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云飞
季云飞是一个典型的慢人,说话慢、画画慢、成名慢。他是少年神童,但比师兄徐冰成名晚了10 多年。在美国定居21 年,他的慢积淀出不一样的东西来,2005 年,他成为美国罗马学院百年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罗马奖的中国人。这次,他的两幅艺术单品回国参展。他的回国展览比早已从美国杀回来的徐冰整整晚了7 年。
“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现场,纽约詹姆士?科恩画廊(JamesCohan)的展品在无声地表明自己的身价。画廊门口站着Video 艺术之父白南准的作品。这个著名的装置作品《电视花园》像一名脾气古怪的迎宾员,身上装着十来台电视机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过客。而抽象派英格雷德?卡兰、 视像装置艺术先驱比尔?维尔拉、德国大师演维姆?文德斯的摄影作品也成为镇店之宝。
画廊左侧全部让给了一个陌生的中国人——季云飞。
两幅出自季云飞之手的水墨画,跟光怪陆离的装置和油画相比,保守古旧、格格不入。
跑过去向画廊市场总监邵希亚(Arthur Solway)打听作者是谁的多半是中国人,而老外则去问价钱。在另一家纽约CRG 画廊展出的华人艺术家张欧告诉记者:“现在,Yun-Fei Ji 这个名字在美国叫得很响。”
“Yun-Fei Ji”是季云飞的英文名字。
海外出名,中国陌生
拿国际著名策展人巫鸿的话来说,季云飞就是一介书生。在艺术展热火朝天进行时,他还在纽约的画室做自己的作品。
“我是个慢性子。”电话那头的季云飞一字一句地说。
1986 年,季云飞移居美国。1987 年,谷文达、蔡国强移居美国和日本,1991年,徐冰移居美国。在展览上,同期出国的徐冰、谷文达的作品身价已经高他许多倍,季云飞的长卷《Water Rising》售价为13.5 万美元。
季云飞坦白地说:“看别人出名自己也羡慕,也想好好办个大展,但没办法,只能把自己的事儿做好,慢慢来吧。”纽约著名的现当代美术馆MoMA收藏了他的两幅作品,此前,被MoMA收藏作品的中国艺术家有蔡国强、徐冰、方力均等四位。最近,MoMA 的人找到季云飞,要为他出一本画册。
直到2002 年,季云飞才开始为美国艺术界所知。当年的惠特尼双年展是他在美国第一次重要的公开亮相。此后,季云飞参加的展览越来越多。
2005 年是季云飞的转变之年。他获得了美国罗马学院颁发的罗马奖。罗马学院是西方各国设立在罗马的艺术学院。著名画家德加、安格尔等都曾在罗马学院学习过。美国罗马学院成立于1904 年,已有百年历史,季云飞是迄今为止第一个获得罗马奖的中国人。
这一年,季云飞转签纽约一流的詹姆士?科恩画廊。 科恩画廊成立于1999 年,主要经营已成名的和正崭露头角的国际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当年的画廊开幕展就出手不凡,展出了吉尔伯特和乔治的早期艺术作品。季云飞是画廊代理的唯一的华人艺术家。
而在中国,季云飞几乎不为人知。出现在“上海当代”现场的这两幅画,是他第一次在中国展出。当记者换成中文名字搜索他时,连一份完整的画家简历也搜不到。
新一代老怪
一次,一位朋友特地跑去展览现场看季云飞的作品,回来后告诉他,根本没看到他的画。“我的画很容易被忽略,”季云飞笑着说, “我不喜欢画那种给人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画,我希望让人慢慢读出画中的故事。”
季云飞的画黄黄的、旧旧的,连他自己都说是“烂纸旧画”。在2006 年的作品《The Dead Can Still Dance》里,山上的树林里隐藏着兽面人身的妖怪,透明的鬼魂和骷髅若隐若现,仿佛山林中在开一场盛大的死亡宴会。
在表现三峡移民的作品《Last DaysBefore The Flood》里, 季云飞使用典型中国山水画的布局,画面都是山林和河水,但现代建筑物间出其中,大都是中国乡村的二层小楼,只是屋里街道都空无一人;画面的左下角有三五个人在赶路。显然,他们是最后一批离开村子的人。同样毕业于中央美院,留学美国,季云飞与师兄 “海外四大天王”之一的徐冰走的是完全相反的道路。徐冰比季云飞大12 岁,学水墨画,出国之后完全转向了观念艺术,他的成名作《天书》都是大尺寸,有扩张性、政治性的。而季云飞出国后反而更加珍视起中国的传统,不玩观念,不做装置,索性开始一笔一画地画起水墨画来。
1991 年,徐冰到美第一年就在威斯康星州文维姆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展览,而季云飞直到2001 年才在纽约布鲁克林pierogi 画廊举办个展。
季云飞坚持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一条通向成名的最慢的道路。就算是一直关注美国华人艺术家变迁、对美国艺术圈很熟悉的巫鸿,也是通过惠特尼双年展才知道季云飞。“有人说他在美国出名靠画国画,但想想看,画国画的人实在太多了,要出名实在太难了。”
巫鸿说: “他的画古怪,有梦幻色彩,并非表面的水墨画,而是融合了很多西方超现实的概念,比如西班牙戈雅的传统;还有,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过去扬州八怪的影子。他很像石涛和罗聘。”同是经历过“文革”时期的一代人,季云飞的感受不会比徐冰、谷文达少。季云飞在作品中创造了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绘画语言,鬼怪、灵魂都是他的语言符号,他用比喻的方式把传统和前卫的东西结合起来。同时,他在作品中展现的都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除了三峡移民,还涉及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河流环保等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事件。2002 年,他创作的三峡移民系列,成为他被纽约艺术圈认可的代表作品。季云飞画画非常慢。他喜欢在画上表现层次感,加入很多隐藏的元素,画一幅画要琢磨很久,一幅画动不动就要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近年来逐渐有了影响力之后,买画的人越来越多,但他还是保持着自己画画的速度。宣纸薄,经不起折腾,有时画到最后一下子破了,就一切再从头开始。低产让他错过了很多展览机会,“画廊的人也挺着急的,不过也没办法。”季云飞说。
隐居纽约的中国民间艺人
季云飞,北京人,生于1963 年,妈妈是知青,父亲是随军医生,他从小在杭州的军区大院长大。
季云飞绘画中的很多元素都可以从他的童年找到源头。有一段时间他被送去跟乡下的外婆同住,听外婆讲鬼故事就成了每天最好的娱乐。在季云飞的作品中,人物总是面无表情,若隐若现,仿佛鬼魂一般,源于童年时对鬼故事的迷恋。长大后,他读《聊斋志异》,很欣赏其中充满人性的鬼的形象,他说,“通过死去的魂灵讨论生者,这是个好办法。”在“文革”时期军区大院长大的季云飞保持了少年的敏感和反叛。他早早地显露了绘画天赋。10 岁时,母亲送他到一个专门画军事训练示意图的军官那里学画。“文革”结束高考恢复,年仅15 岁的他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19岁大学毕业,被周围的人视为“神童”。“我在一个什么都讲究快速进步的环境中长大,”季云飞说,“我的父辈们热情非常高涨,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赶超英美,但之后‘文革’等事件的发生让他们非常失落。”
当时的中央美院还在苏联画派的笼罩之下,而老师们反复画领袖像的行为让季云飞觉得无趣,也许是因为少年的叛逆,在大三那年,季云飞的兴趣更多地转向了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篆刻,尤其喜欢以陈老莲为首的明末“四大怪杰”。快毕业时,季云飞跟着老师一起去敦煌写生。莫高窟讲述佛经故事的壁画和佛像深深地打动他,回北京之后,他也采用类似的叙述方式、。这一次旅行,改变了他后来的创作道路。
1986 年,在北京工艺美校教书的季云飞获得了阿卡萨斯大学的富布莱特奖学金资助,赴美留学。硕士毕业之后,季云飞到了纽约,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安顿下来,他一直获得各种学院和基金会的支持,生活过得虽不富裕,但却支撑得下去。
没有生存的压力,让季云飞更加专心地发展自己的绘画。多年的纽约生活也影响了季云飞的创作风格。季云飞承认比利时静物名家让?勃吕盖尔以至美国地下漫画大师罗伯特?克鲁博对自己的影响。
另外,季云飞还受到文学作品的启发,从曹雪芹、白居易,到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等,他还喜欢维姆?文德斯和科恩兄弟的电影。大事件下的小人物、他们的生存状态,成为季云飞的兴趣所在。影响季云飞最深的,还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不论是绘画还是传说、故事、音乐,“我甚至以为自己就是个民间艺人。”季云飞说。
现在,季云飞住在纽约布鲁克林一个新兴的艺术家聚集地。 季云飞喜欢自己在纽约的生存状态,周围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碰撞。他甚至在爵士乐中攫取灵感,在去三峡考察期间,他带着画笔画纸,走到哪画到哪,“这是即兴创作,就像爵士乐里的即兴部分。”季云飞希望能在不久之后回国办个展,他说:“等有了合适的机会,慢慢来吧。”
【编辑:小红】