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月球》:孤独及其补偿

来源:纵横周刊 花落去 2010-02-04

  《月球》(Moon)是2009年最内敛的电影。

 

 

  它用了两个影帝,拍的是科幻里最耗资的太空题材,加起来只用了500万美元。相比它IMDB 8.0的高分和2009年最佳电影的期许,这些成本甚至比不上一些奥斯卡大片的宣传费用。

 

  《月球》的背景设在不遥远的未来。人类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在月球上设立了能源基地,开采特有的氦-3矿石并发回地球。Sam是这个基地唯一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基地工作3年,这期间只有智能电脑Gerty与之为伴。由于基地对外通信设备失效,Sam只能通过地面发送的视频录像与妻女联系。

 

  直到这部分,《月球》已足以刻入观者记忆──同类片《WALL E》的精华,就在前15分钟那一个人的孤独与坚守。这种孤军奋战,有人认为是出于对寂寞的更深切恐惧,但实际上单调工作的责任感,也有助于排遣寂寞。这又与对团圆的期待一起,成为Sam支撑下去的动力。在清冷的月球背面,Sam孑然营役,伴随着矿机的噪音;色调清冷的室内风格,又与《2001:太空漫游》的氛围相似;尤为熟悉的,是电脑Gerty的诡秘——他总是背着Sam与地球总部联系。

 

  这之后才进入了《月球》的真正高潮。在一次事故后,Sam发现,自己原来只是克隆人。公司为了降低开支,批量克隆了技术工人,在基地依次唤醒使用。为了让他们尽心工作,连家庭记忆也一并灌输。

 

  关于克隆人的伦理讨论已经很多,导演邓肯•琼斯却显然并不想在此着墨。克隆人在这里,不过是探索个体存在意义的媒介;与各种时光倒流片、灵魂附体片发出的永恒追问一样,能够确定一个个体之为个体的要素,究竟是什么?记忆?身体?经历?根据马尔库塞的理论,人之从原始到文明的分野,就是控制欲望,以工作、生产、满足感取代生物本能的快乐、接受和随心所欲。Sam做到了这一切,但当他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工具式的克隆人时,此前苦修般的工作与孤单煎熬,意义何在?

 

  柏林影帝山姆•洛克威尔是著名的Cult演员,在《霹雳娇娃》这种口水片里,扮演的黑客反角依然有型有款,志趣不凡。该片中,他分饰两个克隆人,无论是老克隆人的生机将尽、看透世情,还是新克隆人的血气方刚、无畏无惧,都演绎得自然流畅。

 

  但演员方面最大的亮点,正在于那台智能机器人Gerty。Gerty的外形略显破旧,似乎暗示了地球公司的吝啬与疏懒;影片前半部时,Gerty掌控一切的职责和瞒着Sam与地球总部的联络,似乎都带着阴谋的色彩。但在Sam开始寻找自身的秘密时,Gerty的表现却与兄弟无异。影片最动人的镜头之一,就是 Sam强撑病体查看历史资料库时,受制于最高层级的密码束手无策,Gerty默默地滑动过来,替他输入密码——多少观众本来指望在这儿看到一场搏杀的。

 

  凯文•史派西为Gerty配音,他选用了一种平板的语调来体现Gerty的机器特性,但在遣词造句中,这个机器人对主人表现出的关注令人动容。当Sam要私自返回地球时,他提醒,我已经记录下了你的行动;走之前,你要重启我,洗掉记忆。对于机器人来说,这大概相当于自杀了吧。所以Sam重启它之后,略带歉疚地从它背后撕下一张贴纸来,纸上写的是“Kick me”,大概是此前他跟Gerty闹矛盾时的杰作。

 

  《月球》是邓肯•琼斯的导演处女作,他又兼该片编剧。独立电影最可贵之处,在于剧本的精巧动人。《月球》看似综合了《WALL E》、《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之长,却每每于关节处,做出人意料的转折。此外,《月球》并没有科幻片常见的生死搏杀、人机对弈,在解开一个悬念后,剧情便不动声色地向前推进;无论是Sam的追寻,他妻子眼神中若有若无的回避,还是Gerty与他的互动,一切表演都内敛而含蓄。

 

  尽管故事发生地在月球,但该片的外景都采用模型搭建,又恰逢拍片时发生编剧大罢工,一些优秀的特效工作室因此闲了下来,被邓肯•琼斯捡了个便宜。导演也就得以腾出精力,倾于结构的打造与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如果说《2001:太空漫游》追问的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与终结,被誉为《2009:月球漫游》的该片,则在探索个体身份的认定,以及社会性对人类心智不可或缺的影响。以区区500万美元的规模,打造出如此精致内敛的精品,年度最佳电影,《月球》可无愧当之。

 

 

 


【编辑:袁霆轩】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