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彭锋:华涌的行为艺术《乞讨》引起的思考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09-12-10

 

  2009年12月4日,华涌实施了他的题为“乞讨”的行为艺术,作为他正在思莱德画廊主办的个展“年度问题”的延续。包括艺术家自己在内的三位不同肤色的时尚型男,身着分别印满人民币、美元和欧元的礼服和礼帽,在北京地铁西单站、西单、火车西站、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实施乞讨。他们乞讨的不是钱,而是信仰。

 

  华涌的行为艺术令人深思。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不差钱”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但有幸福感的人并不见增长,在华涌看来,其中的原因在于今天的中国人普遍缺乏信仰,他希望通过一次行为,引起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华涌对他们行乞的对象进行了粗略的统计,有将近40%的人没有信仰,将近40%的人信仰金钱,其他20%的人有各种各样的信仰或者不予表态。由此可见,当下中国的大众不是没有信仰,就是信仰金钱。因此,当华涌在北京人群集中的地方“乞讨”了近6个小时之后,他并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信仰和幸福,而是一些零钱。对于一群要么信仰钱要么没有信仰的人来说,除了钱,真没有什么可施舍的了。

 

  华涌的行为艺术“乞讨”继续了他在个展“年度问题”中的多向度思考。在“年度问题”中,华涌思考的是今天的经济生活中虚拟与真实构成的对照、交织、错位等复杂关系,他对人们用真实的生命去追求虚拟的数字感到大惑不解。在“乞讨”中,华涌继续了这种多向度的思考,揭示了在以金钱为信仰的时代,人生的“乞讨”真相。在这里,华涌进一步展示了他在“年度问题”中对真假颠倒的参悟:在今天这个普遍行乞的时代,我们只有在施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也在乞讨。乞讨与施舍交织,谱写了以金钱为信仰的时代的主旋律。

 

  谁在乞讨?如何才能打破乞讨与施舍的怪圈?这是华涌的行为“乞讨”留给大家思考的难题。

 

 

  2009年12月6日于北京大学蔚秀园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