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安东尼·葛姆雷的悬疑空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撰稿:周舒 作者:周舒 2009-11-07


  

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hony Gormley)

 


 “对我来说,艺术不是收藏品,也不是财富的象征,而是一种方式,帮助人们去重新发现,我们是如何活着;去了解,我们是谁,我们该怎样做,我们有怎样的价值。”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hony Gormley)陷入了沉思。


  而他自己,喜欢用“语境”这个词,认为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同一个语境当中,“探索人和空间的关系。空间到底是什么?这是我全部作品的核心”。正在北京常青画廊举行的安东尼·葛姆雷个展“另一个奇异”,让观者进入他的世界,感受其所谓的“一次个体的实验”。


  雕塑是沉默的艺术


  “2003年我来过北京,在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做过一次展览——‘亚洲的土地’。那是一次难忘的经验,革命历史博物馆那样的地方实在太严肃了。”葛姆雷说着,抱紧双臂故意做出发抖的样子。这样的幽默瞬间,在谈话中并不罕见。


  “‘另一个奇异’和‘亚洲的土地’完全不同。”2003年带来的“土地”项目,和他所有其他项目一样强调本土性和参与性。他找来中国的红土,让去看展览的男女老少捏小泥人——只有眼睛和嘴巴,在地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一大群,表情各异。“那是一个集体性的项目,这次完全是个体的。”


  但不论集体个体,葛姆雷的雕塑都是高度抽象的。他回溯道,“蒙德里安对我影响最大,他说过绘画最基本的元素是原色,他的作品也让人们看到基本元素的力量。”而之所以将人的身体进行抽象,也是为了摆脱在罗丹的时代达到高潮的雕塑的叙事功能。“我成长的环境,观念性艺术的氛围很浓郁。我不想再继续罗丹留下来的主题,不想再让雕塑成为历史的宣传手段。我想探讨的,是如何将身体带回艺术,而不涉及任何具体的叙事。”他心目中的雕塑是沉默的艺术,几乎不可言说。


  此次展览中的一件作品,是墙壁四角各一个700公斤重的、盘踞着的铁人。“这个是我,但姿势并不舒服。”葛姆雷指着雕塑说。“我想要讨论的是身体的回归,如何回到我们最起源的状态”。


  站在展馆中央,望向四角的雕塑时,观者会有失重眩晕的感觉。这就是葛姆雷这样放置展品的原因所在:“作为观者的你,成为一切的中心,成为最重要的东西。我们说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的时候,都是把自己当作坐标系的原点。这是我们强加给空间的感受,正如康德所谓的时间和空间的先天感受模式。但我建造这样一个空间,人们就会有疏离的感觉。”

 


  记忆与边缘的探寻


  葛姆雷在大学曾学习历史和人类学专业,但用他的话说,他后来在澳大利亚的一个项目《澳大利亚腹地》(Inside Australia),则是“反人类学的”。“人类学是去田野考察,从人家的部落或者遗迹里拿走一些东西,放到大学或者博物馆里。我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之。”他和助手开着飞机,在澳大利亚西部内陆沙漠转悠了两个星期,终于选定一片地方。


  17平方公里,分散地放置了51个雕塑,从远处看,这些雕塑都是不可见的。而这些雕塑,是他利用一个软件,三维扫描附近部落的男女老少的身体,将得到的结果加以抽象后再铸造的。“你一下就能知道这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但又不是某一特定的人。”


  他们最后选定的地方不但有辽阔的沙漠,还有一座小山丘,“这片山丘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地表之一,有30亿年左右的历史,蕴含了很多矿藏,也是以前部落酋长们采集矿石的地方。”雕塑使用的铁,就是从这个山丘上提炼的,“这样我们把记忆又带回到原地。”而那些离散在沙漠中的男女老少的雕塑,要靠观者的脚步才能重新获得联系。


  和很多做大地景观艺术的人不一样,葛姆雷对于土地有自己的理解,“土地并不是空白的,在那里躺着的幕布。土地上充满了在那里生活过的人的记忆。不论是一般人还是艺术家,负责任的做法,应该是和你所去的地方所具有的记忆结合起来。这也是我所做的事情。”


  因此,他很关心各种边缘和界限,但更愿意突破边缘和界限,质疑我们所习惯的空间。


  除了外在的空间,他对身体内部的空间也十分感兴趣。《另一个奇异》里,他就讨论了这个问题。“我构造了一个‘8维’的身体空间,放弃了具体的身体构造,只有一些泡泡。我想试验能量的相融,各种圆环气泡从人体出发绕一圈,到空间中绕一圈,再回到人体。”他还构造了一个4.5公里长的铁丝在密闭空间中连续的圆环,“在一个空间里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我想试验的是,我们能否利用建筑的空间结构,重新放置观者的身体?”

 
 


 


 

 

 

 


【编辑:丁晓洁】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