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伟是谁?也许在普通人眼中,他的名号不算响,但是在艺术界,他可是大腕儿中的大腕儿,他能让一向心高气傲的洪晃带着佩服的口吻说:“其实跨界跨得最成功的是汪建伟。”
的确,影像、戏剧、舞台、电影、雕塑、图片――汪建伟尝试过太多种跨界的艺术形式,也许因为跨得太成功,你甚至会忘记他在油画界的声望。近日,在汪建伟远离喧嚣市中心的工作室,他讲起了自己的跨界之旅。
跨界理念
“跨界真正的意图是知识共享”
早在1984年,汪建伟的油画《亲爱的妈妈》就获得过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在业界享有很高地位的他在1990年之后,却做出一个让业界诧异的举动――抛弃画架,转向装置、观念摄影、视频等更广泛的艺术领域。而在当时,“装置艺术”这个词不过才刚刚被国内知晓。
今年2月,汪建伟被美国当代艺术基金会授予2008年度艺术家奖,这个奖项被誉为世界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汪建伟是国内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提起当年的“转行”,汪建伟很平静地说:“我觉得这跟每个人的选择有关。对我来讲,在我画油画之前,我还不知道油画以外还有什么样的艺术。所以当我看见有其他艺术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权利去选择学习未知的东西。另外,我个人认为,做选择带给我的满足感要远远大于取得成功的感觉,所以我要把自己的选择扛到底。”
在汪建伟心中,什么是跨界?汪建伟说:“我们现在理解的跨界,很容易被误解为跨行。其实跨界就是你使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以外的知识,使用完全科学的态度来产生一个行为。”汪建伟提出了一个很新的观点,“我们现在总说跨界,其实一说跨界,首先就是承认了这个‘界’,到后来就会让这个界越来越高,所以我更愿意把‘跨界’说成是知识的综合,跨界真正的意图是知识共享,是在相互提升关系当中,来判断自己的知识是不是正确。”
跨界作品
“艺术形式之间不是替代关系”
《文件》是汪建伟真正的第一件跨界作品,汪建伟戏称这个作品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僵局”,“甚至有人质疑这是不是艺术。”
汪建伟被外界公认的第一件跨界作品,是一个作于1999年的名为《屏风》的剧场作品,“英语里关于‘剧场’有两个单词,一个是theater,一个是drama,其实我一直用theater,因为它实际上有一个空间的概念。我们能不能有更多机会通过这个空间把不同艺术形式并置呢?当代艺术形式之间不是替代关系。我的作品就是在一个特定时间里,看看大家会建立起怎样的、不同的关系。”
跨界形式
“我对多媒体没有什么强迫症”
在跨出老本行第一步后,汪建伟开始通过越来越多的媒介去发现艺术,“我对多媒体没有什么强迫症,也不是说必须使用不同的媒体来做。使用什么方式主要跟每一个观念有关,比如我在今年做的《隔离》,就仅仅使用了装置的概念,没有表演,没有其他方式。当我认为他没有必要使用第二种或第三种媒介时,多媒体就没有必要了。”
在《隔离》中,汪建伟运用了一些新概念,“我用的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的400多件不同的旧家具,我把旧家具收集过来,你会感觉到每一件家具都已经使用过十年、二十年,这时,这些材料就已经有记忆了。”
跨界收获
“我就是收获了一种可能性”
汪建伟从跨界中收获了什么?“其实我收获了一种可能性,对已有的秩序表示出一种怀疑,没有怀疑,就没有可能性了,实际上我一直在享受这个过程。”汪建伟喜欢将自己的跨界作品称为“多媒体剧场”,“其实对我来讲,任何一个可能性都是在一个灰色地带展开的。这种灰色地带包括技术的灰色地带,比如有可能这种技术没有使用过,而我们认为必须把它训练成一个很熟悉、能熟练操作的东西。但是你会发现,其实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东西恰恰不是通过熟练能达到的。只能通过你去试。”
对于今后,汪建伟的回答与他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不确定性”如出一辙,“所谓尝试,就意味着不确定。也许就是因为许多东西已经很明确了,我们才需要艺术。”
跨界经验
“希望总是‘在途中’的状态”
现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涌入“跨界”行列,跨界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时尚。汪建伟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其实我一直在享受失败,我们应该接受伟大的失败,虽然我们从没把失败放到很正当的词上来形容它,但是我们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既然它是母亲,为什么我们只歌颂儿子,而不歌颂母亲呢?殊不知许多有意思的东西恰恰都是在失败中开始的。”
汪建伟说起话来逻辑性很强,颇有几分哲学味道,“我希望总是一种‘在途中’的状态。这个世界的美好无非就是稳定、和谐、有着高度的秩序,而一个没有可能性的空间只能有两个结果――崩溃或突变。我们始终处于一个各种知识相互依存却又相互矛盾的世界,而我就是想方设法把它们展示出来。”
汪建伟:1958年生,四川人,毕业于杭州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在北京,是中国目前最活跃、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媒体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跨越影像、戏剧、表演、电影、雕塑等多重领域,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公共性、综合性等特征,被国际、国内艺术批评界公认为最具艺术才华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