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翼》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贺祖斌 1974年 生于湖北武汉 1996年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在以社会学叙事取代美学叙事的冲动中走向“喧嚣”,到处充斥着“直白”的观念、宣泄的情感和轰动的事件。然而,贺祖斌的绘画却与众不同,他的作品让“直白”观念变得隐晦,让宣泄的情感变得矜持,让轰动的事件变得平静。贺祖斌的绘画,再次体现出“柔弱胜刚强”的智慧,同时也印证了美国当代哲学家、艺术批评家亚瑟·丹托关于艺术界的风格的论述。在丹托看来,艺术界的风格总是“成对”出现的。
记者:在即将举办的“器世界”展览中,参展作品与之前的作品在创作上是否有突破?
贺祖斌:与之前的作品相比,作品变化是挺大的,这段时间一直在参加艺术联展,我觉得最近这段时间参加的联展少了一些,将作品放在联展中先进行展示,检验一下效果。
记者:在您参加的艺术联展中,是否放入了新创作的作品?
贺祖斌:是的,参加艺术联展的作品基本都是新作品,这段时间积累了很多新作品,所以决定举办个人展览。
记者:请您解读一下本次个展中的作品看点。
贺祖斌:我认为展览中的看点是需要公众发掘的,每个人所理解的看点是不一样的。我创作的每一幅作品,并没有按照某个特定方向进行创作。在创作中,阅读的书籍、接触到的外界信息以及当时的心情,都会影响到作品的最终创作,如果出现启发我创作的瞬间和事物,我会按照这个方向进行创作。
《若水》 100cm×100cm 布面油画 2008年
记者:新创作的作品中,整体风格是在延续以前的风格,还是有新的突破?
贺祖斌:二者都有。目前我还处在转型期,一些创作元素还在变化,即便是延续以前风格的作品,也是在慢慢地调整和进步。
记者:您作品的整体风格是否已经确立?
贺祖斌:是的,我认为这种以人物为主体的创作风格非常适合我,至少目前不会对其进行调整,我会在整体风格上让画面更加丰富。
记者:本次展览的参展作品也是以人物为创作主体吗?
贺祖斌:是的,其中也加入了一些表现主义物象。
记者:在您的作品中,有很多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是延续西方艺术“直白”的表现形式,还是需要加入更多“隐喻”的表现形式?
贺祖斌:“隐喻”与“直白”都是中国当代艺术所需要的,我认为只要符合艺术家真实的创作状态,这两种表现形式都是成立的。艺术作品第一要满足艺术家的需要,其次才是观者,同时艺术家的创作不要局限在“隐喻”和“直白”,实际上作品的视觉张力也可以感染观者。
记者:您认为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加入到油画这种西方艺术载体中,是否存在冲突?
贺祖斌:不会,目前我们通常看到的都是西方近百年的艺术,实际在中世纪的欧洲与中国,在艺术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西方艺术中也有许多“隐喻”元素,只是在我们进行解读时,认为其中“直白”元素有很多,我认为东西方还是需要更多的交流。
记者:以人物为主体的创作是怎样形成的?
贺祖斌:以人物来体现画面会更丰富,我觉得运用其他形式传达出的信息不够明确。
记者:之前,您的个展名称都非常诗意化,例如“离群惊倦”、“嚼兰采薇”、“衔华吐梦”,当时是如何考虑以这样的名称对个展进行命名的?
贺祖斌:这样的题目更适合我的作品风格以及个人性格。平时我比较喜欢阅读一些中国古典书籍,例如《论语》、《中庸》等。
记者:您如何看待与千年时间画廊的合作?
贺祖斌:非常愉快,我们之间已经有四五年的合作了,画廊负责人张思永的活动能力非常强,而且眼光独到。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