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术馆
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
在中国当代艺术机构中,一向是北有“今日”,南有“证大”。由于他们都有超级房地产商作为坚强后盾,他们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也颇有作为,也树立了他们自己最为显著的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作为深度介入当代艺术发展的这两家艺术机构,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都实施了他们的商业计划之旅。
“今日”的老板张宝全先生将他的房地产项目苹果社区中的22院街植入了艺术街区概念,以期待获得如798一样的商业名声和影响力,“中国第一条艺术商业街”与其说承载了他的艺术理想,不如说实质上凸显了其商业地产定位与市场的无奈。
原本,商业地产的市场需求不过是需要寻找到烘托市场交易火爆的人流集聚,这个22院街区却一定要加上艺术之冕,这种无根的强势移植必然会抑制商家的活力与发展。这种画蛇添足般更为弱智的选择不会使地产增值。
这种城市核心地带的商业地产,它的客户比定位要重要得多,目前可以想到22院街的商业模式的基本思路,无非是利用“艺术”旗号集中完成第一批客户入住,并形成某种商业集聚效应。
但是,这种艺术创意的商业策划却无法摆脱其地段“泛CBD”特点的尴尬:常规客户仅限于住户、租户,少有的回头客。中央商务区并不会带来与业态消费需求相关联的客户群体,宏大、炫耀的商业策划与广告只是在支撑着若干高端“社区物业服务”;自业务开放经营的筹备和等待过程中,定位以及品味的变异已经指日可待。
地下“艺术村”板块由今日美术馆独立运营,既显露了项目策划、定位于艺术在商业上的不自信,也隐含了美术馆非营利艺术机构的谎言。
地上商业板块在所谓艺术标尺准入制下,入住招商业态选择也是踌躇迟疑,餐饮、酒吧、咖啡馆、酒店、公寓、写字楼等传统商业业态,并不会因为被冠之以奇思妙想的艺术字句就会成为艺术产业或创意产业,就能够成为市场竞争的招牌,就会吸引大众眼球。
其中唯一与艺术联系紧密的画廊们,最终也只能依赖今日美术馆获得生存空间或是商业机会,其他生拉硬扯“被艺术”的业主们驻留的经营期限不会超过2年,餐饮、时尚等现代服务业态将会成为街区商业主流构成。造成这种商业格局和态势结果的主要根源还在于艺术商业应用的不适应,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最重要的在于需要有文化传承和历史延递。
张宝全先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对于文化和艺术的执着爱好,并不会因为他舍得花钱就会使他有所收获,他试图建立的那个10000家数字影院的电影帝国之梦已经彻底失败。
显然,他潜心数年打造的这个“中国第一条艺术街区”已经越来越体现着他的文化意淫,最终成就了这个商业版山寨艺术。
意淫的高潮过后,留给自己的通常只是虚白和焦虑。
“证大”的沈其斌无疑由于其在艺术领域苦心经营的成果,使得证大的老板和股东们在证大美术持续强心针的刺激之下保持着兴奋。
在艺术运营商的成功之后,沈其斌心中的“全新艺术品交易模式”终于落地成为“证大艺术超超市”,在其表述中已不仅仅止步于艺术品交易,似乎更遥指深圳股市之创业板。其商业野心之博大,想来已经深深的彻底覆盖了他最初的艺术之梦。而“进军北京798艺术区”商业愿景的低级路径,则彻底暴露了这个商业计划对市场的盲目跟从和对自信的盲目依赖。
为了有更多的艺术商品装满他的这个超超市,沈其斌先生已经殚尽竭虑,将一切可能的艺术商品与服务冠之以普及大众审美之名在商店里出售。实际上,他所能够想得到的,早已经是很多艺术家、艺术爱好者都尝试过的成功或失败的创业经历。
他的这种组合会构架成为一个艺术产业吗?
问题不在于这个产业会不会形成,而在于,他所表述的商业模式非常模糊,缺乏清晰的市场分布,没有消费购买力的支撑,没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所提供的商品找不到针对性的客户群体,业务种类和盈利模式实质上只是一个商业杂烩。
大杂烩只适合做成火锅,沈其斌的超超市所搜集的商品每一个都是边缘化的产品,如果不考虑投资回报和盈利,一直这样玩下去,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趣味选择。
同时做着几元钱到千万元商品交易,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融合;销售商品(艺术品和艺术衍生品等)和销售艺术智慧服务(艺术品投资理财服、艺术品工程等)的共同运营,需要的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商业系统和管理系统,在他的艺术超超市被轻而易举的整合了。
这个整合不是商业创意,也与商业智慧完全无关,最终成为艺术版山寨商业。
“今日”的把属于大众餐饮服务业态提升为小众艺术消费,是违背商业规律的拔苗助长,艺术很难带动商业繁荣;
“证大”把小众艺术消费摊铺成为大众消费,则是属于缺乏商业经验的盲人摸象,艺术不是置于商业之上就可以创造利润。
实际上,他们的背后都在显现着商业投资的穷弩之末和艺术经营的穷途末路,真正的艺术产业与商业经营还是在于回归艺术市场需求本身。
【编辑: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