、大师、价钱,往往成为他们买画的关键词,殊不知,书画作品的水准高低与这些都没关系,而是与作者的艺术水准有关系,真正的书画收藏家,应该要用眼睛来看画。
据新闻晚报介绍,优秀的书画作品是一种绝好的视觉艺术。然而,到拍卖公司买书画的客户,不少人却不怎么使用眼睛看,反而使用耳朵“听画”――只要听说是名家的画,以前曾拍到多少万,他们就举牌买入。事实上,的确有一些拍卖公司在迎合这种情况,非名家的作品再好往往被拒之门外,名家的作品即使为应酬之作,也视若拱璧。
书画市场赝品频现
正是这样的情况,使得书画市场赝品频现。艺术家不太注意艺术水平的提高,而十分注意知名度及社会地位的提高。有些画家成名之前,在署自己名的画卖不出去的情况下,往往会仿名家的画出售,几可乱真的大拍卖公司会收下;程度一般的只要价位不高,小拍卖公司也会照单全收。如搞个无底价起拍,可能也会低开高走,惊喜连连。有少数艺术品拍卖公司还会定向仿制。
数年前,河南曾发生过石鲁假画事件。这批假画数量逾千,不少还有著名专家、画家的题跋签字。这是批低水平的假画,但不知是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眼力欠缺,还是在金钱面前迷失了方向,总之,这些题跋和签字是真的。
艺术评论需要健康
当一名有水准的画家署自己名卖不出画,只有仿冒名家才能获得市场的时候,这是一种悲哀。印象派大师梵高,一辈子没卖出一张自己的画,不仅悲哀还因此贫病交加。原因多种多样,有深层次的,也有浅层次的,但可以说,缺乏客观的、健康的艺术评论是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也会有些“艺术评论”出现在报端,但这些艺术评论多为一些溢美之词,没有深度也不客观。究其原因,不是画家找的枪手在美化自己,就是拍卖公司或画廊在包装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画家。这样的“艺术评论”太具有功利性,不客观也不健康。
学会用眼睛“看”画
学会用眼睛“看画不用耳朵“听”画,这句话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书画圈有这种说法,懂画的不买画,买画的不懂画。这话虽然过激了一些,但也不无道理。一些人喜欢附庸风雅,一些工厂需要企业文化,但他们都不太懂艺术,这时自然只有“听”画来解决问题了。
买画时全凭耳朵,名家、大师、价钱,往往成为他们买画的关键词,甚至连画家的职位也成了追捧的因素。殊不知,书画作品的水准高低与这些都没关系,而是与作者的艺术水准有关系,真正的书画收藏家,应该要用眼睛来看画。
【编辑: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