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看英国当代画家彼得·多伊格的绘画

来源:《美术报》 作者:- 2009-11-24

白色独木舟 布面油画 1990—91年

 

  21世纪以来,西方当代艺术家在国际画坛上以作品的个展、获奖及高价位,成为确定是否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准。英国当代画家彼德·多依格(Peter Doig),就是具备以上特质的佼佼者。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幅名为《白色独木舟》(White Canoe)的油画,在2007年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130万美元成交价,使其成为英国绘画作品价位最高昂的活着的艺术家之一,引起艺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创作于1990年的《白色独木舟》,是多依格魔幻般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品。画面中一艘白色独木舟在夜里独自发光,停驻在宁静的湖中央,枯枝、树木、月光、星空、云雾、光影,将夜色点缀得灿烂缤纷。水映光怪陆离的景象,腐烂的树桩搅乱湖面漂浮的残渣与藻类植物,不见人迹的若隐若现的小木屋。使那白色独木舟与陷落的人影,更显出无涯、孤寂和绝望。这一主题来自1987年某夜,他离开伦敦回到加拿大时,在《黑色星期五》(Friday the 13th)这部恐怖影片中看到的在一片平静的湖面上, 有一名女子坐在独木舟上, 她的身体往下坠, 手臂也悬在外缘, 此惊怂的形象烙印在艺术家的心坎上。过了好几年后, 他的作品不断地出现这一幕,一遍又一遍画漂浮在河道或湖面上的独木舟,小船就像一个人的诺亚方舟,被赋予了宿命的传奇,是恐怖、悬疑、静默、悲悯、神圣,还是绝望?除了《白色独木舟》外,他还创作了《陷入沼泽》(1990)、《独木舟湖》(1997-8)、《黑色星期五》(1999)、《一百年前》(2002)、《红船中人》(2005)等一系列有关独木舟的作品。从此以后,独木舟就成了多依格作品的代表性符号。

 

  彼德·多依格善于捕捉瞬间的宁静,在他的画作中,能进入一种人们立刻被吸引住的好几种感觉的空间,因为画面运行着我们记忆的构造、氛围、色彩,表现着我们熟悉的一个建筑的细节和一个风景的细节的意外碰撞,它们依旧能淡化在画面中,表现当今时代已经兴起的自主的探析,表现出叙事性和抽象化,让人回想起艺术史和现实中的熟悉的元素。

 

  多依格的风景画富于层次,不论形式上还是观念上,都借鉴了一系列历史上艺术家的作品,从蒙克和莫奈,到博纳尔和克里姆特。尽管他的主题清晰,但是他的手法和不平衡构成渲染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奇异梦幻。纽约迈克尔·维尔纳美术馆的戈登·委内克拉森说:“我总是认为他不是在用图像画画,而是用观念在画。他找到他喜欢的,然后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调整画面。”

  多依格的绘画语言并没有显露出多少过人的才情,相反,它们时常是笨拙、生硬的。他的天赋在于发现荒谬与和谐、陌生与熟悉、混乱与秩序,并将其糅合为一。画面的模糊,丝毫无损其层次的丰富性。多依格在绘画技法上采用多种材料,惯于直接在画布上挤出颜料,用画刀刮涂,或大笔牵掣、点描、喷溅的粗犷敷色法。他的画总是绘绘停停。有些画还在墙上挂了好些时日,等待续画、重画或者被抛弃。由于这一习惯,往往让一件创作持续很久,最长可达两年。他在工作室里把大量时间花在只是观看,他意识到空白、踌躇、无为和等待的重要性。他的绘画在迷人与敬畏之间徘徊,最擅长营造幽闭的气氛,让孤绝深入人心,尽可能放大视觉的有效性。他利用艺术史的漫游能力,促使作品跳脱出题材或方法的限制,更像无数段落的集合,诉诸于离散而孤单的个体。与大多数的艺术家一样,多依格在创作的过程中,也经常面对难以克服的技巧困境和自我信念的挑战,他承认:我持续与自己心中的疑虑打交道。难产的作业进度,导致他平均一年只完成六至八幅作品。他说:自然在画中是再创造、记忆和幻想,而不是模仿。

 

  多依格在他作品中表现出的回忆和幻梦般的画境,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两岁时就跟随家人从出生地爱丁堡搬到了特立尼达,随后又迁往蒙特利尔。因多伊格父亲的工作调动,全家不断在城市之间迁移,他在无数学校念过书,不停适应新地方与新朋友。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伦敦求学,先后就读于温布尔登艺术学院、圣马汀中央艺术学院和切尔西艺术学院。他亲历了伦敦年轻艺术家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绘画上的新探索。这一时期,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展出的“绘画新精神”首次将意大利超前卫、德国的新表现主义带到伦敦,给予多伊格诸多启发,他开始探索极端个人化的具象风格,这与当时观念之风盛行的伦敦艺坛有所叛逆,然而多伊格的画已呈现出超越性的沉默独立,从而也受到艺术界的关注。1990 年他荣获白教堂艺术家奖 Whitechapel Artists Award大奖,1993年他的作品《吸墨纸》(Blotter) 获得了约翰摩尔John Moores奖和1994 年荣获著名“泰纳奖”Turner Prize 大奖提名,开始享有国际声誉。近几年来,他的个人作品展和作品拍卖连续不断。

 

  为了躲避伦敦大都会的骚扰,2002年多依格带领妻小回归特立尼达岛定居,在他少年曾经住过的地方作画,这会不会是最后的漂泊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他一生飘来飘去所形成的习性,也变成他艺术创作最不可抹灭的因素。在他的近作里,试图减少绘画的复杂性,以“轻便”处理主题,使绘画更加流畅,更为朴素、浑噩,并充满真挚的变化,然而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摆荡的情绪一如往昔。如今,多依格已经与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和尼奥劳赫Neo Rauch 等当代艺术家,并驾齐驱。2008年英国泰德美术馆 (Tate Britain) 、法国巴黎现代美术馆 (Museum of Modern Art)和法兰克福希尔恩博物馆(Schirn Kunsthalle)分别为他举办名为“彼得·多依格”的个人回顾展,评论家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从而使他成为2008年第十五届沃夫冈罕奖(Wolfgang Hahn Prize)的得主。评委伊娃娜布雷兹维克(Iwona Blazwick)的评语是:“多依格的绘画现实主义,将绘画带入一个从未探寻过的领域。”是对他创新精神的充分肯定。

 


【编辑:虹汐】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